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每日美文閱讀和英語學習(第378天) 英語學習 美文閱讀筆記

英語學習


㈠The latest in cat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lovely animals seem to have a basic grasp on both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the ins and outs of cause and effect.

According to a newly published study, cats seem to be able to predict the location of hiding prey using both their ears and an inbor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physical world works.

In a recent experiment, Japanese researchers taped 30 domestic cats reacting to a container that a team member shook.

最新的貓科動物研究表明,這些可愛的動物似乎對物理定律以及因果關係的來龍去脈都有基本的掌握。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貓似乎能夠通過雙耳預測隱藏獵物的位置,並對物理世界如何運作有着天生的理解。

在最近的一項實驗中,日本研究人員錄下了30只家貓對一名研究小組成員搖晃的容器的反應。

Some containers rattled; others did not. When the container was tipped over, sometimes an object fell out and sometimes it didn't.

It turns out that the cats were remarkably smart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when a container was tipped over.

When an object did not drop out of the bottom of a rattling container, they looked at it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an they did when the container behaved as expected.

"Cats use a causal-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noise or sounds to predict the appearance of invisible objects," lead researcher Saho Takagi says in a press release.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 that cats' hunting style may have developed based on their common-sense abilities to infer where prey is, using their hearing.

有些容器發出嘎嘎聲,有些則沒有。當容器傾倒時,有時有物體掉出來,有時沒有。

結果發現,貓非常聰明地知道當容器被翻過來時會發生什麼。

當一個物體沒有從發出卡嗒卡嗒聲的容器底部掉出來時,他們觀察它的時間比容器表現出預期效果時長。

首席研究員Saho Takagi在一份新聞稿中說:“貓利用對噪音或聲音的因果邏輯理解來預測看不見物體的出現。”。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貓的狩獵方式可能是建立在它們的常識能力的基礎上,即利用聽覺推斷獵物在哪裏。

Scientists have explored this idea with other endearing creatures: babies.

Like cats, babies appear to engage in what's called "preferential looking" — looking longer at things that are interesting or unusual than things they perceive as normal.

When babies' expectations are violated in experiments like the ones performed with the cats, they react much like their animal friends.

Psychologists have shown that babies apparently expect their world to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ause and effect as early as two months of age.

Does the study mean that cats will soon grasp the ins and outs of cause and effect?

Maybe. Okay, so cats may not be the next physics faculty members at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universities.

But by demonstrating their common sense, they've shown that the divide between cats and humans may not be that great after all.

科學家們已經在其他可愛的動物身上探索了這個想法:嬰兒。

像貓一樣,嬰兒似乎也在進行所謂的“優先觀看”——比他們認爲正常的事物看有趣或不尋常的事物的時間更長。

當嬰兒的期望在實驗中被違背時,比如對貓的實驗,他們的反應就像他們的動物朋友一樣。

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嬰兒很明顯希望他們的世界在兩個月大的時候就符合物理定律和因果關係。

這項研究是否意味着貓將很快掌握因果關係的來龍去脈?

也許 吧。好吧,所以貓可能不會是美國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學的下一任物理教員。

但是通過展示他們的常識,他們已經證明了貓和人類之間的分歧終究不是那麼大。

美文閱讀筆記

㈠一位母親把一本《伊索寓言》給了她的孩子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受到教育並取得進步。


但孩子們很快就把書還給了母親。那位最大的、一臉老成的孩子是這樣說的:“這本書不適合我們讀!太過幼稚,也太過愚蠢了。我們不會再上當了,不會真的還以爲狐狸、狼、烏鴉能夠說話;我們早就過了看這些瞎胡鬧的年紀!”


從這些充滿希望的孩子身上,誰還會看不出來,將來的自以爲開了竅的理性主義者呢?


我想慢一點長大,依然相信童話。

㈡最近讀梭羅的隨筆集《種子的信仰》,才曉得人算遠遠不如天算。老天爺使的妙不可言的“壞”中,有一種叫“牛羣撞樹”。


事情是這樣的:供牛羣喫草的牧場,因風或松鼠送來種子,各種樹木不客氣地遍地生長。而砍伐費工太大,主人多半效法愛爾蘭的趕馬人,穿過田野時一路上擊打樹木。讓牛來幹卻省事得多。牛羣喜歡衝進常綠林,在裏面頂來頂去,把樹木撞斷或施以徹底破壞。“經過牛角這樣粗魯的修剪,我常看見幾百棵樹在很短的距離內全部折斷,它們還可以在旁邊另尋目標。”“牛愛撞樹,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你可能會認爲它們簡直和松樹有仇,其實它們的生存依賴草場,所以本能地要攻擊那些侵略了牧場的松樹敵人。”


梭羅家的前院就是這樣,他新栽的一棵金鐘柏,吸引了一頭路過的奶牛,奶牛在離地一英尺處把樹撞斷。自此,貼在地上的許多小枝慢慢圍攏,以殘樹爲中心豎起來,形成茂盛而完美的錐形。梭羅的鄰居也種了這種樹,常常修剪,都不能滿意,向梭羅求教。梭羅說,當牛兒路過時,打開院門就可以了。

㈢我們抱怨自己喫得太多,但一切擺在面前的食物如光速般閃過,一面抗拒,一面習慣。不開心要喫,開心了也要喫;聚在一起要喫,一個人更要喫好;晴天雨天都要喫;春天要喫,夏天要喫,秋天要喫,冬天還要喫。


