讓人改變的情愛挫折

愛是讓人愚蠢的事物之一,在愛中受挫,最好的情形是讓人變得高貴,當然,極爲糟糕的情形則是讓人感到羞辱,陷入悲劇境地。從古希臘哲學產生以來,很多哲學家都認爲,一個人如果不去愛,或者沒有能力去愛,則意味着不足以爲人。儒家有關仁的解讀,是充滿慈悲的愛人。


體驗人性複雜。一個人在愛的時候,他很難意識到自己是愚蠢或者具有毀滅性的,只有旁邊的人洞若觀火。《呼嘯山莊》中希斯克利夫對凱西的毀滅性的情感,讓人感受到邪惡,也讓人感受到愚蠢荒唐。可是,當閱讀的時候,會爲這種荒謬性有所認同,進而對人性有更加深刻的體驗。

柏拉圖認爲愛不能僅僅是慾望,而必須是對善的慾望。尼采認爲滅絕激情和慾望,僅僅是爲了它們是愚蠢以及這種愚蠢的不快的後果,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本身就是一種極端的愚蠢。


持續讓人完善。對於愛的渴望是一個人完善自己的主要力量。對那些放棄對愛期望的哲人來說,他們思想中虛無消極成爲主導力量,關注的理論邏輯和概念冰冷,缺乏溫度,也難以說服他人,吸引他人。

對《亂世佳人》中女主人公斯嘉麗,阿希禮和白瑞德誰是她改變的主要力量呢?她骨子裏面存在的理念就是南方的傳統,阿希禮是和她的青春回憶始終結合在一起的,代表着逝去的美,是她內部的自我精神。

白瑞德贏得了她的婚姻,但從沒有贏得她的心,雖然他看透了她,懂得她的勇氣和脆弱,自私和慾望,然而,他們最終要分開,這讓他們彼此成全,平庸的時日不會讓他們的靈魂高貴,也不會讓這部小說成爲佳作。


懂得人生受限。生命本是奮鬥的過程,止步的人衰弱老朽,懂得愛的人,持續努力的人,會不斷髮現愛的激情和力量。

《紅樓夢》中賈寶玉是擁有無數優秀資源的情愛種子,精靈一般的十二釵以及其它鶯鶯燕燕並沒不能讓他的情感聚焦,當看到其它女孩子在地上寫着賈薔名字時,才懂得他並不能獲得所有女性眼淚。人只是只能在一定時間空間獲得自己的愛,知己難得,有限的人生中專注自我情感的人才能稱之爲高貴。

讀《水滸》看到李逵一等對女性充滿仇恨的人物,會想到芸芸衆生,總有人是混沌而沒有生的意趣的,想要的不知是什麼,僅僅是茫然生存,忠義只不過是一塊利益遮羞布。

武松喜歡過潘金蓮嗎?林沖真正愛過他的娘子?宋公明將扈三娘許給矮腳虎的目的是嫉妒?這些愛讓人懷疑人性的惡意,裏面有低到塵埃的故事。


但凡愛,應該追求真正的美好,不應乞求在塵埃中開出花來,而要成爲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善的表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