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你的文藝心:維州溫泉小鎮Daylesford遊記

這是一篇遲到幾年的遊記,我這健忘症患者有些東西記不清了。也好,能留在記憶中的,都是精華。至於交通住宿等細節就不寫了,想去的話,網上做下功課都能查到。

我是個不太懂得感觀享受的人,對美食啊溫泉啊之類的沒太多興趣,就算去試也是爲了滿足好奇心,嘗試一份新體驗。所以,出發前對溫泉小鎮Daylesford並沒抱太多期待。然而,去過了才知道,那絕對是一個我願意再去的地方。

回顧曾經玩過的地方,真正讓我願意一去再去的地方不多,也不少,大多和野生動物有關,比如澳洲的有:去企鵝島看成羣野生小企鵝歸巢、去袋鼠島和野生海獅在同一片沙灘漫步、在紅土荒漠的夕陽下騎着駱駝欣賞烏魯魯大紅石、去史蒂芬港看野生海豚圍在船邊歡快翻騰......

唯一與動物無關而又還想再去的,恐怕就只有這個Daylesford小鎮了。對我來說,爲的不是溫泉,而是那裏濃濃的藝術氣息。我相信,再不懂藝術的人,來到這裏,多少都會感覺身體裏有些潛藏的東西被喚醒——那點兒小文藝。

到底是怎樣的藝術氣息呢?跟着我慢慢看,最好的東西留在文章後半部呢,一定要耐心看完噢。先來一張我在火車上的自拍,這次帶的自拍架真是大派用場,之前還特地在網上學瞭如何拍出“不像自拍的自拍照”(舌頭打結了沒)。

一、位置和交通

小鎮Daylesford和它旁邊的Hepburn Springs都很小,一般都一起玩了。在墨爾本西北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距離。不開車也可坐V-line火車,從墨爾本市中心的Southern Cross火車站坐過去大概兩個半小時。

二、溫泉

小鎮所在的Wombat Hill和Mt Franklin兩座死火山造就了這裏獨特的地理條件,據說全澳80%的礦泉水都是來自這裏。當然也是享受天然礦物溫泉的勝地。各類Spa、芳香療法、日式指壓、按摩、熱巖、泥浴等等花樣多多。許多人就是衝着溫泉來的,週末跑過來放鬆一下疲憊的身心。我不好這一口,直接路過,只能從網上找張圖片給大家感受一下:

三、Lake Daylesford湖

1852年最早來開發Daylesford的是來自瑞士和意大利的移民,因此,猛一打眼,感覺很像海報上某個瑞士小鎮呢。

我去的時候恰巧陰天,拍不出感覺,先在網絡找兩張圖片示意一下:

再看看我自己拍的照片,充分驗證陰晴對水景拍攝的巨大影響。雖然陰沉沉的,也不失另一番味道吧:

有時間可以來個環湖漫步,有一大一小兩個湖,中間由一座橋相連。走完一圈估計得一兩個小時。

湖邊有個叫Boathouse的小餐廳,據說已經成網紅了。先不管廚藝如何,隨便坐在這兒喝點什麼都是享受。我晃到這裏的時候,恰好露了點兒藍天和陽光,太給面子了,這樣拍出的紅屋頂纔夠好看嘛。

看到一對母子靜靜地坐着,輕手輕腳地拍了張背景就溜了,生怕打擾了他們的寧靜。

四、天然山泉

這麼豐富的礦物水源地,除了溫泉,還有許多山泉接水點,小鎮和湖周圍都有分佈。每個山泉所含的微量元素成分不同,味道也就不同,都有牌子介紹的。我試喝了下圖這個泉眼的水,濃濃的說不清的味道,有氣泡感,略微帶點兒鐵鏽味兒。

出水靠手壓的:

五、超大復古舊物市場

二手市場名字叫The Amazing Mill Market,超大,是我逛過的面積最大的舊物市場。仔細逛的話幾個小時也不嫌多。能淘到不少有意思的老物件。當然也有些東西是新的。

我在這兒給自己淘了個石英材質的裝飾項鍊,給女兒淘了個紫水晶樹。有人說你敢保它們是真的嗎?怎麼說呢,淘二手市場玩的就是眼緣和運氣,就算是假的,又不指望它升值賣錢花,只是自己戴着喜歡,本來就不貴,也沒什麼所謂。

市場門看着不大,一進去就知道多大了。

所有東西幾乎沒有重樣兒的,多得數不清,什麼你想象不到的東西都會遇上。


有些古老的物件,是拍照的好主角兒。我在雜七雜入中發現了這串老鑰匙,隨手一拍就挺喜歡。

再稍微調整一下加個濾鏡,是不是有點兒感覺:

下圖這個說不上多麼藝術,但絕對超有想象力。看出是什麼了嗎?

