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谈教育:被“数字”绑架的孩子

“我家孩子今天做了100道数学题,读了100页书,跳了1小时跳绳,练了1小时字。”

“研究表明,超过九成的孩子的假期计划精确到数字,甚至被用来衡量孩子的优秀与否。”

“1+1等于多少,每一个孩子迟早都能学会,可童年时期能够学到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多孩子却再也学不会了。”

“教育不是数字的累积,那是成年人在效率化年代中习惯形成的目的性。就像面前高山连绵,成年人看到的是通往山顶的路,而孩子看到的是走路时够得到的花。”

“童年的心应该是饱含希望的晶莹剔透,而不是数字至上的僵硬干冷。”

“要相信最终有用的绝不是堆积成山的练习册,而是孩子拥有、使用、体会这个世界的能力。”

不知是不是受众群体不同,有些时候刷简书反而刷不到小说和小说作者,大多数推送的都是来自各地不同年龄段的简友的小日记。初时我也许不适应简单平淡的文体,但看过几篇后却出乎意料地感兴趣起来。

在这里有还在读小学初中的弟弟妹妹制定计划和分析成绩,有已为人父母的前辈分享与孩子的点滴,尤其常见的是分享假期中孩子的成长轨迹、成果展示、分数分析。

看着这些小日记我会心生感慨。曾几何时我也是被高考升学的大山牢牢压住的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假期作业困顿疲倦。高中还好,小学最甚。

所以在看到家长们晒出孩子“口算题100道,字帖1页,卷子10张,读书100页”等等此类“成果”后,我还是很有代入感的。

——当然,这里的“成果”姑且先打个引号。

为什么这样说:其实于我本人来讲,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这样大而整而好看的数字,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冲击力。

小时候我出去跟同学朋友聊天,我不会因为“我写了100道数学题,他写了50道数学题”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在得知“他背了10首古诗,我默写了20首古诗”后自觉博学。我作为一个孩子,我只会在同伴脱口而出卡丁车上螺丝的数量时大呼厉害,在同伴先我一步感受到落日“绮丽恢弘”时点头赞同。

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在意过数字的得失成败,我在意的永远是我切身体会到的世间声色、目之所及的所谓恢宏。

反过来,家长的角度呢?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妈夸我聪明,怎么夸的呢,我妈说“你刚会说话就认得上千个字了”。相信类似的评价很多父母都有过,在父母眼里,我家孩子练字多、写的字帖多、看的书多、比同龄孩子做的事多得多,我家孩子就是一个绝对优秀的孩子。

但其实在常人眼中,“三岁就读了一百本书”的孩子和“三岁就会对每个人说谢谢和再见”的孩子,哪一个更优秀呢?

简而言之,拥有绝对优秀数字成果的孩子,真的有看起来那么优秀吗?

以上其实仅仅是列举了一些现象,当然观点也是我自己的主观观点。只能说观点与观点可能存在不同,希望看到这里的简友们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

还是回到我小时候。我印象中的自己并不勤快,从小在我妈“怎么就做学校那点作业”的怒吼声中游刃有余。但学生时代我的成绩是非常看得过去的,所以我妈并没有逼我多做什么。

我喜欢看书,有时为了喜欢的故事结局可以半夜不睡觉。这个爱好是天生的,当然也可以后天培养。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很喜欢的一本教育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引发女儿圆圆读书兴趣的方式十分聪明。她先自己读完金庸先生的一些武侠小说,随后在睡前讲给圆圆听,每每讲到精彩的地方便戛然而止推脱自己没有看完。此时小孩子圆圆的兴趣慢慢地被勾了上来,最终学着从武侠小说看起,慢慢地博览群书,其实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小时候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地读个大概,直到长大后才慢慢体悟到这种方法的聪明和宽容。

我本人非常喜欢金庸老师的武侠小说,也很喜欢各大名家的各类小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我读了人生中第一篇言情小说,具体内容忘却了,但那篇小说精妙的思维、严密的逻辑线已经极其动人的描写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小学时期,我的读物有很多其实都是家长眼中不入流的闲书,想一想《三国演义》也是之后才读到的,不过其实也有理,毕竟“浪花淘尽英雄”的体悟,放在一个十几岁的孩眼中,又能理解几分?

由读书说开。其实读什么书、读几页书并不能作为一种收获,如果肯下功夫我可以在十岁的时候将《三国演义》背下来,但其中的战略图谋、人心向背,一个十岁的孩子又能读出多少?孩子也许可以学到古言叙事方法,甚至可以在无数次练习后将高大上的古言用到作文中给自己博个满分。可那些叙述、那些古词,终究只是皮毛,谈不上精华,甚至在我之后读了《三国纪》后,也开始对《三国演义》中有失偏颇的叙事手法有了客观的评价。人的认知是一层一层丰富的,急于将深刻的东西塞到孩子童稚的眼中,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也是在浪费书的生命。

没错,是“塞”,家长们看看自己和身边人,有多少父母将读书任务一般地塞给自己的孩子,读书的目的渐渐从灵魂触碰,变成了计划表上满满的数字。

我真的不相信100页整的书可以说完怎样的一个故事,也绝不相信一个优秀而完整的故事可以恰好写满100页。所以当孩子宣布“我今天的100页读完”了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还是一句没有说完的话呢?

