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天才

有一句很知名的话,“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伟大的天才都带有疯狂的特征。”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比方说,精神分裂,画出“斑点密集”作品的日本画家草间弥生;“性格偏执,用明亮的色彩复仇”的文森特·凡·高;“从小就癫狂,把梦境转化为画作”的达利等。


谈及梵高,应该是一个最符合标题的天才,梵高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疯狂的灵魂装在普通的外壳中。可就像罗曼·罗兰所讲,“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梵高选择做牧师的时候,他不止传教,还钻进矿井和那些煤炭工人一起劳作,把自己完整交付出去,是体验派的。梵高表示, “在艰辛和绝望面前,他们仍然坚持信仰,凭着耐力和尊严艰苦劳作,他们是拥有‘本真’的人。”

那时的他,放弃了“体面 ”,直面“本真 ”,他的整个生命似在燃烧,夜以继日地,在最肮脏、最黑暗、最穷苦、最阴郁之处燃烧。他希望将自我的燃烧凝聚为一点点光亮或温暖,让悲惨的人得到一丝慰藉。

生命之光在最黑暗处发亮,它微小、脆弱,在狂风中摇曳,却因为黑暗之极、绝望之极的背景变得格外刺眼、格外美妙。梵高最早的奉献不为艺术,也不以艺术为载体。但从本质上来说,对于梵高而言,艺术和宗教都具备了安抚人心的特质。


繁星点点下,梵高用透明清澈的眼睛阅读他内心的宇宙,“星夜下艳丽的花朵燃烧般的怒放,云朵在紫色的雾霭之中旋绕印在文森特湛蓝的瞳孔里。”

Starry starry night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如果能透过一幅画抵达一个人的灵魂,太多的话语也不过苍白。

梵高的伟大,在于他对世界的爱悲壮且深沉,在于他所追逐的东西纯粹至极,尽管当时的世界完全抛弃了他。艺术里的大爱,体现的应该是人活在世间的苦难,对苦难的产生的悲悯,以及由悲悯升华而成的力量。至极纯粹的代价,必定是至极的苦难和孤独,为世人所不容。这样的人,往往被认为是疯子。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时间与空间是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而时间、空间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我们观照事物时,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那么,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说,梵高眼里的星空即是他心里的星空,他经验世界的星空联系着他超验世界的星空。他试图从内心,从他的 “直觉、灵感、冲动和良心 ”来寻求作画的灵感,以这样的灵感去触摸超验与终极。

穿过黑暗的玻璃,一切犹在镜中:生命,就是离别、逝去和不断动荡——除此之外,我们不知道生命的其他含义。对我来说,生命会继续孤独。除了穿过黑暗的玻璃,我从未感觉我更依赖任何人。


疯子与天才,或者说精神疾病与天才之间又是怎样联系的呢?

它们之间的第一个联系,我们称之为“节奏的契合”。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独特的周期性疾病节律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与重生”“黑暗与光明”的更替,有着惊人的相似!

“忧闷始于秋季,到春天‘树木生长的时候’就转为兴奋”。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双相情感障碍多发于春秋两季。

到了现代,双相情感障碍的节律模式,从临床角度看更是如此:情绪昼夜变化,睡眠普遍受干扰,发作具有季节性周期。双相情感障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节律!

而绝大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也遵循这种“节律”特点。有人曾经列举出,梵高在1881—1890年的十年间,每一年的各个月份创作的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的总量。结果发现,创作高峰总出现在夏秋两季,这与抑郁及躁狂发作的高峰有相当明显的重叠之处。梵高自己也是一个懂得精神疾病、情绪及艺术创作上的“节奏”的人。


国外许多医学工作者经过大量比对研究分析几乎大部分的作家和艺术家,都经历过剧烈高效的创造性时期。这些“极具创造性”时期的表现特征为:激情、精力和自信心增加;心理联想速度提高;思维流畅;情绪高涨;幸福感强烈……当问到他们这段时期内的睡眠状况,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压根无须睡眠!还有一些艺术家说自己在这段创造性时期“更加焦虑”“几近自杀”,感到“恐惧”“兴高采烈和郁郁寡欢混杂在一起”,还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压迫感”。

以上这些艺术家创作高峰期的表现,很有可能就是躁狂发作时的症状,换言之,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

天才和疯子之间的联系一直是这样犬牙交错,纠缠不清的,究竟天才引发了疯癫,还是因为疯癫而变成了天才?这个谁也说不清。

有的时候,心理疾病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够终结生命,也能够承载生命的疾病。就像火既有创造力也具有破坏力的本质一样。心理疾病也能让人类在苦痛的烈焰中接受锻造,淬取出对生命至真至纯的爱与领悟!同时,它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告诉我们,有种生存状态,未必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如何尊重他们的不同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详参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康德历史哲学,梵高传等,禁止转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