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史210:曹山本寂

第五十六節 曹山本寂

在洞山良价禪師的所有弟子中,不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名聲最爲響亮者,自然是曹山本寂禪師。

本寂禪師不僅完整的繼承了良价禪師的洞上禪法,更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了君臣五位、王子五位、三種墮、五相、五卦、四種異類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禪法,並由此在江湖中獨樹一幟。

本寂禪師在當時不僅弘法聲勢浩大,而且其禪法還成爲繼仰山慧寂後,又一個被江湖中人引爲參禪標準的法門。須知,要使自己的禪法成爲天下禪客之標準,沒有異常浩大的弘法聲勢和登峯造極的禪宗功夫,那是絕對辦不到的。

正是因爲良价禪師和本寂禪師接踵弘唱這些禪法,所以江湖中才把他們的法門稱之爲曹洞宗。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本寂禪師,曹洞宗還稱之爲曹洞宗嗎。所以,近代有人不管以任何理由去掉曹山本寂,而把曹洞宗改稱爲洞雲宗,都是不合適的,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一、早期經歷

本寂禪師,福建莆田市人,公元840年出生,俗家姓黃。

在小時候,本寂禪師和絕大多數孩子一樣,都是學習的儒家學說。不過,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本寂禪師的志向卻不在於此,他成天都尋思着怎樣才能出家爲僧。

不過,因爲本寂禪師的哥哥(國歡文矩禪師)已經出家了,本寂禪師的父母自然是不同意本寂禪師出家的。

但是本寂禪師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一天到晚在父母面前軟磨硬泡,終於,在本寂禪師十九歲的時候,父母同意了他出家的請求。

於是本寂禪師立即來到了福建福州市福清市之靈石山翠石院,在俱胝禪師手下落髮爲僧。

在衆多的禪宗典籍和相關資料中,本寂禪師出家後之法號記載有二,一曰耽章,一曰本寂。

不過,在《祖堂集》《宋高僧傳》等權威典籍中,都把本寂禪師之法號記爲本寂。而且在各種資料中,記爲本寂者佔絕大多數。所以,本文也依此記爲本寂。

雖然本寂禪師十九歲就出家了,但是直到二十五歲,師父才准許他受具足戒。自然,本寂禪師受了具足戒,就成爲一名正式的僧人了。

按照《四分律》之記載,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條之多。不過,佛家的這些戒律威儀對於本寂禪師而言,實在不是一個問題,因爲這些東西本寂禪師好像以前早就學習過一樣,從而使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戒律要求。

在當時僧人走江湖風氣影響之下,剛成爲一名正式僧人的本寂禪師,也按捺不住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軍中。

在江湖四處參訪的過程中,本寂禪師先後參訪過烏石靈觀禪師和長慶大安禪師,不過本寂禪師在他們手下都沒能悟入禪之大門。

隨即本寂禪師又來到了江西宜豐縣洞山廣福禪寺,參訪當時風頭正盛的良价禪師。

看到有人前來參訪,良价禪師起個話端問道:“闍梨名什麼?”

本寂禪師老老實實的道:“本寂。”本寂禪師此語據實而言,外人那是絕難看出什麼虛實出來的。

所以良价禪師接着勘問道:“向上更道。”

本寂禪師卻斬釘截鐵的道:“不道。”

良价禪師隨即追問道:“爲什麼不道?”

本寂禪師道:“不名本寂。”

良价禪師一聽,不由得對本寂禪師刮目相看。從此後,良价禪師就特別器重本寂禪師。

本寂禪師和良价禪師的這個對話,和道膺禪師初見良价禪師時的對話完全一樣,看來,本寂禪師和道膺禪師對於禪法的領悟,那是驚人的相似啊。

因爲在上一節詳述過這種對話的含義,所以這裏就不復述了。

在廣福禪寺佛學院裏,道膺禪師完全是風雲人物,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更兼機鋒敏銳,所以被良价禪師許爲參學之首室中領袖。

而本寂禪師和道膺禪師在佛學院的表現完全不同。本寂禪師在學校學習期間,一直都表現得非常木訥,就好像一個呆頭呆腦的人一般。不是合他胃口之人,本寂禪師根本就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和他交流。自然,本寂禪師在學校那是不能吸引大家的高度關注的。

