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讀後記


十幾天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人生的枷鎖》,面對長輩的安排,興趣的逗弄,愛慾的誘惑,金錢的困窘,貧窮的壓抑,自卑的糾結,都不如面對幾場生死對菲利普的觸動大,在海沃德的死亡面前,他悟道般的破解了克朗肖贈送的波斯毯子的用意,知道了所謂幸福,成功,夢想都不過是毯子上的圖案罷了,“在這些圖案裏,幸福不涉足,成功不問津,但從中可以感覺到一種亂人心思的雅趣”。

我禁不住要照抄106章中大段的文字。

“像其他人一樣,菲利普雖然也完全清楚,人皆有一死,但內心深處總沒意識到這種事會落到自己頭上。”

“所有的墓石畫面都是悲劇性的生離死別,除此再沒有別的了。他們的淳樸格外動人。朋友之間的生離,母子之間的死別,何等哀切悲壯!使活着的人更爲悲痛。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滄海桑田,不知又過了多少個世紀,兩千年前流淚痛悼死者的人們,已經同他們爲之哀悼的死者一樣變成了一抔黃土。”

哀鳴只是第一步。

“這是生活中的一件怪事:你幾個月天天與一個人見面,你跟他的關係十分親密起來,沒了他簡直不知如何活下去。後來兩個人分離了,而一切卻依然故我,那個原先認爲一刻也離不開的夥伴,則變得可有可無了,你的生活照常進行,你甚至連想也不想他了。……現在他死了,他的死如同他活着一樣,毫無價值。他默默無聞的死於一種愚昧的病症,直到生命終止也還是一事無成,彷彿世界上從不曾有過他這個人似的。”

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味道?真相或許就是這樣。

“人活着究竟有什麼用啊?世間萬物,一切皆空。……人們一生中所做的努力和他最後的結局何其不相稱啊!人們要爲青年時代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付出飽嘗幻滅之苦的慘痛代價。痛苦,疾病和不幸,把人生天平的一端沉重的壓了下來,這一切都意味着什麼呢?……答案很明顯:人生毫無意義。”

難道就此認命?

“想到這裏,菲利普心裏不由一陣狂喜,就像他童年時代,當擺脫了信仰上帝的重壓後那樣的狂喜。在他看來,人生的最後一副重擔已經從他身上卸掉,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徹底的自由了。他對人生的理解已化成了力量,一下覺得自己強大無比,同一直在折磨迫害他的命運勢均力敵了。”

獲得了力量,然後呢?

“假如人生是毫無意義的,世間就無殘酷可言。他所做的,或尚未做的事情都無關緊要。失敗不必介懷,成功也等於零。他是暫時佔據地球表面之一隅的芸芸衆生中的最不起眼的人。他又是全能的,因爲他已經從混沌中,探索出人生無價值的奧祕。”

枷鎖破盡獲得自由後,菲利普迎來了人生的順境,可以說是事業與愛情雙豐收,“陽光照耀着。”

套用網上的語言,讀完似乎過完了一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