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因果論

簡言:熙熙攘攘,名利撥浪。皆爲小我,妄生因果。今日能思,天地悉開。不惟科學,不惟前縛。走出物質,愛光協律。


寫完輪迴,又寫因果。

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十萬個爲什麼》,我們似乎發現了萬物之間的鏈條,而探究因果的奧妙之處在於可以預測未來。


後來發現,其實因果並不單純,萬物之間的鏈條是否實有也值得探討。首先,憑什麼各種現象按次序推出?其次,萬物都活在系統裏,沒有哪一個脫離整體存在,那麼,看起來影響一件事的,是某件事A,實際上除了A之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只是A是主要矛盾罷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依次往下推導,推導到第一原因的時候,經常會有推導不下去的情況。因此,我們也認爲,終極原因是沒有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儘可能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描述、解釋、預測一類現象而已。

由於發現因果律的侷限性,因此,我們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概率預測,就是能夠根據數據的關聯度去推測,但是具體是哪個環節其主要作用,我們不追究了,只要能預測出結果就可以,但這個結果也只能是有一定概率發生。

這樣看來,我們似乎瓦解了因果律,至少,證明了並不是必有因纔有果,而且,由於找不到終極原因,我們的人生就是迷茫的、無意義的,科學能夠爲我們從一個現象追究到另一個現象,卻始終無法告訴我們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是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列下了一條條的原因,爲我們的所作所爲做了各種解釋。可是,如果我們不瞭解那至終的原因,我們的人生又當如何行?所謂的道德,只是表面的儀文嗎?

不是的。這是因爲我們一直向外看,想從外界探尋我們人生的根祗,所以迷惑於各種現象,其實我們內在的靈魂,已經知道了。

閉上眼睛,你看到了什麼?一片黑暗裏,你感覺到了身體各部分的脈動,你聽到了念頭的起伏,當其轉化爲念頭之前,已經有一種脈動。而當你不思想的時候,你生命的本體又是什麼?

一切的原因,不是應該從心找起嗎?那不是我們觀察一切事物的眼睛嗎?我們又怎能離開這顆心去體驗萬物呢?


這樣看來,我們的因果恐怕不能從外推導,而是要從內推導。

如同佛家的故事認爲,我們之所以居住在這地球上,是我們靈魂的選擇。

而地緣學說又認爲,我們居住在哪裏,就會有什麼的性格和文化,這個尤其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特別明顯。

我們可以說,地緣學說,乃至一切自然選擇,社會進化論等等學說,都是由外到內的推導因果,其實是顛倒了因果,所以纔會出現我們前面說的那麼多解釋不清的現象。

其實我們的心知道,就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降臨人間,乃至我們的伴侶,我們的父母子女,都是與我們有緣的,纔會在這一世相遇。

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因果,認識了這個因果,你就不會覺得一切都是命運,抑或是都是偶然,甚至認爲都是一團原子、分子的隨機運動決定的。

科學沒能解釋,因爲科學一直定睛在物質上,定睛在可量化的事物上,可是靈魂無形無體,也是無法量化的。

但是心知道,一旦心走出了被物質迷惑的時空,就走向了內在的樂章。

是的,宇宙本就是一個樂章,誰脫離誰便不能存在,你的存在也是宇宙的存在,就像一個音符脫離一首歌就失去其意義一樣,然後它又把其他音符視爲“客體”去剖析,甚至想要去佔有,其實了無所得。

在這個因果律基礎上,因果又不存在了,爲什麼?

只要你此刻聯通整個宇宙的天心,你就在天堂裏了,極平常的事物,在你看來也是極美好的,因爲宇宙萬物一切甚好。

心若無罪,萬物自白。

這樣因果也是一瞬間便可以超越的。很多人學佛教的因果,畏懼報應,其實只要一心向善,剩下的都只是需要去經歷的功課。

看起來你在經歷因果,其實每個過程都是美好的,沒有什麼需要強迫的,努力的,因爲強迫的不是愛,而宇宙的本質是愛。

甚至連生死都無法阻隔這份愛。所以才能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但不是說“朝聞”和“夕死”是因果關係。

聖人所言,言語道斷而已。佛祖就經常說,法尚應舍。

我的這段因果論也只到這裏了。


因果詠

從心出發

可達宇宙

我們就是這樣選擇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神仙下凡

參與這宇宙的盛樂

無常偷走科學的冠冕

人們總以爲攀登了一座高峯還有另一座

於是活在不斷的忙碌之中

停止尋找纔是真正的尋找

無常這樣萬物纔不會凝滯

我們才能一起在相中編織舞蹈

即使可以推導萬象

如果不瞭解自己的內心

又有何益

善易者不佔

貼近自己的心

每天都是功課

充滿美好的沐浴

進入愛

一切紛然瓦解

不要忘記這胎息

和宇宙的愛心相通


浣溪沙·不昧因果

因果紅塵多少秋,回思前事淚空流。忙忙碌碌問何求。

白鶴君臨天下夢,空杯浪酌相中流。愛光相伴永無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