我們抱怨自己喫得太少,世間珍饈千百件,肚裏容器只一盅。萬事萬物有羈絆,隨心所欲是空談。太油了不能喫,太貴了喫不起;想瘦不能喫,想壽也不能喫;天熱天涼都沒滋味;早上別喫多,中午別喫撐,晚上,別喫。


生活中,對於這樣日日廝磨的瑣事,我們常常掌控不好所謂的理想維度,徘徊在過度餓和過度撐的兩端。這一切不過是一種自我迷醉。


家人總是有着相近的口味,母親的廚房常常烹炒出一家人的食性。食性,常常間或影響着情緒和氣質。這就是母親指點江山的手段。


小時候渴望着遠方,長大後想方設法地離家遠行,然而突然會在某一天,想念起日出日落時桌上素素的碗裏熱騰騰的飯菜。想念春天新鮮的山麻楂,想念夏天雜葷素的火鍋,想念秋天的枸杞銀耳粥,想念冬天的骨湯和肉凍。


多少事都是這樣,擁有時天經地義,失去後常常留戀,再擁有時又復遺忘當初的決心。


年少時我們可以推脫自己未經歷,心安理得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然而畢竟不能這樣一輩子。終究是要學着自己去做姥姥愛喫的甜食,可以給爸爸降脂的粥,各式素炒的小菜。這是某種愛的表達最爲具象的形式。


如果能夠早點明白眼前這些能滿足你的腸胃每一個無理需求的親你愛你的人,是你莫大的福分,是不是也是一種爲未來減去遺憾的幸運?


知道別人對你的好,不變本加厲,不任性折磨,而是記得所有這一切,學會如何去回報,如何以同等的心力去愛,是一種智慧。


千山萬水,喜歡同一種口味的人總能相認。


我們常常以食物爲載體,去記得一個人的相關。一道充滿記憶和感情的飯菜,可以超越時空,擁有勾起種種往事的奇異能力。人們記得那些分別時的食物,只不過是不想忘掉某人溫度的託詞。


所以《花樣年華》裏,蘇麗珍知道周慕雲生病嘴裏淡得慌,特意熬煮了一大鍋芝麻糊,掩飾着自己的情緒:“反正煮了,不如大家一起喫。”


愛一個人,就會想要給他做飯喫。


所以《孤獨的小說家》裏,耕平用糖煮蠶豆、海鮮飯、草莓鮮奶油巧克力小蛋糕、花椰菜和甘藍做成的沙拉,種種變化着花樣的飯菜,撐起了自己和兒子小馳清貧又清心,默默努力,靜靜等待的時光。


“把豬裏脊肉用帶有豆瓣醬辛辣口味的甜味增醃好後,再燒熱芝麻油慢慢煎透。與這個中式豬排搭配的,是一盤由白蘿蔔、胡蘿蔔、捲心菜、皮紅肉厚的大辣椒混合而成的醋熘青菜。還有一道用切剩的裏脊碎肉熬成的湯,撒上一點鹽和醬油,放上幾片蔥葉和老薑。這三年來,耕平的廚藝的確精進了不少。”


這樣的文字,帶着靜謐的香氣。


端來的色彩香氣,用心的程度常常能說明你在別人心裏的深度。


善待每一道當下的菜品吧。那滋養你的每個品味過的瞬間,不會再現。

㈣下午訪問八重洲書店。這是一家創辦於1918年的老店,有3300平方米,是日本最大的書店。董事長河相說:“我就是要辦一傢什麼書都能買到的書店。”


這家書店有一個特點,沒有庫房。河相說,書就是要賣,所以他以店代庫。所有的書都放在店裏,窗臺上、腳下、樓梯的扶手上全是書,任人隨意取拿,就是丟幾本也無礙。


那天晚上,書店主人請我們在豪華的“椿山莊”飯店喫飯,飯後順便一遊。飯店後面有一條河,還有瀑布、竹林,風景之雅有如中國的雁蕩山之夜。真沒想到,在大都市東京居然有如此雅靜之地。


翠竹搖曳,草木蔥蔥,石壁上流着潺潺的水,一束燈光斜打上去,映出粼粼的波。我突然又想到白天徜徉的那個書香世界,我一下子悟到,其實人的生活有兩個層次:先求生存,再求享受;先求物質,再求精神。


就拿這一晚來說,說是喫飯,其實主客都不是爲了填飽肚子,所以喫飯時燈光並不以明亮爲美,而是比較暗淡,要的就是一個情調。人們愛月光,就是典型的不以明亮爲美。這樣的時光給人的不僅是亮度,還有情緒、意境。舞臺是人生的縮影,於是有專門的舞美、燈光來體現多彩的人生。


生活中飲食也不只爲求飽,還爲求味。大大小小的宴會、街頭小喫,早已成爲交際的道具,成了風情、民俗的展示,至於酒,更與飢渴沒有關係了。住房也不只爲遮風避雨,還要求舒適。賓館分不同星級,還裝上壁紙、吊燈,地面有大理石、花崗岩、全木等材料可選,這早與遮風避雨無關了。穿衣也不只爲求暖,還求美,現在城裏早已沒人穿打補丁的衣服了,服裝成了人體美和精神美的延伸。衣服的色、形與暖已關係較遠,有時甚至寧求其反,要風度不要溫度,爲了美而不惜挨凍。


對人來說,生存確實是一條起碼的分界線。人們從這條分界線出發,可以走向不同的方向,在精神世界裏分出不同的人生色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