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精神之爱

这个清明假期,我没计划出去玩耍,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一些 之前买下来的书。

因为工作繁忙,我买的书都没看完。

昨天晚上看完《沉默的大多数》后,我又看了一本书,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

它是书,又不是书。

因为该书都是由信件组成,并没有其他的描写,书里表达的情感却让人感动万分。

作者海莲·汉芙,是一个嗜书如命的女子,因为收入不稳定,生活拮据。那时的美国书籍价格较高,她负担不起,转而淘一些二手书。因缘际会之下,她看到报纸上一家英国伦敦二手书店的广告,决定尝试写信询问情况。

弗兰克·德尔,是这家二手书店的经理,他回复了海莲的书信,并寄上她想要的书。

就这样,海莲与这家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

慷慨大方的海莲,在自己生活拮据之时,还能送给店员们火腿、鸡蛋等物资。而这些物资在当时的英国可是限量配给的。

店员们被海莲善良感动了,虽未曾会面,却似亲人般,书信往来不绝。

当然,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的书信,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仿佛他们是一对知己,无话不谈,从生活琐事,到书籍内容,初看之下,还以为他们是一对热恋期的爱人。

海莲的俏皮活泼,胆大心细,慷慨大方,弗兰克的沉稳大度,彬彬有礼,拘谨,跃然纸上。

海莲是独居的女子,是一位剧作家,自由撰写人;弗兰克已婚,有两个女儿,家庭幸福。

但是,却从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彼此的情绪。有人说,这只是友谊而已,跨越了大西洋,彼此连结。

而我更愿意说,他们是知己,相知很深,仿佛精神之恋,用很时髦的话语,就是灵魂伴侣。

可是遗憾的是,海莲因为经济的原因,没有旅行承诺到英国去看望他们。

1949年到1969年,历经了20年的书信往来,他们都未曾见面,海莲亦没有探访过书店一次。

最失望的或许不是海莲,而是弗兰克吧。

他到去世也未曾见过和自己写信的女子。

精神之爱,或许只是在精神世界里才存在。

《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我觉得值得一读,原因有二。

一,形式独特。书的形式是书信,没有其他的描述,任何情感都在书信里表现出来了。

二,情感真挚。因为是私人信件,里面的情感是最自然的流露,语言也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都是通信人自己想说的话。

这本书也是我这个假期读第三本书了,感觉不错,推荐给大伙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