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雜談(十)

/34/

終於讀完姜戎作品《狼圖騰》,有些感慨,寫出爲快。作品內容是寫上個世紀70年代,北京知青在內蒙古大草原生活十年,感知遊牧民族與狼的故事。以幾十個關於狼的小故事串聯起來,展現狼的羣體意識,狼的智慧,狼的友愛互助,狼的視死如歸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牧民與狼共處,打狼也敬狼,甚至以狼爲師。狼保護了大草原,平衡草原的生態。

知青們通過十年觀察,思考,甚至親自養育一條小狼,研究狼性,研究遊牧民族的民族性格與狼性的關係。由狼及人,以這個角度,思考人類爲何不以馬、牛爲圖騰,而以狼爲圖騰,重新梳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以詳盡的史實,告知讀者:中華民族的祖先炎黃二帝,也是遊牧民族出身,遊牧民族性格具有獨特的狼性,是後來的農耕文化使我們的民族性格發生根本改變,加上儒家思想幾千年的文儒墨染,民族性格變成羊性。狼性是強悍的,羊性是懦弱的。

文中提到從秦漢到唐宋,北方遊牧民族民族經常窺視、騷擾中華文明。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具有狼性性格,十幾萬騎兵橫掃歐亞大陸。滿人也是遊牧民族,能推翻明朝建立大清,也是狼性使然。國家疆土的遼闊廣大,與這兩個遊牧民族很有關係。而羊性的民族性格曾使江山支離破碎,倭寇入侵,漢奸幾十萬之多。

作品情節引人入勝,讀來暢快淋漓,民族史分析,出乎意料之外,仔細思考,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正確與否,讀者各有見地。

/35/

郁達夫懷魯迅

此文選自《郁達夫》文集,文章雖短,但是當年魯迅逝世的影響,喪葬儀式的氛圍,參與人員的悲憤,以及作者對於魯迅先生的感情,躍然紙上,讀了令人唏噓。

民國時代有魯迅,是民族的驕傲;失去魯迅,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位偉大人物留給民族的寶貴財富,除了六十幾本、千萬字的文集,還有偉大精神之永垂不朽。

民國時期國難深重,思想家、文學家輩出,星光璀璨。偉大產生於責任,產生於對國家,對民族前途的擔當,後代人應該永遠記住那段歷史,記住魯迅,記住所有爲國家做出特殊貢獻的人。

/36/

名言集錦

看是簡單文句,細想方知妙處。擔心閱後忘卻,錄下以備領悟。

A.  真正有素質教養的人,心是平和的,情是真切的,懂得世界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

B. 著名文學家梁曉聲對文化的解釋是:“爲他人着想的善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

C. 理學家朱柏廬曾說過:“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D. 當時光的海水退潮之後,岩石還是岩石,貝殼還是貝殼,沙灘還是沙灘。

E. 人生好比盪鞦韆,上升時要想到落下,落下時要考慮上升。

F. 賞不盡的美景風光,看不完的蝶亂蜂狂,來到人間都是客,同在天地之間徜徉,犯不着你爭我搶。

G. 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精彩;遲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H. 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 ,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爲快樂。(魯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