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对子贡说:“没有人了解我吧!”子贡说:“夫子道高德厚,天下皆知,怎么说没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了解我这一点的,大概只有上天吧!”

我又不是看天吃饭,我为什么怨天?我又不靠别人吃饭,我干吗怨别人?讨论天,讨论别人,就耽误了自修功夫,耽误自己进步。

凡是成天说“形势不好”的,都是自己没干好的。凡是自己干得好的,没有怨别人的。

下学而上达。反己自修,循序渐进,义理有本末精粗,我只在下面一层扎扎实实用功夫,使得功深力到,将上面的一层层渐次通达。

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而上达。这是唯一的道路,孔子都这样,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6点半了,我们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

论语《宪问篇》的第34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是有人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说:我用德来回报别人对我的怨,这样好不好呢?

孔子回答的很干脆:如果以德来抱怨的话,那么别人对你有德,你应该怎么办呢?自己的建议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一点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别人对你好,我们当然要以德报德,这叫投桃报李也罢,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也罢,这是应该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我好一点,我对你更好。中国人都比较讲究这个。

关于如何对待怨,别人对我不好,我应该怎么对待,这一点是有很多争议的。

分三种,第一种是以德报怨,这是老子说的,道家。像佛家也有,基督教也有,你打我左脸一巴掌,我把右脸也给你递上去,你要不过瘾,你打我右脸一下,这是基督教里面的,这样好不好呢?

儒家孔老夫子提出来不好,你这样做的话,让对真正对你好的人,你就无以报德了,那怎么办呢?以直。

关于直,这里边有很多解释,不同的人解释不同。

我取的昨天讲过,就是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比如说,如果对对方对我们的不好,我心里就放不下,那不妨就直接回报,发泄出来,赶紧就过去了。否则一直压着,会很难受的,咽不下这口气,可能会把自己弄病了。

如果说你对对方这个能释怀,因为你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不与他们计较,或者说有更好的方法,那也可以选择原谅。

像昨天讲的普方的母亲原谅的4个杀人凶手的故事,其实那也是以直报怨。报怨以直,是要自己心里没有余怨,不被这种情感情绪特折磨。

报德以德,是让心中有余德。如果心中有怨,却强求自己以德抱怨,那反而是虚伪,是假意,也不必要。

但同时儒家也不提倡以怨报怨,你对我一个不好,我对你一百个不好,变本加厉,那样的话会使戾气加重,不可取。

所以说三种选择,儒家取其中。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也还是把重点放在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论语宪问篇的第35章。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这是孔老夫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就是孔子周游列国回来,老年了,70多了,这个时候守在他身边的子贡,还有一些其他弟子,一直跟着孔老夫子学习。

有一天,孔老夫子回顾一生,就发出了一个感慨:没有人了解我呀!

子贡听了就很奇怪,说老师您道高德厚,弟子三千,名满天下,整个社会不单是我们鲁国,其他诸侯国齐国、卫国、晋国、楚国、蔡国,各国都敬慕你的大名。

现在鲁国的无论国君还是三桓,各家大夫都对您尊敬有加,您怎么说没有人了解知道你呢?这个事不对呀!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前几天刚学过的那一章,就是: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之所以再提这一章,就是告诉大家,蘧伯玉派的使者,在和孔子交流的时候,能够非常清晰的找到关键点,说出自己家老夫子蘧伯玉最值得人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寡其过,每天都在反思,想减少自己的过失,但是还没有做到,生命一直在努力精进着!

孔子在这里说的意思,其实也是想像子贡来表达:我最在意的,我最值得称道的,我真正引以为豪的、自傲的,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不了解啊!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知己难求。好多人说得一知己足矣!因为有人真正了解自己,但大部分人都是看你表象,他不真正的知道你到底最在意的是什么。

一个插曲以后,我们继续说孔子的回答。孔子回答有两点:一个是不怨天、不尤人,一个是下学而上达。就是关于这两点,孔子真正认为是值得骄傲的。他觉得没有人真正知道,能够理解他。

大家肯定会想,孔老夫子何出此言?其实是言出必有因。

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带着他,把他抚养长大,其实是不容易的,那会没有贵族待遇,在家里面,母亲省吃俭用的把他培养成人。

孔子大约18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从此他一个人在社会上经历风雨。

在小的时候,曾经给季氏放过牛,因为放牛有方,也得到了季氏的赏识。由于他好学,天资聪颖,喜欢祭祀,博学好问,因此名声逐渐的得到了彰显。

在20多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设馆教学,第一批弟子是子路,当时子路对他不服,挑衅他,结果没有打过,直接拜服于孔子,从那开始长达了几十年的人生的教学旅程。

教学,然后做官,我们说过,他做过中都宰,做过大司寇,后来又被排挤,周游列国,回来以后岁数大了也就不再做官了,专心于修春秋,专注于删定诗书,整理文献典籍,一生经历非常坎坷,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机会,没有能够贯彻下来,其实心里面是有许多许多遗憾的。

这个时候他给自己总结,不怨天,不尤人。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在怨天尤人。怨天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抱怨大环境,天是我们不能主宰的,比如说要是刮风还是下雨,冷还是热,我们说了不算,这相当于什么呢?大环境。

比如说疫情期间,整个经济不好,你日子不好过,所以我这个公司没有业绩是正常的,大环境不好吗?其实这就是怨天,大环境再不好,有的公司逆势上扬,做的很好,为什么你做不好呢?

