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也蠻有意思—王陽明

        十歲的王陽明開始讀四書五經,他悟性高能舉一反三,但王陽明不是個好學生,不在私塾裏坐着,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有詩爲證: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在私塾先生們看來,這是一首荒謬不經的打油詩,他老爹王華看過之後卻思索良久,叫來了王陽明,問了他一個問題:

        “書房很悶嗎?”

        王陽明點了點頭。

        “跟我去關外轉轉吧。”

        王華所說的關外就是居庸關,敏銳的他從這首詩中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同尋常,書房容不下他,王華便決定帶他出關去開開眼界。

        這首詩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陽明,時年十二歲。這也是他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此詩看似言辭幼稚,很有打油詩的神韻,但其中卻奧妙無窮。山和月到底哪個更大,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觀察方式,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後世稱之爲辯證法。

        王華做出了一個不尋常的承諾。當時的居庸關外早已不是朱棣時代的樣子,蒙古騎兵經常出沒,帶着十幾歲的兒子出關,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情。但王華經過考慮,最終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不久之後,他就爲自己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陽明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間的偉績,永樂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經的風雲歲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顆種子開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華原本只是想帶着兒子出來轉轉,踩個點而已,可王陽明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喫一驚。

        不久之後的一天,王陽明一反常態,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爲國靖難,討平韃靼!”

        據查,發言者王陽明,此時十五歲。

        王華沉默了,過了很久,才如夢初醒,終於做出了反應。

        他十分激動地順手拿起手邊的書,劈頭蓋臉地向王陽明打去。

        後面又有做聖賢的言論,他老爹感覺這兒子腦子裏千奇百怪的想法,趕忙給他找了個洪都(現在的南昌)的姑娘,希望成家後老婆能管着點他。

        結果結婚當天,與一個禪師聊天聊盡興了而忘了結婚的事,在寺廟過了夜,急得老丈人召集好多人找了一天一夜,真是不一般。

        王陽明經歷了各種坎坷,最終悟透心學,成爲一代聖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