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談教育:被“數字”綁架的孩子

“我家孩子今天做了100道數學題,讀了100頁書,跳了1小時跳繩,練了1小時字。”

“研究表明,超過九成的孩子的假期計劃精確到數字,甚至被用來衡量孩子的優秀與否。”

“1+1等於多少,每一個孩子遲早都能學會,可童年時期能夠學到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很多孩子卻再也學不會了。”

“教育不是數字的累積,那是成年人在效率化年代中習慣形成的目的性。就像面前高山連綿,成年人看到的是通往山頂的路,而孩子看到的是走路時夠得到的花。”

“童年的心應該是飽含希望的晶瑩剔透,而不是數字至上的僵硬乾冷。”

“要相信最終有用的絕不是堆積成山的練習冊,而是孩子擁有、使用、體會這個世界的能力。”

不知是不是受衆羣體不同,有些時候刷簡書反而刷不到小說和小說作者,大多數推送的都是來自各地不同年齡段的簡友的小日記。初時我也許不適應簡單平淡的文體,但看過幾篇後卻出乎意料地感興趣起來。

在這裏有還在讀小學初中的弟弟妹妹制定計劃和分析成績,有已爲人父母的前輩分享與孩子的點滴,尤其常見的是分享假期中孩子的成長軌跡、成果展示、分數分析。

看着這些小日記我會心生感慨。曾幾何時我也是被高考升學的大山牢牢壓住的學生,因各種各樣的假期作業困頓疲倦。高中還好,小學最甚。

所以在看到家長們曬出孩子“口算題100道,字帖1頁,卷子10張,讀書100頁”等等此類“成果”後,我還是很有代入感的。

——當然,這裏的“成果”姑且先打個引號。

爲什麼這樣說:其實於我本人來講,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這樣大而整而好看的數字,在我看來其實並沒有很大的衝擊力。

小時候我出去跟同學朋友聊天,我不會因爲“我寫了100道數學題,他寫了50道數學題”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在得知“他背了10首古詩,我默寫了20首古詩”後自覺博學。我作爲一個孩子,我只會在同伴脫口而出卡丁車上螺絲的數量時大呼厲害,在同伴先我一步感受到落日“綺麗恢弘”時點頭贊同。

當我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在意過數字的得失成敗,我在意的永遠是我切身體會到的世間聲色、目之所及的所謂恢宏。

反過來,家長的角度呢?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媽誇我聰明,怎麼誇的呢,我媽說“你剛會說話就認得上千個字了”。相信類似的評價很多父母都有過,在父母眼裏,我家孩子練字多、寫的字帖多、看的書多、比同齡孩子做的事多得多,我家孩子就是一個絕對優秀的孩子。

但其實在常人眼中,“三歲就讀了一百本書”的孩子和“三歲就會對每個人說謝謝和再見”的孩子,哪一個更優秀呢?

簡而言之,擁有絕對優秀數字成果的孩子,真的有看起來那麼優秀嗎?

以上其實僅僅是列舉了一些現象,當然觀點也是我自己的主觀觀點。只能說觀點與觀點可能存在不同,希望看到這裏的簡友們可以包容不同的觀點。

還是回到我小時候。我印象中的自己並不勤快,從小在我媽“怎麼就做學校那點作業”的怒吼聲中游刃有餘。但學生時代我的成績是非常看得過去的,所以我媽並沒有逼我多做什麼。

我喜歡看書,有時爲了喜歡的故事結局可以半夜不睡覺。這個愛好是天生的,當然也可以後天培養。這裏插一句題外話,我很喜歡的一本教育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尹建莉老師引發女兒圓圓讀書興趣的方式十分聰明。她先自己讀完金庸先生的一些武俠小說,隨後在睡前講給圓圓聽,每每講到精彩的地方便戛然而止推脫自己沒有看完。此時小孩子圓圓的興趣慢慢地被勾了上來,最終學着從武俠小說看起,慢慢地博覽羣書,其實只用了很短的時間。