好喜歡這個撒謊的長鼻子匹諾曹木偶,差點兒給買了。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同,有機會去淘淘能讓你動心的寶貝吧。

六、澳洲最美畫廊

整個行程最大的驚喜是號稱澳洲最美畫廊的The Convert Gallery。真沒想到,在如此偏僻的小鎮,竟然藏着這麼美的藝廊,實在震撼到我了。愛好藝術和攝影的一定要來看看啊。

先上一張網上找到的全景圖:

這個建築始建於19世紀60年代淘金熱時期,坐落於Wombat Hill Botanical Gardens山頂。從前是修道院,被一位澳洲畫家舉債買下,改爲如今的藝廊,按合約仍保留着修道院的原貌。

參觀畫廊收費五澳元,入門買票時碰巧遇到了女畫家老闆本人,五十多歲的樣子,風韻優雅,穿着打扮看着特別舒服,標準的藝術家氣場。

因爲處於山頂,可以俯瞰Daylesford小鎮,風景絕佳。堪稱是建築、室內裝飾、繪畫和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聽說也是“澳洲十大婚禮場地”之一。

現在這裏除了展出售賣畫作和藝術品,還有雅緻的咖啡座、少量住宿和婚禮場地出租。想想能在這樣幽靜而浪漫的地方舉辦婚禮,太有情調了吧。

跟我簡單逛逛。門口一個齊人高的木雕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人物表情還是木材的質感,都寫滿了滄桑:

喝東西的地方:

畫作是藝術,傢俱擺設也是藝術:

這樣的沙發一角我總忍不住去坐坐:

古老的窗戶和暖氣都原樣保留着,配上合適的藝術作品,真棒:

下圖的小屋子是早年修女的臥房,小而簡潔,可以想象出當年她們在這裏虔誠讀經的樣子:

這個走廊保留着過去斑駁的牆壁和地板:

下圖這個玻璃房應該是婚禮的場所,明亮溫馨:

往樓上走,被這裏無敵遠景驚豔到了:

真的,從窗口看出去,全都是天然畫作啊:

古老的房頂、煙囪和磚牆,超有感覺:

從二樓俯視下面的咖啡座:

處處美景,隨手一拍就是畫:

還有個小小的教堂:

喜歡那個年代的玻璃窗,不同時段的陽光打在上面,會營造不同的氛圍:

已經掉漆的木門,自己是非常喜愛這張照片的。試想若刷上新漆,或者站成到此一遊的架式,恐怕就是對畫面的一種破壞了吧。這裏非週末人很少,可以淡定地玩自拍。

多放幾張我喜歡的藝術玻璃窗。朋友家的老房子就是類似的窗子,每次去都要感嘆,隨隨便便擺個小物件,拍出來的效果都特好,渲染氣氛的神器。


是不是?一個破鐵片往藝術玻璃前一放,就是一個藝術攝影作品啦,很像小時候賀年卡上的畫嘛,而且是賣傷感那種——千瘡百孔的心。

一張有年代了的老椅子,陽光照進來,我忍不住趕緊坐上去,能擁有它一分鐘也好。

這裏的畫作和雕塑每兩三個月就會更換一次,所以每次去都會有不同的驚喜。

女人是不是抗拒不了鏡子的誘惑,忍不住又掏出手機自拍:

佔據了整面牆的大幅的作品:

最後以下面這幅畫作結吧。一直夢想住在這樣的農場,一開門有開闊的視野, 有自由自在的牛羊雞狗們,有完整無缺的朝陽和晚霞......

可是現實不允許,而且咱們的中國胃也受不住遠離華人餐食,只好偷偷嚮往一下算了。我現在每天都在iPad上起勁兒地玩農場遊戲,就是想在虛擬世界裏建造一個理想家園吧。

學習妥協,學習接受現實,學習降低需求。其實,活得幸福和滿足,並不難。

(全文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