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帶給我了什麼?

        寫在前面:聲明兩點:第一,我真的不是託,真的不是那種收錢替人宣傳。第二,這篇文章只是作爲一個《奇葩說》忠實觀衆的感受和思考,沒有任何要向各位瘋狂安利的意思。當然,如果你也喜歡,那真是極好的。

        2014年,偶遇《奇葩說》。穿蘇格蘭裙的馬東、高曉松、蔡康永,意想不到的選手。好奇之餘,更多的是“這是什麼鬼?”但慢慢駐足傾聽,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大將風度的黃執中、犀利潑辣的馬薇薇、萌萌可愛的顏如晶、站在宇宙呼喚愛的陳銘、彬彬有禮的胡漸彪、嫵媚妖嬈,卻也鐵嘴鋼牙的肖驍以及溫潤如玉的的梁秋陽。

      《奇葩說》第7季結束了,就像是一位許久不見的好友短暫出現又離開,感覺意猶未盡、戀戀不捨。回想7年來看過的《奇葩說》每一季每一集,這位老朋友究竟帶給了我什麼?

        一、那會不會是個“假蘋果”?

        某一天,蘇格拉底上課的時候,拿着口袋裏掏出的蘋果轉了幾圈,便問學生們:“你們聞到了什麼味道?”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緩緩低下頭說:這只是一個假蘋果。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爆炸般的信息碎片呼嘯而來,轟炸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我們從最開始的興奮、好奇,慢慢地一點一點麻木、疲於應付,思考辨別的能力就像潮水一樣退去。我們開始不由自主的相信所看到的、聽到的,開始被別人引導着前行,對面前的“假蘋果”信以爲真。

      《奇葩說》通過對每一個辯題掰開了、揉碎了、正過來反過去的講,讓我們看到了思考的力量。正如馬東老師在第7季中講到:“如果奇葩說能給你那一個熟悉的瞬間,然後把那個作爲一條縫,讓你能從一個封閉的狀態裏面,獲得些許的晃動,這就已經很有價值了。”

        二、一個重新認識世界的過程。

      任何一件事、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觀點。

        何謂重新認識世界?比如說起桌子,我們可能會想當然認爲那就是木頭做的傢俱。但在《奇葩說》舞臺上,這個答案相當於沒有答案,桌子一定是木頭的?鐵的、玻璃的、塑料的都有可能。桌子也一定是用來放東西的平面嗎?我們用來放屁股的椅子算不算桌子?甚至是桌子算不算是傢俱?

      《奇葩說》前4季,每次觀看,除了鼓掌、讚歎,在那個當下也會有瞬間的思考。

        《奇葩說》第5、6季,每次都是先看辯題,思考半天再去看別人怎麼打這道題。

        《奇葩說》第7季,每次都會在本子上寫下辯題,梳理自己作爲正反方的論據,然後再認認真真觀看,記錄下每個辯手的觀點。



        一路下來,自己的世界觀確實無數次被碾碎,撿起來、拼湊好、再被碾碎,如此往復。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看到不一樣的視角、打開不一樣的世界的興奮。

      三、透過《奇葩說》,看到了現在的我。

      說實話,看完《奇葩說》第7季,我也會像其他網友那樣抱怨情感題太多,也會有熊浩學長關於題目越來越瑣碎、共鳴越來越難找的體會。還有一點就是,個人感覺《奇葩說》第7季每次都會讓那些持相對保守觀點的一方獲勝,而相對浪漫、具有人文情懷的一方更容易輸掉比賽。

        從第1季“你選擇大城市的牀還是小城市的房?”“人到30歲是做穩定的工作還是追求夢想?”“結婚在不在乎門當戶對?”到第7季“下班後要不要及時回消息?”“要不要在家長羣裏跟風吹捧老師?”“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與其說《奇葩說》的題目越來越瑣碎,倒不如說棱角越來越圓潤、光芒越來越柔和,價值觀念正在一點點地向主流價值觀諂媚。

        這就像是馬上30歲的我,越來越想要掩蓋住自己的鋒芒,一點一點把身上的棱角磨平,開始學着圓滑。這難道就是開始成熟的自覺,亦或是成長的代價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