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的第三本書《挪威的森林》

本着一個月一本書的速度,我讓每天的生活過得很平緩,既沒有急切地想要去快速地狼吞虎嚥,也沒有放下書不去看,而是找一個大段的時間,能夠安靜地享受讀書的快樂。這一般是在晚上,偶爾在早起的上午。

中午有時也看,但大多數時間是看小視頻,那樣是一種快餐文化,符合白天快的節奏。

以前在大學的時候,看到過一位女同學看《挪威的森林》,評價還不錯。那時知道這是一本書寫青春的小說,但仍舊是沒有機會和機緣去閱讀。其實想要看,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買下就行了。然而過去了十年,這本書一直在腦海裏模模糊糊地出現。

而在唱歌的時候,伍佰的《挪威的森林》是經常點的歌曲,唱起來也有很大的傷感。不知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麼。

後來,對於村上春樹的瞭解,是他好幾年都是諾獎的陪跑者,但始終沒有拿過。後來是堅持跑步的時候,有人推薦了他寫的關於跑步的書,而我在那個興頭上將他寫的那本書買回家,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看完了。那本書似乎很適合快速閱讀。

這樣通過前面的簡介,更加了解了村上春樹這樣一位作家。而他數三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跑步是給了我最大的鼓勵。他的寫作經歷也或多或少給了我參照,都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可是我沒有勇氣像他一樣賣點餐吧去辭職,然後專心致志地去寫作。

我沒有他那樣的魄力和勇氣,我現在的生活還在艱難地上升之中,我需要穩定的收入去養活一個家,而讓他們少些奔波,多些安全感。

看着他前面寫書出書的速度,我想到了作家賈平凹,也是那樣的神速和不停歇。於是我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買了《挪威的森林》去看,他究竟寫了怎樣的小說。而日本作家的小說,前面的夏目漱石的《我是貓》,我沒有看完,在到了一半後因爲事情耽擱沒有再看下去。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是完整地看完了。還有當下很火的日本推理小說也看了一本,但印象不深,連內容現在也忘卻了。還看過《解憂雜貨鋪》等。稍早些時候倒是看過《伊豆的舞女》這篇小說,文字簡潔讓人喜愛。

總體上感覺,日本的小說自有自己的特點,都是那樣的娓娓道來,不急不慢,不驕不躁,書裏面的主人公的名字也頗有特點。像男主人公一般是渡邊、小野之類的,女主人公則是純子、綠子、玲子之類。很好記,不像歐美那樣,人名一般很長。看是能看進去,但看完了,感覺收穫沒有那麼大。

在看完了《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後,心裏沒有什麼波瀾。不過是兩個人因爲疾病自殺了,主人公睡了幾個女人。而最讓人懷念的是那無所事事度過的二十歲左右的青春以及永遠地定格。

在看的時候,我常常想起我的相當年齡的歲月,是那麼的清晰和遙遠,又是那麼的難忘。而那時認識的人,現在聯繫的都不多了,且很少出現在夢裏。畢業後,我們都天各一方,自己忙自己的事情,估計有些人是再也不會遇到了。每每想到這,都有些莫名的傷感,但名字記在心裏是越來越清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