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三大吸引力的手绘书,孩子历史入门首选!

都说学史使人明智,可是很多人往往刚翻开一本历史书就因为枯燥乏味、缺乏生活气息而读不下去甚至昏昏欲睡,更别谈如何通过学习历史增加自己的智慧了。作为成人尚且如此,那对于我们即将学习历史的孩子们,如何让他们喜欢学历史,选择一本入门书籍就显得十分重要。

犹记得当初读高中时的我最愁学的科目就是历史,因为感觉历史课本就像是古人的记事本,写满了不好记的年代数字和与现代生活联系较遥远的事。现在我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由于担心她和我一样以后对历史不感兴趣,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对她进行历史学习启蒙。

直到遇到《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这本书,才发现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孩子学习历史的入门书。书中通过一个个富有生活场景化的历史故事点,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让我和孩子都爱不释手。

01 专业的创作团队

本书插画部分是由曾从事多年纪录片工作的插画师团队—臾知文化手绘组的老师们手绘而成,无论从设计、构图还是画面清晰度而言,本书都是市面上同类型书籍的佼佼者,阅读起来仿佛只身于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场景中,让人百看不厌。

另外,为了让书中呈现的历史知识更加精准和专业,本书的策划团队前期阅读了大量的专业历史书籍,本书的写作团队都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历史系研究生,书籍成稿后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社科院等专家学者进行内容上的把关和校审。

经过上述专业团队的悉心研究和大量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市场调研,《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这本书才最终得以和读者们见面。全书用104幅摊开近1米长的跨页全景图画,描绘出中国历史的脉络。

02 有趣的故事呈现

如果打开书映入眼帘的就是对历史事件的平铺直述,相信孩子根本不感兴趣。本书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以一个个历史小故事或我们熟悉的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再进行历史知识的延展,阅读过程中很有代入感。

比如,虽然我们都对首都北京十分熟悉,但如果有人问你北京这个地名的由来你能够清楚地说出来吗?明朝永乐帝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辉煌雄伟的紫禁城又是谁负责建造起来的?

书中从还原永乐迁都的历史画面作为起点,讲述了永乐大帝和北京城的不解之缘以及北京城的历史和由来,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北京当时作为首都的重要军事意义,也了解到北京城修建和改扩建的详细历史过程。

说起抗美援朝,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有些疑问,当时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出兵援助朝鲜?我们新中国也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当时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十分困难,但是又不得不这么做,我们直观地给孩子解释孩子可能很难理解。

书中以露梁海战也就是万历朝鲜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海战激烈的战争场面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初明朝为什么要出兵援助朝鲜,因为一方面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国,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朝鲜紧挨着中国领土,一旦朝鲜沦陷,日本必然会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进攻明朝。

357年过后,我们中华民族面对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行为同样做出了毅然伸出援助之手的决定,道理如出一辙,虽然面对的敌人不同,结局却都是正义的中国人民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大获全胜。

03 巧妙的问题设置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助产士,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提问的重要性。

阅读一本书时,如果不带着问题去读,读完一遍可能会相当于白读,什么都记不住。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书中在深入介绍每一个历史知识时都结合孩子关注的点进行了巧妙的问题设置。

比如,在介绍药圣李时珍时,书中分别提出了“李时珍为什么要弃文学医?”、“为什么说太医院的经历对李时珍影响重大?”、“为什么中医药店要称为堂呢?”、“什么是本草”、“为什么要编撰《本草纲目》?”等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孩子边阅读边寻找问题的答案。

同时,为了增加书籍对孩子阅读的吸引力,在大幅图片展示的四周分别设置了引导孩子去图画中寻找特别的事物或人的有趣问题,从而能够让孩子对事物和人物的特征产生更加形象和清晰的认识,也能让孩子在赏析图片提升对书画作品鉴赏力的同时,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为了让孩子把书中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整合,连点成线,帮孩子构建清晰连贯的历史脉络,每册书的第一页还专门绘制了以每个历史时点的标志性物件为座标的历史脉络图,读完再让孩子回过头来看一下此图,能够加深孩子脑海里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作为匠心之作,不但值得每一个孩子作为历史入门读物,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珍藏的历史知识学习经典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