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红柿引发的“血案”

一次,傅首尔去吃饭,点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结果,服务员端上来一份圣女果鸡蛋汤。

傅首尔瞬间觉得自己被骗,跟服务员大吵一架。虽然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但它毕竟不是西红柿。

不吵,扰乱自己内心的秩序,吵,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

吵与不吵,以自我内心秩序的重要程度决定。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在与自己做斗争,地铁上有人不小心被踩了脚,一句话可以解决的事。如果对方坚持不道歉,被扰乱的内心秩序,顷刻崩塌,不是大吵一架就是大打出手。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任何一件事都能成为引爆点。

今天看到一篇微博,一个人吃了一个西红柿,发现很好吃,发微博记录了一下自己的感受。

评论区风起云涌,大概评论内容分以下几种:

1.非黑即白,“你光说西红柿,怎么不提西蓝花?西蓝花招你惹你了?西蓝花也很好吃。”

发微博的人,只是在吃西红柿的时候,记录了当下最真切的感受。没提其他蔬菜,不是不喜欢其他蔬菜。用别人单一表达否定全部,是“非黑即白”,甚至有些颠倒黑白。

2.极端概括:“西红柿那么好吃,你是不是只喜欢吃西红柿,每天都吃,每年都吃,只吃西红柿”。

喜欢吃西红柿,只是喜欢正在吃的那个西红柿。不是所有西红柿都像手里的这个那么好吃,也不是一定喜欢所有的西红柿。

这种以表面表述涵盖全部,是片面又极端的概括。

3.自以为是的读心术:“你喜欢吃西红柿,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也要吃西红柿?觉得我们不应该吃肉?”

吃西红柿是个人行为,我说我爱吃西红柿,没说不喜欢吃肉,更没要求其他人不能吃肉。

把自己的臆测强加在别人身上,武断且不理智,容易滋生生气,失望,怨怼的负面情绪。

4.对立式:“你是不是故意的,明明知道我不喜欢吃西红柿,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吃西红柿过敏,知不知道?你喜欢就发出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

把别人的感受,当成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认为我不喜欢,别人谁也不能发,发就是攻击自己。

5.应该思维:“微博明明可以发些正能量的东西,整天发这些没用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自己希望看到正能量的东西,而你不发,对你的期待变成怨念。自定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旦,自己的期待没达成,错的都是别人。

6.跳跃性思维:“你喜欢吃西红柿,一定是素食主义者,是不是除了西红柿,其他都不吃?”

用一个看见的事物,联想没有根据的结论,喜欢西红柿就是素食主义者,立马贴标签。这种思维没有支撑点,利用认知惯性,会不断向好与坏的极端猜想靠近。

这些理论结果是不是很熟悉,类似的事情天天在微博上演。

用单一认知,评价别人一个感官表达,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象里。

于是,诞生了很多网络喷子,他们用主观激烈的言论,对每一个表达者口诛笔伐。

陈铭曾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发了跟女儿的自拍,原本温馨的一画面,被网友的污言秽语,变成灾难现场。

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微笑着跟全世界打招呼,得到的是无端的恶意和谩骂。

她的笑天真单纯,世界某处却暗流涌动。

人们习惯“先行而后知”,很难做到“知而后行”。

一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心是脏的,看到的自然也是污浊。

如果做不到“知而后行”,就适时闭嘴,认知的扭曲如荆棘丛生,伸展的枝蔓会成为刺伤人的利器。

事实的本身,就是一个人吃了好吃的西红柿,记录下真实的感受。仅此而已,我们从这单一的记录中推测不出任何其他信息,也没有必要推测出其他信息。

客观了解,客观表达,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把别人不当回事。

只是吃一个西红柿,享受它就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