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技术”心得

这两天,利用工余时间学习了邹霞老师讲述的“辅导技术”课程,通过“辅导技术”课程的学习,我收获满满,也有很多的心得体会,现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非常认同邹霞老师在开场时所讲到的“指导人的挑战”的问题,新进大学生有的刚刚从学校到职场,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比如口上认同,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比如员工不主动学习,也有指导人自己不知道员工想的是什么,辅导无从下手等等。那么就要去了解新进大学生们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是一个方法适合所有人。

其次,在学习邹霞经理讲授的课程中,我对辅导准备工作中的“见面会”也是很认同,一个好的开端,往往有好的结果。指导人与新进大学生的见面会,可以让指导人能够了解大学生们的情况,也让大学生们了解指导老师,只有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指导人和大学生之间的师徒关系才可能更加的融洽。

第三,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清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通过教练式或教导式方式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给新进大学生们教导胜任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教导新进大学生具备职业生涯发展的软技能,如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团队精神等等。

第四,作为指导人,我们要知晓自己的角色定位,过去我们常常会把指导人的“导师、教练、裁判”三角色进行定位,通过邹霞老师的课程,我们也了解到,作为指导人,我们不仅是“导师、教练和裁判”,同时我们还有“心里咨询和顾问角色”,那么知道人的这些角色应该怎么扮演呢?这是需要根据被指导的大学生具体情况去扮演的,不管指导人是以何种角色出现,其最终的结果是“辅导他人、成就自己、教学相长”,也就是在辅导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有所收获。

第五,作为指导人,我们要知己知彼,也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指导新进大学生时,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优劣势,通过对他们优劣势的评估,我们去制定相适应的培训计划,这样会更有效果。而对于指导人而言,也是有不同的指导风格,没有哪一个风格是最好,只有更适合,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给予不同的指导。

第六,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还要识别出新大学生们的和辅导过程的痛点和难点,往往痛点就是新大学生们所缺的,需要去补短的,而难点就是我们需要去帮助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新大学生,他们希望言传身教,传递正向信息,有的新大学生希望技巧性的提问和激励,在这个环节,我们要因人而异,因事而教,因材施教。

第七,在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指导人”章节,我们知道需要“善于总结经验,良好的师徒关系,知道辅导什么,知道如何辅导”等。

第八,通过学习邹霞老师的课程,我们清楚知道结构化辅导的四部曲“准备、实施、检查、评估”。邹霞老师着重讲述了“准备和实施”课程,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在新大学生辅导的过程中,准备和实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在准备阶段,首先要明确指导人和新大学生们的任务,在此阶段,要确定目标、确定任务,确定培训和学习进程等,这些还需要指导人和被指导人之间达成共识。比如,在确定目标,需要确认学会多少技能,改变多少/什么?达到什么绩效?

2)在准备阶段,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以及该岗位的工作模块和关键任务去识别出痛点和难点,然后制定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沟通表,以及大学生培养计划表,按季度跟进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

第九,在辅导实施阶段,我们主要需要识别新大学生们的问题,了解问题是良构问题,还是病构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我们采取不一样的辅导技术,比如良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教导式的培训方式,直接纠正问题,教导其正确的方法。比如是病构式问题,而且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么我们就要采用教练式的辅导方式。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告知、提问、倾听、反馈”等沟通技术,了解新大学生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的加以辅导。

第十,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好辅导前的准备,做好辅导的实施,我们还要做好辅导进程的检查确认,同时,还要做好阶段性的评估。在新大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PDCA”循环,不断提升大学生们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