不過,縱使本寂禪師的表現如此,良价禪師卻是具有火眼金睛之人。他始終認爲在自己的五百餘名學生中,禪學思想和自己最相似的人,就是本寂禪師。而且,良价禪師堅定的認爲本寂禪師一定會把自己的禪法發揚光大。

所以,良价禪師不光對本寂禪師格外器重,放學後更是經常性的把本寂禪師喊到方丈室來,進行一對一的課後輔導。

自然,在良价禪師的悉心指導下,本寂禪師的學習成績那是突飛猛進,只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就達到了良价禪師的最高要求。

學生拿到畢業證書後,一般情況下都要離校而去的。所以這一天本寂禪師來到方丈室給良价禪師辭行,準備出去闖蕩江湖,自立門戶。

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學生要離去了,良价禪師馬上對本寂禪師道:“本寂啊,你晚上三更時分到我方丈室來一趟,我再給你詳說一下我的那些獨門招數。”

到了三更時分,本寂禪師依約來到了方丈室。坐在禪牀上的良价禪師看到本寂禪師來了,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於是良价禪師就在禪牀上對本寂禪師詳細的講解了寶鏡三昧、五位顯訣、三種滲漏等等自己的獨門招數。

本寂禪師認真聆聽後,拜謝過良价禪師就出去了。

不過,此時卻有另一個學生事先悄悄的躲在禪牀下偷聽良价禪師說法。因爲此事和疏山匡仁禪師有關,所以留待後面再詳述。

第二天一大早,本寂禪師就來到方丈室給良价禪師辭行。

對於良价禪師這種明眼宗師而言,即便自己對學生已經傾囊相授了,不過在臨別之際,他依舊不放過勘問的機會。

所以良价禪師問道:“子向甚麼處去?”

本寂禪師道:“不變異處去。”

良价禪師繼續勘問道:“不變異處,豈有去邪?”

本寂禪師道:“去亦不變異。”

說完後,本寂禪師就拜別良价禪師而去。

本寂禪師參學數年,羽翼豐滿,自認足可獨闖江湖自立門戶,所以特意前來拜別師父。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學生要離去了,良价禪師關切的問道,本寂啊,你要到哪裏去啊。

良价禪師看似一句平常關切之語,其實是深藏玄機的。

禪,那是當處即真的,如此,你有何處可以選擇去。而且,那個是不來不往的,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既如此,你又能往哪裏去。

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本寂禪師面對師父之勘問,想都不想就回答道,不變異處去。

任你紅塵滾滾,任你萬境紛紜,任你意識流轉,那個終究是不變異的,終究是如如不動的,終究是本然寂靜的。

不過在明眼宗師眼裏,當你起心動念發言吐聲之時,早是變異了。況且,既是不變異處,那就是如如不動之地,如如不動之地,豈有來去可言。

所以良价禪師馬上抓住話頭道,不變異處豈有去邪。

良价禪師此語甚毒,不僅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更兼入髓三分,讓人無轉身之地。

面對師父的毒辣逼拶,本寂禪師就地翻轉一層道,去亦不變異。

在本寂禪師眼裏,我既不守用,也不守體。我既不居偏,也不居正。我既不處動,也不處靜。我既不住顯,也不住密。

我用中見體,正偏兼帶,動中融靜,理事混然。如此,高高山頂立卻周遍天下,深深海底行卻不溼衣衫。

一個人能到此地步,獨步天下縱橫四海,何曾有變異,何曾會變異。

本寂禪師有如此領悟,自然是天下人呼喚不回羅籠不住的了。從此後,整個禪宗江湖,也就任由本寂禪師在其中遨遊了。

對於這個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禪師作偈評唱道:

家家門掩蟾蜍月,處處鶯啼楊柳風。

若謂縱橫無變異,猶如擲劍擬虛空。

宋末林泉從倫禪師評唱道:“還知不變易處麼,你擬心動念早是變易了也。只如曹山道去亦不變易,又作麼生?要委悉麼?轉盡無功伊墮位,孤標不與汝同盤。”

明末清初的具德弘禮禪師作偈評唱道:

不住瓊樓不下階,年年御榻滿荒苔。

庭前枯木司春令,任運梅花作凍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