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昨天告別

今天早晨開車來學校,路過暨陽大橋時,看到江邊扶欄與大橋扶攔上站滿密密麻麻的人羣,橋上也無亂地停滿各種車輛。原來,在四、五小時前的黎明時分,有一女子跳江自盡。公安、消防等有關單位正組織人在打撈。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要一個好端端的人從大橋上縱身一躍,也是需要勇氣的。古人云:好死不如賴活着。這女子或爲情所迷,或爲財而困,或爲病而纏,或爲學而茫,內心睹得慌,纔出此招。


人生在世,到最後都是孤獨的。你唯一擁有的就是自己的肉身和心靈。所以,身外之物,什麼都可以想開點。

想到了“斷舍離”。從前,形容一戶人家窮往往用成語“家徒四壁”,而且是個貶義詞。我們的父輩們,因爲過去窮怕了,所以年老後什麼東西都捨不得丟掉,把一個家塞得像撿破爛似的。而現在的我卻與父輩背道而馳,總喜歡扔東西。簡單,簡單,再簡單。我喜歡清爽,包括內心也喜歡像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因爲你佔有的東西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小。就裝不下一些困境和挫折,容易睹塞,想不開,就跳樓或投河。

人到中年,感覺自己的內心在發生變化,我想用“空”把自己填滿。閱讀、寫作、釣魚、採風等同時在侵蝕我的“私”的觀念。我開始感受到家用東西的逐漸減少的妙不可言。也更感覺到三個人居住在100平米的房子顯示出來的足夠大。我這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心空一切。旅行給我們帶來的美好不是擁有了這世界而是全身心的去感受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給人最大的慈悲是“除了我自己,我再無別的身份;除了美,我一無所知”。回首自己的往昔,塞滿腦海的不再是過去那些生命中的聚散離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不同時代的起起落落,而是我人到中年的最大感悟——善待自己,好好爲自己活着。你唯一能回報家人、愛人和社會的就是你帶有一顆慈悲的心,真實地活着。


自救乃第一天理。如果你自暴自棄或放棄生活的勇氣,那是對社會對家庭對愛人的不負責任。如果真的必須犧牲生命,我覺得也必須是爲某種信仰、某種偉大,那時,你也會覺得自己的死是幸福的。因爲我盡了本分,自己成全了自己所需要的塵世的意義。

我喜歡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因爲它演繹了人類苦難的靈魂。所以,你必須記住:離散纔是生活的常態,孤獨纔是人生的真相。


好好活着。


2021年6月27日上午一氣呵成於辦公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