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也有梦想

赵海均是一个中等生”。这句定语是我初三时的数学老师给我下的结论。其实,这个定位对我来说还是蛮准的。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大学为止,我的学业成绩确实很平常,经常徘徊在班级中等偏上或偏下的水平。小学5年级时还因成绩不好留过一级。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糟糕的数理化成绩。小学时我最怕上数学课,每当下一级是数学课时,一种恐惧心理就充斥整个内心。一则是因为数学老师特别凶,而且手段别具一格。另一个主要是我对数学没有自信。前一天的数学作业做错要遭批评;黑板上演示做题目恐怕叫到自己,而一旦叫到自己去做,往往多数题目做不对;课堂上,数学老师又喜欢提问,此时,鸦雀无声的课堂大家都是胆颤心惊,我往往把头低下,目光不与老师的眼神相交,但心越虚,却常常被点名,而回答的问题我却答不出来……

进入初中,又增添化学、物理,而化学、物理我更不入门,尤其是化学,我更是弄不懂。所以,常常逃学去田野里捉泥鳅抲鱼。到初三时,因为要考高中,我才收敛起“野心”,硬着头皮挤进“中等生”行列。

1980年前后的国家,农民的儿子就应该是农民,工人的儿子可以顶职接父母亲的班,子承父业是天经地义。

巨变当然从1978年开始。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使得我们农民的后代也有希望走出田野;台湾青年邓丽君和罗大佑以一种积极的力量推翻了人们禁锢的心灵;改革开放的行动遍布神州大地。

我看见了旧世界的摇曳,也看见了新时代的快速崛起。伴随17年时代变迁的激越、户口以及两元论的消失,我与当时所代表的时代一起成长起来,我开阔了眼界,姿态前倾、放纵梦想、追逐自由。

1979年9月,中等生的我如愿跨入“江藻中学”的大门。那时,生活的诱惑,对物质的追求,以及无穷无尽的快感成为普通人们的所思所想。更为重要的是,和我们一起玩玻璃弹子的同伴找到了跳出农门,征服世界,获得新空间的重要手段——高考。

但进入高中后困扰我的仍然是数理化。越是不喜欢理科,我平时就越偏向文科,尤其是作文,还得过县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政治、英语成绩也处于班级前十位。由于对理科不感兴趣,上数理化课程时,我就低头看小说,毫不犹豫地陷进去,仿佛那个世界才属于我。一次,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我却充耳不闻,手里把玩着一只“哨子”,因哨子里面有杂物堵塞,我就用啃巴去吹,想把堵塞物吹掉,突然,只听见“哔—”的一声,刺耳的哨子声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我这里,正在写粉笔字的老师被我的哨子声吓了一跳,转过声来大声叫道:“谁吹的?”。因为同学们都在朝我看,老师明白了。那次,我被数学老师直接赶出课堂。

高中一学期下来后,由于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下。我自卑、惶恐、迷茫、任性,因为糟糕的理科成绩,我彻底被叛逆控制,我想到了退学。同样是青葱岁月,我在高一那一年把色彩埋进了深深的灰暗中。那时的我,内心比枯井还荒凉。一到晚上,退学的念头像个魔咒在我脑海里层层逼紧。我明知这是不可取的念头,但我失去了继续往前走的动力和勇气。其实,没有人自甘堕落,让我陷入“退学”困顿的是我在数理化上天生的反应迟钝,这让我失去了信心,甚至一上那些课我就反感甚至是折磨。每个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种痛每分每秒都在提醒你:你真的很差。

作家三毛在读初中也与我一样数学很差。有一次她考了零分,老师竟用毛笔在她眼睛上画了两个圈,让她顶着这两个圈的耻辱站在操场上。最终她选择了退学。

寒假结束时,幸亏是我母亲的强硬态度继而是恨铁不成钢的举动,我才又回到课堂上。继续做我的中等生。在高二选科时,我自然选读文科,这样我可以只面对数学一门弱项。

都说高考是人生一战,回过头去看,觉得不过是人生一站,但人生的每一站都在各显神通。

1981年7月,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当考完最后一科,走出熙熙攘攘的人群时,我隐隐感到一种不安:平凡不是没有代价的,龙首和鼠尾各有各的混法,但处于中间的上不去又下不来,不好受。

踮起脚尖,好像够得着什么,希望貌似唾手可得,可踮久了,腿软了,一松,一切又回到遥不可及——这就是“中等生”。

那一年首次高考,我差录取分数线21分——这才是一个中等生正常的发挥水平。我无怨无悔。命运就是这样,它只是在大局上绝对公平,其间许多失衡的细节,有待时间的调剂,抱怨也没用。

当然,复读的日子是拼命的。因为此时我已懂得,人生只有努力拚博才会改变命运的摆布。最后的冲刺得到一个中等生应有的回报——考上那时最不吃香的“师专”,但总算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交待。

三年师专生活更是无聊懒散透顶。如果说岁月如金,那么我这一生再没有比这三年过得更奢侈的时候了。大把的青春握在手里,一掷千金,竟毫无知觉——那时上课得看心情的日子——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整理书包待明年。“60分万岁”的原则,让我学会喝酒、抽烟、跳舞。同寝室7个同学有三个人很勤奋也很会做人,最后,他们三人中两个留校一个分到外贸公司。而读大学时也是个中等生的我被分到一所乡校任教。大约是师专三年不好好读书之故,现在我经常做类似的梦:上大学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心急如焚,别人已经在学习,我却一个人还急匆匆地往学校赶。现在想想,那时真的是在挥霍青春。反而现在,人到了中年。,却变得特别勤奋好学起来,似乎要把年轻时挥霍的时光夺回来。

可以说,是阅读重新燃起我心中的光亮,让我心生温暖。意志从来不能让我们胜利,但意志可以让我们坚持。我承认自己天资并不聪明,但我却找到了我喜欢做的事。现在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个人只有在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时,才会生出无限的潜能。

2021年3月28日上午写于办公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