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啓蒙•上卷》十四寒(3)

  • 橫對豎,窄對寬,黑志對彈丸。
    朱簾對畫棟,彩檻\color{red}{[jiàn]}對雕欄。

  • 春既老,夜將闌,百辟對千官。
    懷仁稱足足,抱義美般般。

  • \color{red}{[hào]}馬君王曾市骨,
    食豬處士僅思肝。

  • 世仰雙仙,元禮舟中攜郭泰,
    人稱連壁,夏侯車上並潘安。


黑志、彈丸:“志”通“痣”。黑志也叫黑子,指人體上的黑痣;彈丸指彈弓射出的泥丸,都是比喻(土地)面積很小的意思。南北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中形容梁元帝土地之小,說“地惟黑子,城猶丸”。

\color{red}{[jiàn]}:欄杆。

:晚,將要完結。

百辟:闢,天子和諸侯的通稱,因爲天子只有一個,而諸侯可以有許多,所以這裏的“闢”是諸侯的意思。百辟即百位諸侯,很多諸侯。

足足:象聲詞,鳳凰的鳴叫聲,此處代指鳳凰。《宋書·符瑞志·中》:鳳凰者,仁鳥也……雄曰鳳,雌曰凰……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

般般:同“斑斑”,身上有花紋的樣子,此處代指麒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封禪文》中有“般般之獸,樂吾君囿,白質黑章,其儀可喜”。“般般之獸”即指麒麟。麒麟爲傳說中的仁義之獸,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蹄子像狼,頭上有一角,爲百獸之王。

\color{red}{[hào]}馬君王曾市骨:出自《戰國策·燕一》。戰國時,燕昭王想延攬人才,謀士郭隗[wěi]說:“從前有個君王想尋求千里馬,懸賞千金,三年後,有人送來一匹死了的千里馬,君王用五百金買下了死馬的骨頭。這事傳出去以後,不到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如果大王肯重用我,很多比我強的賢士就會不遠千里來投奔你。”於是燕昭王就用重金禮聘郭隗,別國的賢才聽到這事,便紛紛投奔過來。

食豬處士僅思肝:出自《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徒列傳》。食豬處士指東漢隱士閔仲叔。他老病家貧,沒錢買肉,只好“日買豬肝一片”。屠夫有時嫌他買得太少不肯賣。安邑縣令說後,下令要宮吏每天買肉送給他。閔仲叔覺得很奇怪,知道真相後感嘆地說:“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就連忙從安邑搬走了。
處士,有氣節有才幹但不出來做官的人。

世仰雙仙,元禮舟中攜郭泰:出自《後漢書·郭泰傳》。郭泰,東漢人,字林宗,學問淵博,善於言談。他到洛陽拜會當時的大名士、河南尹李膺(字元禮),交談之後成爲知交。後來他回太原介休故鄉時,京城的讀書人有幾千輛車送他,他和李膺同船而渡,送行的人都認爲他們是一對神仙。

人稱連壁,夏侯車上並潘安:出自《世說新語·容止》。西晉兩位著名的美男子夏侯湛和潘安,他們喜歡同車出遊,當時人稱之爲“連璧”。連璧,連在一起的兩塊寶玉,此處喻這兩個漂亮的人。


讀了《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三本國學啓蒙讀物,感覺《三字經》說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個不同的字”的限制,淺白順達差強人意,還是《笠翁對韻》好,不但自帶美感還真正寓教於樂,是我這個不小的朋友的最愛。

與《笠翁對韻》類似的還有一本《聲律啓蒙》,是清朝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所編。進士,那是通過縣考、省考、國考層層選拔,是可以參加殿試衝狀元的,無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可巧,《笠翁對韻》的作者李漁也是康熙年間人,只是他沒有功名,是位民間戲劇家。

一位居廟堂高高在上,一位處江湖深浸地氣,同樣編纂兒童啓蒙讀物,他們會有什麼不一樣呢?越想越期待了,我們趕緊來體察一番吧!

對音韻平仄不甚瞭解,只知道讀着悅耳順暢,是遵循古人演練定的格式,這次也不妨跟着學習一下。

相較於《笠翁對韻》每韻2-4段不等,《聲律啓蒙》每韻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爲:

-平對仄,仄對平。仄仄對平平。
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對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暈了……同以前一樣。把這格式丟一邊,先學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證,原來……還是蠻簡單的嘛!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切韻》《廣韻》等韻書,中古漢語按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歸納出平、上、去、入(不同於我們現代的漢語拼音四聲)四種聲調,二元化分類,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統稱爲仄聲。

現代普通話漢語拼音的四聲“āáǎà”,我們小時候學習稱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其實它們有專業的稱謂。第一聲叫陰平或平調;第二聲叫陽平或升調;第三聲叫上聲或上音;第四聲叫去聲或去音。這樣一對照,我們普通話的一聲、二聲即爲“平”,三聲、四聲即爲“仄”。是不是很簡單!(中古漢語中的“入”聲,已併入其它聲調。)

我國幅員遼闊,多民族交融,方言無數,口音更是千差萬別,平仄的判別並不是那麼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學詩:

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我們初學者切記切記,不要被音韻平仄這些東東縛住了。


《聲律啓蒙•上卷》一東(1)
《聲律啓蒙•上卷》一東(2)
《聲律啓蒙•上卷》一東(3)
《聲律啓蒙•上卷》二冬(1)
《聲律啓蒙•上卷》二冬(2)
《聲律啓蒙•上卷》二冬(3)
《聲律啓蒙•上卷》三江(1)
《聲律啓蒙•上卷》三江(2)
《聲律啓蒙•上卷》三江(3)
《聲律啓蒙•上卷》四支(1)
《聲律啓蒙•上卷》四支(2)
《聲律啓蒙•上卷》四支(3)
《聲律啓蒙•上卷》五微(1)
《聲律啓蒙•上卷》五微(2)
《聲律啓蒙•上卷》五微(3)
《聲律啓蒙•上卷》六魚(1)
《聲律啓蒙•上卷》六魚(2)
《聲律啓蒙•上卷》六魚(3)
《聲律啓蒙•上卷》七虞(1)
《聲律啓蒙•上卷》七虞(2)
《聲律啓蒙•上卷》七虞(3)
《聲律啓蒙•上卷》八齊(1)
《聲律啓蒙•上卷》八齊(2)
《聲律啓蒙•上卷》八齊(3)
《聲律啓蒙•上卷》九佳(1)
《聲律啓蒙•上卷》九佳(2)
《聲律啓蒙•上卷》九佳(3)
《聲律啓蒙•上卷》十灰(1)
《聲律啓蒙•上卷》十灰(2)
《聲律啓蒙•上卷》十灰(3)
《聲律啓蒙•上卷》十一真(1)
《聲律啓蒙•上卷》十一真(2)
《聲律啓蒙•上卷》十一真(3)
《聲律啓蒙•上卷》十二文(1)
《聲律啓蒙•上卷》十二文(2)
《聲律啓蒙•上卷》十二文(3)
《聲律啓蒙•上卷》十三元(1)
《聲律啓蒙•上卷》十三元(2)
《聲律啓蒙•上卷》十三元(3)
《聲律啓蒙•上卷》十四寒(1)
《聲律啓蒙•上卷》十四寒(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