就是因为把责任归咎于上天,归咎于外界环境,而给自己的不作为,不努力找借口。

尤人就是埋怨别人,我们有问题往往就会怪罪别人,都是他的错,你怎么不叫我来,你怎么不提醒我呢?这个事你怎么就干不好呢?老是指责和抱怨!埋怨别人目的是什么呢?也是想推卸责任!

事实上真正的君子应该既不抱怨上天,大环境改变不了,那就认了嘛?冬天它就是冷,夏天它就是热,我认识它,然后我该去采取什么措施,采取什么措施就好了。冬天烧暖气,夏天开空调,不就ok 了吗?

我想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往往会归咎于外界。

我们不看天吃饭,所以说不要怨天,还是事在人为。

又不靠别人吃饭,所以也不需要去埋怨别人,有这个功夫,有这个精力,不如好好的提升自己,修炼自己。

还是以练字为例!比如说我就是再抱怨别人,我的字也不会提高。要想提高怎么办?很简单,跟着有成果的老师去向他好好学习,一个是提升审美能力,另外一个就是自己亲自去做,不断的去练习,不断的去纠错,从一笔一画点点滴滴做起,天长日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咱再来说说孔子,孔子满腹经纶,一腔热血,但是颠沛流离十几年,周游列国十几年,没有国君真正启用他,让他发挥他的能力。

多少次呢?很多次,一次又一次。在齐国有一次,在卫国有两次,在楚国有一次机会,都到了家门口,但是还是没有弄成,所以他说自己: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怨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就是能够有人用我,那我就好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没有人用我,那我就老老实实的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著书立说,教育子弟,把传统文化瑰宝传之于后世。

再来说一说下学而上达,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说孔老夫子他会反己自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底层扎扎实实的下功夫,然后躬身力道,将上面的一层层的渐次通达。❤️

这一点也非常关键,大家一定要认真去体会和琢磨。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一定要打好基础。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基础打牢了,你才能够建筑好高楼大厦,才能够不倒。

你看现在干建筑,上面可能说多少层,你再往下看,底下都有下深,5米、10米甚至20米,还有的更多,地基打得越牢,上面的建筑越坚固,越能见到更高层。

如果我们不打好地基,别说盖个几十层了,你盖个三层两层都不一定能行。

还是以现在我写字为例子,今天早晨老师还跟我,说是你,换一只1.0的笔,现在你这个都老觉得细,体现不出变化来。把点多练练,把这个竖多练练。

我和老师说,我说我这个横练了那么长时间,依然觉得没有到位,我还需要多下功夫。

事实上,高楼大厦是用一砖一瓦组成的,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的,打好基础,一步一步的稳步前进,你才能够真正的稳步前进,否则的话只是像高处学,光想看别人的好,老是想一步登天,是很难的!

你看到的他们风光无限,那都是果,而他真正的因,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往往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多少牛人,现在风光无限,他刚起步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很尴尬的时刻。包括我在写字群里面,可能有很多现在写字写的很好的,当初写那个字,也是不忍看。但是又怎么样呢?

大家看到的是成果,我们个人必须要知道,成果是辛苦努力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即便他有这个天份,如果他不努力,他也写不出好字来。即便是我们天资聪颖,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也做不出功业来,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低处做起。

程颐说:❤️❤️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不下学则不能上达,不低旧则不能高成。

什么意思啊?你不从基层做起,你就很难做到高位。像我们现在的习大大,年轻时上过山下过乡,挑过粪,当过村支书,到保定当过县委书记,一步步到了今天,没有底层的切实锻炼,就没有他今天站在这个位置上,带领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总而言之,孔子特别在意自己的,不是说我有多高的地位,而是在于自己的思想品德的修养。

他能够非常好的处理与社会、与别人的关系,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怨天不尤人,处理自然与社会和其他人的关系,下学而上达,解决自己一步步成功的,有当时这个成就的底层逻辑。

他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真正了解他为人处事或者说做事的原则,像蘧伯玉的使者,一语重地能够点出蘧伯玉的关键之处一样。

所以说如果我们后来要夸人,或者说要称赞老师,要能一下点到他最在意的地方,那你就赢了,这叫本事。

好了,时间也到了,这一章就到这里了。

明天早晨6点半,我们继续学习第36章。

公伯寮愬(sù)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这一章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早晨6点半继续相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和探讨。感谢各位的聆听,我们明天早晨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