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不成宴(二)

无酒不成宴,这似乎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人)的一个共识,当然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

反正,自我记事起,家里的大大小小的聚餐都离不开酒。你看啊,小孩子出生,家里要摆个满月酒;小孩子进学(考上大学),那是要显摆下,自然要摆个学酒;长大了娶媳妇,那是要宣示下主权,更要操办个结婚宴,在老家,你可以不办结婚证,但是请客是不能少的,要不谁知道你结婚了啊;父母生日,做儿女的要表表孝心,也得请上至亲好友摆上几桌吧;如果老人去世了,那得请亲朋好友来送行,那也得请喝顿酒,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照。

总之,在老家,要喝酒的地方多了去,因为要的酒多呀,而过去购买瓶装酒是比较难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买那个又贵又不好喝的瓶装酒呀,因此,在我们老家,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会酿酒。

我们那里酿的米酒,一般说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蒸熟了加甜酒曲酿制的甜米酒,刚刚出酒的时候,酒酿甜滋滋的。小时候我们常常直接吃酒酿,或者用酒酿蒸鸡蛋吃,我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就有这个待遇。但是,甜蜜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酒酿发酵时间长,这时出酒也就多了,酒酿的甜度也就被酒味替代了,而且酒酿也在发酵时给糟空了,酒酿这时就不能叫酒酿了,只能叫酒糟了,这个时候就不好吃了,也没有人愿意直接吃。这个时候,发酵完全的酒糟一般会过滤掉,可以用来喂猪,而过滤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酒,也就是客家人常说的酿酒。不过,我可以剧透下,酒糟还可以用来炒菜吃,比如客家人喜欢用酒糟炒牛百叶。

老家另外一种酿酒方法就是用粳米酿酒,也是将米煮成饭(稍稍干些),然后将白酒曲均匀的添加到煮熟的米饭中,然后存放在有一定温度的环境下发酵,这个发酵的酒酿是无法直接吃的,只能等发酵完全后,将酒水与酒糟过滤掉,这个是最为简单的水酒,一般水酒的度数不会很高。如果要得到更为纯净的白酒,那么是需要经过蒸馏的。早年,我们在老家亲眼看到我奶奶在家里酿酒,就是将已发酵好的酒糟盛到大锅中,然后用“zeng”(老家读音)覆盖住,“zeng”上面放一个盛满了凉水的铁锅,然后大锅炉膛中加柴火加热,酒糟加热后酒水挥发遇到冷水锅冷凝,顺着导管流出来,这个冷凝水就是蒸馏酒了。小的时候,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会偷偷品尝,哇,太难喝了。

据我奶奶说,一般讲第一锅酒不是很好,酒精度可能有55度,有些杂味;好的酒是第二锅和第三锅,酒精度在45到50度之间吧;到了第四锅,酒精度最多在35到40度,再往后,就没有什么味了。难怪,为什么有叫二锅头的,原来二锅头还算是好酒呢。

小时候,在老家也没有什么蒸馏水或饮料什么,我奶奶会一直蒸馏到第七锅,也就是蒸馏水级了,这个时候有些酒味,但基本是没有酒度,奶奶会用瓶子装好给我专用,因此可以说在四十几年前,我就喝过蒸馏水。

也正是早年的“蒸馏水”经历,我的酒量也一直算是可以。

谨以此文,感谢我在天堂的奶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