如果真的是一句没有说完的话,那经过一天的现实牵扯,孩子再读下100页时,又有多大的机率整个人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呢?

我记得我读过的每一个精彩的故事,我知道我与故事同喜悲时散发的灵气,至今想起来都是那些不同世界的故事填满了我的世界。

我愿将其称之为有效学习。

读书,仅仅是一个例子。由此引申到各个方面——学习、算数、日记、运动、英语,“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假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孩子,“有效学习”有多少?

深入来讲,在我身边的各个家长追求的是学习结果的累加,而不是学习能力的收获。在这种心态下,“有效学习”渐渐淡化。

这时有些家长会问:没有更多的学习结果,我的孩子不就落后了吗?没有这样的学习累加,我的孩子怎么学到知识呢?

这便是之前很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这是与上文“数字绑架孩子”区别但本质相似的另一个现象。

的确,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每天做100道数学题,我的加法运算不会那么顺,如果没有练字100个我的字不会好看……学习知识是个不断练习使之深入的过程,这是大家的共识。

还是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小时候自己不用功,在大家都在背加法口诀的时候我还在偷懒数手指,结果非常尴尬地四五年级了面对八加四的时候还在数手指——非常尴尬,尤其是在被老师指出“你没背”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和我妈一起尴尬。

但即使我五年级了还对加法数字不敏感像个大龄智障,影响我学习工科处理数据了吗?

有的孩子一年级才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嘲笑这个孩子怎么还不会一加一等于二,但不影响这个孩子在一年级的期末已经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并与其他的孩子取得了一样的成绩。

由此我们引出了一个概念:“内卷”。

内卷,不良性竞争,指的当然不是“望子成龙”,而是“用力过猛”。就像那些规定孩子一个假期必须读完四大名著一样,成人世界带有严重目的性的内卷疯狂侵入孩童世界并“理所当然”。家长告诉孩子,你每天要完成这些任务,否则你就会被别人落下,于是孩子开始一丝不苟地执行,终于在四年级成功学会了六年级的课程。

那六年级学什么呢?初中的课程?

初中学什么呢?高中课程?

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学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学博士生课程?

然而最后发现社会的课程还是没有学,于是乎心安理得而又不无遗憾地得出结论:学无止境。

——这是功利败给能力后自己寻找的美好托辞。

这个例子其实是我临时加上来的,其本质与上文所谈现象很是相似:注重表面所得,忽视内在培养。

众所周知,大学论文看的不是字数,是言之有物;四六级看的不是每天的背单词打卡,而是考场发挥;社会看的不是一个人私下里多刻苦,而是在该展示的时候,一鸣惊人,大放异彩。

分数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再也没有比分数更浅层廉价而易得的东西了。

最重要的,是有时分数不能完全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能力。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在无数次教育改革的呼吁下,我们的教育世界,似乎也变了很多。

但真的变了吗?

我曾经听到过两位老师的故事。他们一位叫做“拆字老师”,一位叫做“阅读老师”,前者鼓励孩子们一个字拆开笔画写满一整页,后者呼吁孩子们写过几遍后开始阅读。

局外的我们知道“阅读老师”的用心良苦,可当局者却大多支持“拆字老师”。

因为大家都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并没有牢牢记住这个字,大家都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期末考试中写出这个字,至于其他的长远的事,“都是后话了”。

好一个都是后话啊,殊不知多少孩子被一句“这都是以后的事”草草打发,真的到了“以后”,他们早已失去了拥抱世界的能力,甚至已经没了学习这种能力的机会。

童年的心应该是饱含希望的晶莹剔透,而不是数字至上的僵硬干冷。没有温度的数字不能衡量一个优秀的孩子,更不可能构建一个有温度的童年。

时光荏苒,我也变成了一个成年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的身心已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只有心尖上那一点剔透,应该放着快乐而多彩的童年。

要相信最终有用的绝不是堆积成山的练习册,而是孩子拥有、使用、体会这个世界的能力。

我不反对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充实,也不反对孩子的时间被完美利用。毕竟这是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一个孩子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但除此之外,在做完100道数学题之后,不要再为了学习而学习了,更不要试图让孩子“玩中学”,这不是寓教于乐,而是披着羊皮的狼。扪心自问,孩子做完干枯的数学题后,被迫放弃了有趣的动画节目,转而去看历史文物纪录片时,他真的“乐”吗?

教育不是数字的累积,那是成年人在效率化年代中习惯形成的目的性。就像面前高山连绵,成年人看到的是通往山顶的路,而孩子看到的是走路时够得到的花。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我们唯恐自己的效率降低,却往往忽视了精神的高度。

这些话不仅要说给孩子听,更重要的是说给家长听。在日复一日枯燥而压抑的生活中,不妨做出一点改变,亲近自然也好、做一些无意义但有趣的小事也罢,哪怕只是打破计划去发一会呆,也算是给自己和孩子真正地放假。

让孩子自己安排作业时间、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时兴起的积极,其自由和独立的感觉也是不可替代的。

最终,他们会拥有选择的能力、主宰时间的能力、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不再患得患失为一二分的去留而斤斤计较的大气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而独特个体,寻找自由、完善内心的能力。

这也需要家长的努力。

毕竟,这个世界不属于千篇一律的优秀机器,而属于那一批永远充满灵气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