小時候讀書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地讀個大概,直到長大後才慢慢體悟到這種方法的聰明和寬容。

我本人非常喜歡金庸老師的武俠小說,也很喜歡各大名家的各類小說。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我讀了人生中第一篇言情小說,具體內容忘卻了,但那篇小說精妙的思維、嚴密的邏輯線已經極其動人的描寫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在小學時期,我的讀物有很多其實都是家長眼中不入流的閒書,想一想《三國演義》也是之後纔讀到的,不過其實也有理,畢竟“浪花淘盡英雄”的體悟,放在一個十幾歲的孩眼中,又能理解幾分?

由讀書說開。其實讀什麼書、讀幾頁書並不能作爲一種收穫,如果肯下功夫我可以在十歲的時候將《三國演義》背下來,但其中的戰略圖謀、人心向背,一個十歲的孩子又能讀出多少?孩子也許可以學到古言敘事方法,甚至可以在無數次練習後將高大上的古言用到作文中給自己博個滿分。可那些敘述、那些古詞,終究只是皮毛,談不上精華,甚至在我之後讀了《三國紀》後,也開始對《三國演義》中有失偏頗的敘事手法有了客觀的評價。人的認知是一層一層豐富的,急於將深刻的東西塞到孩子童稚的眼中,是在浪費孩子的生命,也是在浪費書的生命。

沒錯,是“塞”,家長們看看自己和身邊人,有多少父母將讀書任務一般地塞給自己的孩子,讀書的目的漸漸從靈魂觸碰,變成了計劃表上滿滿的數字。

我真的不相信100頁整的書可以說完怎樣的一個故事,也絕不相信一個優秀而完整的故事可以恰好寫滿100頁。所以當孩子宣佈“我今天的100頁讀完”了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一個完整而精彩的故事,還是一句沒有說完的話呢?

如果真的是一句沒有說完的話,那經過一天的現實牽扯,孩子再讀下100頁時,又有多大的機率整個人沉浸在這個故事中呢?

我記得我讀過的每一個精彩的故事,我知道我與故事同喜悲時散發的靈氣,至今想起來都是那些不同世界的故事填滿了我的世界。

我願將其稱之爲有效學習。

讀書,僅僅是一個例子。由此引申到各個方面——學習、算數、日記、運動、英語,“全面發展”的各個方面,假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孩子,“有效學習”有多少?

深入來講,在我身邊的各個家長追求的是學習結果的累加,而不是學習能力的收穫。在這種心態下,“有效學習”漸漸淡化。

這時有些家長會問:沒有更多的學習結果,我的孩子不就落後了嗎?沒有這樣的學習累加,我的孩子怎麼學到知識呢?

這便是之前很流行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論。這是與上文“數字綁架孩子”區別但本質相似的另一個現象。

的確,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每天做100道數學題,我的加法運算不會那麼順,如果沒有練字100個我的字不會好看……學習知識是個不斷練習使之深入的過程,這是大家的共識。

還是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小時候自己不用功,在大家都在背加法口訣的時候我還在偷懶數手指,結果非常尷尬地四五年級了面對八加四的時候還在數手指——非常尷尬,尤其是在被老師指出“你沒背”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和我媽一起尷尬。

但即使我五年級了還對加法數字不敏感像個大齡智障,影響我學習工科處理數據了嗎?

有的孩子一年級才學會了一加一等於二,在這之前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嘲笑這個孩子怎麼還不會一加一等於二,但不影響這個孩子在一年級的期末已經學會了一加一等於二,並與其他的孩子取得了一樣的成績。

由此我們引出了一個概念:“內卷”。

內卷,不良性競爭,指的當然不是“望子成龍”,而是“用力過猛”。就像那些規定孩子一個假期必須讀完四大名著一樣,成人世界帶有嚴重目的性的內卷瘋狂侵入孩童世界並“理所當然”。家長告訴孩子,你每天要完成這些任務,否則你就會被別人落下,於是孩子開始一絲不苟地執行,終於在四年級成功學會了六年級的課程。

那六年級學什麼呢?初中的課程?

