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漫不經意的菜名多成經典

南北珍饈水陸雜陳,按中國飲食源流說,是先有燧人氏的鑽木取火,再出現夙沙氏部落的煮海水爲鹽。從最初裹腹追求昇華至品嚐美食。現知的,或是始於戰國時期。

彼時,秦國的呂不韋主持編撰了一部名著《呂氏春秋》,其中的《本味》篇,又被認爲是中國烹飪理論的開山鼻祖。而漢朝使者帶回了菠菜、胡瓜、胡豆等,令食材在選用上愈發廣泛。

古代烹飪史上有兩大飛躍: 一是漢朝“煤”的出現;二是南北朝時期,烹飪製作用上了“炒”。到了唐朝,飲食文化空前繁榮自成體系,再往後,什麼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相繼成形。

正如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所言:“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爲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

菜系爲菜餚之流派,多以地域劃分,只是這種劃分一直都在變化。清代只大致上分作京式、蘇式和廣式,民國時期又成了華北、江浙、華南和西南四種流派。

近現代,形成了魯菜、川菜、粵菜和淮揚菜的四大菜系,並最終演變成魯菜、粵菜、淮揚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即八大菜系。另如上海本幫菜、中原菜、西北菜、膠遼菜……等,卻是以文化流派來進行劃分了。

八大菜系裏各有不少自家的名菜,且背後向來多有一個典故或傳說,即便如“滿漢全席”這類集美食之精華的宮庭盛宴也是如此。不過,衆多名菜當中也有兩個“例外”。一是“左宗棠雞”;二是“佛跳牆”。

左宗棠雞,顧名思義必定是與晚清名臣左宗棠有關。可實際上,有說其實二者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道菜雖說在國內存在感不高,可在美國卻是名頭甚響,儼然是美式中餐的“頭牌”。

據說,1952年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特訪問臺灣省,接待的梁序昭聘請彭長貴掌廚。席間,雷德福特品嚐了一道菜,感覺非常美味,便詢問這菜叫啥?彭長貴隨口起了個名字: “左宗棠雞”。

若按這說法,這道菜確實是與左宗棠無關,並且雖標榜的是湘菜,可無論是從口感或製作上也與傳統湘菜相去甚遠。美國的“左宗棠雞”,口味偏向酸甜,更像是糖醋排骨或粵菜中的生炒骨,只是在食材上,將排骨換作了雞塊,製作上卻並無二致。

在中國還流傳着另一版本,說的是左宗棠當年擡棺出征到新疆平叛,由於路途遙遠補給不便,某天隨軍的廚師便簡單做了一道左宗棠的家鄉菜,左宗棠喫完讚不絕口。自此,這道菜便冠以“左宗棠雞”。

相傳,從清末開始,“左宗棠雞”便是湘菜裏的一道名菜。湖南人嗜辣,因此在左宗棠的家鄉湖南,這道菜口感上偏鹹偏辣,顯然更符合湘菜的特點。只是,在某食譜上,竟又冒出了“左宗棠雞”是淮揚的名菜。

與“左宗棠雞”牆內開花牆外香不同,閩菜的扛把子“福跳牆”其名稱由來,據說國內就有不下七、八個版本,且時間跨度之大,在中國衆多美食中亦極爲罕見。

“佛跳牆” 又稱“滿壇香” 、“福壽全” ,是福州的首席名菜。一說是唐朝的高僧玄荃, 在前往福建少林寺的途中,夜宿福州某旅店,與之一牆之隔是當地的官宦人家,當天晚上在家中宴請賓客。

筵席間,當“佛跳牆”開壇上桌後香氣四溢,住隔壁的高僧聞香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禁不住翻牆而過,也想一飽口福,“佛跳牆”之名因此而來。

佛跳牆,是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說其創立於唐朝並無不妥。史載,早在隋朝時,海味、海鮮等海產品便已赫然出現在餐桌之上。

佛跳牆是將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令食材的原味相互滲透,口感上層次感十足。傳統的做法,是煨器必定選用紹興酒罈,且須以荷葉封壇加蓋。

關於“佛跳牆”流傳最廣的一個典故,是認爲此菜是清朝同治年間由鄭春發改良而成。據說福州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宴請當時的福建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多達20多種的肉食原料放入紹興酒罈中,經慢火煨制而成。

周蓮品嚐後,總是忘不了這一口。最終,乾脆帶上衙廚鄭春發向官員夫人請教。多年後,鄭春發開設了 “聚春園” 菜館,將此菜加以改良,選料上多選用海鮮而減少肉類。

菜餚雖然創制出來了,可卻苦於還沒有菜名。一天,菜館來了幾個秀才,堂官捧了一罈菜到秀才們的桌前,壇蓋揭開滿堂香。得知此菜尚未起名時,一秀才即席賦詩: “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至此,此菜便被稱作“佛跳牆”。

(本文同時發表於頭條號,原創作品受法律保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