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总结+《论语》10

“为政篇第二”总结:

“为政篇”共24小节,其中直接 “子曰”14节,其他10节为孔子回答他人的提问,是一问一答,主体还是“子曰”,所以这章与“学而篇”不同的是,这章全部是孔子的言论,没有弟子的言论。

主要谈四个问题:一谈为学,二谈孝,三谈为政,四谈个人修养,“君子”的标准。

其中,2.5-2.8 孔子解答“孝”,2.12-2.14 孔子谈“君子”,2.15-2.17孔子谈“为学”,2.1, 2.3, 2.18-2.20孔子谈“为政”,其他谈为人,谈文艺等。

具体如下:

2.1 子曰:为政以德(谈理政)

2.2 子曰:《诗》三百(谈文艺标准)

2.3 子曰:道之以政(谈理政)

2.4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总结自己)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 (问孝)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  (问孝)

2.7 子游问孝,子曰  (问孝)

2.8 子夏问孝,子曰 (问孝)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表扬颜回为学态度)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考察一个人的方法)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以上3条论”君子”的三点:一不器,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三周而不比)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

2.16 子曰:攻乎异端(子不语怪力乱神)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为学态度)

(以上3点谈为学态度:一学习要思考,二学习有益健康内容,三是学习态度端正,知之为知之。)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

(这条要特别谈一下,孔子这条做官的原则就是个双面刃,一方面,告诉了你为官的方法,谨言慎行,少说少错、少做少错。另一方面,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也是中国官僚体制产生的原因,大家都怕出头,爬担责任,混个官就是了。这也是贻害千年之言。)

2.19 哀公问曰:何为民服?孔子对曰:(,主体还是”孔子曰”,谈理政)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谈仁政)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这里是孔子“修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一体的,家即是国,国即家。但是从孔子实际做官从政情况来说看,这也是对于自己累累做官失败的一种自我安慰。)

2.22 子曰:人而无信(谈信用,谈人品)

2.23 子张曰:十世可知也?(谈历史,观往知来,鉴古知今)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谈做人)

(与”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相似的意思,做不该做的,有谄媚之心)


这两天读《论语》还挺有意思,原计划的每天一小节日更是量太少了,不过瘾,有时有连续阅读的情绪,所以索性改为每天学习一章,在上下班路上反复读,晚上早上覆习,基本意义就掌握了。

实际上,今天已经读完《八佾篇第三》了,所以日更方式还是得继续改变,改为一日一总结,用以作为不断复习的提纲。平时不断反复咏读,检讨自己,也许这才是读经典的原义吧。

《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论,看样子也没有啥内在逻辑次序,每篇的命名都是以开篇言论的前面两个字来定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