初中學什麼呢?高中課程?

高中學大學課程?大學學研究生課程?研究生學博士生課程?

然而最後發現社會的課程還是沒有學,於是乎心安理得而又不無遺憾地得出結論:學無止境。

——這是功利敗給能力後自己尋找的美好託辭。

這個例子其實是我臨時加上來的,其本質與上文所談現象很是相似:注重表面所得,忽視內在培養。

衆所周知,大學論文看的不是字數,是言之有物;四六級看的不是每天的背單詞打卡,而是考場發揮;社會看的不是一個人私下裏多刻苦,而是在該展示的時候,一鳴驚人,大放異彩。

分數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再也沒有比分數更淺層廉價而易得的東西了。

最重要的,是有時分數不能完全體現出的,是一個人的能力。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在無數次教育改革的呼籲下,我們的教育世界,似乎也變了很多。

但真的變了嗎?

我曾經聽到過兩位老師的故事。他們一位叫做“拆字老師”,一位叫做“閱讀老師”,前者鼓勵孩子們一個字拆開筆畫寫滿一整頁,後者呼籲孩子們寫過幾遍後開始閱讀。

局外的我們知道“閱讀老師”的用心良苦,可當局者卻大多支持“拆字老師”。

因爲大家都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並沒有牢牢記住這個字,大家都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期末考試中寫出這個字,至於其他的長遠的事,“都是後話了”。

好一個都是後話啊,殊不知多少孩子被一句“這都是以後的事”草草打發,真的到了“以後”,他們早已失去了擁抱世界的能力,甚至已經沒了學習這種能力的機會。

童年的心應該是飽含希望的晶瑩剔透,而不是數字至上的僵硬乾冷。沒有溫度的數字不能衡量一個優秀的孩子,更不可能構建一個有溫度的童年。

時光荏苒,我也變成了一個成年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我的身心已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只有心尖上那一點剔透,應該放着快樂而多彩的童年。

要相信最終有用的絕不是堆積成山的練習冊,而是孩子擁有、使用、體會這個世界的能力。

我不反對讓孩子的假期過得充實,也不反對孩子的時間被完美利用。畢竟這是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一個孩子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但除此之外,在做完100道數學題之後,不要再爲了學習而學習了,更不要試圖讓孩子“玩中學”,這不是寓教於樂,而是披着羊皮的狼。捫心自問,孩子做完乾枯的數學題後,被迫放棄了有趣的動畫節目,轉而去看歷史文物紀錄片時,他真的“樂”嗎?

教育不是數字的累積,那是成年人在效率化年代中習慣形成的目的性。就像面前高山連綿,成年人看到的是通往山頂的路,而孩子看到的是走路時夠得到的花。

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生活節奏快得讓人措手不及,我們唯恐自己的效率降低,卻往往忽視了精神的高度。

這些話不僅要說給孩子聽,更重要的是說給家長聽。在日復一日枯燥而壓抑的生活中,不妨做出一點改變,親近自然也好、做一些無意義但有趣的小事也罷,哪怕只是打破計劃去發一會呆,也算是給自己和孩子真正地放假。

讓孩子自己安排作業時間、自己規劃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時興起的積極,其自由和獨立的感覺也是不可替代的。

最終,他們會擁有選擇的能力、主宰時間的能力、爲自己負責的能力、不再患得患失爲一二分的去留而斤斤計較的大氣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爲一個獨立而獨特個體,尋找自由、完善內心的能力。

這也需要家長的努力。

畢竟,這個世界不屬於千篇一律的優秀機器,而屬於那一批永遠充滿靈氣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