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集成對業務的重要性

以下是需要了解的與EDI集成相關的一些問題:

  • 什麼是EDI技術?
  • 什麼是EDI集成?
  • EDI集成如何運作?
  • 爲什麼要進行EDI集成?
  • EDI集成的優勢是什麼?
  • EDI集成的四個未來趨勢。
  • 表明EDI集成被破壞的三個指標。

什麼是EDI技術?

最簡單的形式是,EDI技術允許不同業務夥伴之間以標準電子格式進行計算機對計算機的業務文件交換。轉移到EDI集成軟件平臺的好處包括:降低成本、自動化工作流程、文件處理更快、錯誤更少,以及與合作伙伴和客戶的關係更順暢。

EDI數據包含了有關商業交易的關鍵信息,EDI系統工作的一些常見例子包括買方向供應商提交產品採購訂單,供應商發送發票,以及雙方交換確認收據。

什麼是EDI集成?

當交易夥伴之間建立了EDI工作流程時,就會產生EDI集成。EDI集成是通過兩個步驟實現的:

1)建立EDI文件、協議、交易和端點,以便和交易夥伴交換數據。

2)將EDI數據轉換爲可以在自己的後端技術環境中使用的格式,如ERP系統或其他類型的業務系統。

在下面EDI集成圖的中心,數據結構被轉換爲雙方同意的EDI標準格式(X12、EDIFACT等)。將內部數據翻譯成EDI文件,使交易夥伴雙方能夠使用共同的語言,相互溝通。

edi

然後將中心的EDI文件轉換爲專有文件(IDoc、JSON或其他ERP特定格式),可以很容易地映射到左邊和右邊的後端系統(SAP系統等)。

需要注意的是,EDI集成是雙向的,有的源於ERP系統,有的源於交易夥伴。

EDI集成的工作方式?

雖然該技術本身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現在許多公司正在爲EDI現代化計劃尋求EDI集成軟件和解決方案,這可以將EDI數據集成和自動化功能擴展到傳統EDI消息之外,以支持新興的業務需求。對於企業來說,無論在哪個行業,找到一種EDI服務都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服務能夠提供集成方法,以及自動化的工作流程,提高業務的可視性,並改善客戶服務。

第1步:發件人從內部系統或應用程序中導出商業文件。一個常見的例子是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採購訂單。

第2步:業務文件(在本例中爲採購訂單)通過數據轉換映射軟件或各種EDI翻譯器從內部計算機系統轉換爲EDI格式。

第3步:接下來,EDI業務文件將通過EDI處理軟件運行,以確保其在結構上準確無誤,依據的是目前商定的EDI標準。

第4步:EDI文件中的數據通過SFTP、HTTPS或AS2等安全通信協議傳輸到增值網絡(VAN),然後可以內置到同一驗證軟件或另一個應用程序中,也可以通過類似協議的直連方式直接傳輸到客戶端。

第5步:直接EDI通過AS2,例如,在兩個不同的企業之間建立了一條安全的線路,企業可以在沒有任何文件費用的情況下與交易夥伴建立連接,並獲得實時通信能力。接收方接收文件,驗證憑證,認證源頭,並對文件進行解密,這樣它就可以直接將EDI文檔接收進其系統。它還會發回一個消息處理通知(MDN)以確認交付。

另一種選擇,可能會有點過時,那就是通過VAN,由VAN做出決定應該如何路由數據,然後將數據切換到收件人使用的另一個VAN,或者將數據送到VAN郵箱(如果發件人和收件人使用的是同一個VAN服務)。數據已經正式越過收件人,這是收件人的責任,也是他們VAN服務的責任。

爲什麼要集成EDI?

在當今的數字化商業世界中,大多數需要使用EDI進行關鍵B2B交易的企業實際上已經在這樣做了。但是,那些充分利用EDI集成優勢的公司,纔是那些通過提高業務夥伴交易的可視性和消除人工流程而真正獲得自動化回報的公司。

集成EDI的優勢有哪些?

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使公司繼續在其企業內使用EDI。從節省無數資金到提高速度、準確性和效率,EDI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1.節省成本。通過使用EDI服務,公司可以執行降低成本的工作流程。以前的紙張支出,包括打印、複製、存儲和郵資等,都不復存在。精簡的文件流程有助於企業遵守EDI服務標準,這有助於避免因違反SLA、延遲和其他性能差距而被罰款。

2.速度:EDI讓企業通過自動化顯著縮短處理時間,加快業務週期。尤其是訂單到發貨的週期,可以縮短50%到60%。此外,交易在幾分鐘內完成交換,而不是像許多形式的手工傳輸那樣,需要幾天或幾周的時間,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差異。

3.準確度。沒有人願意出錯,而這正是EDI能幫助企業避免的。當員工手動將數據輸入ERP軟件或訂單系統時,最終很可能會出現錯誤。EDI解決方案旨在將繁瑣的流程自動化,消除人爲造成的錯誤。

4.效率高。實踐證明,EDI是快速、準確的,這也是爲什麼它是一個深受各地企業歡迎的集成和自動化方法。企業不再需要親自動手進行處理,因此客戶關係得到改善,錯誤發生率降低,貨物和服務的交付速度加快。

5.安全性。當公司用EDI模式替換掉原始模式後,可以確保業務流程更安全可靠。事實上,EDI解決方案的設計是爲了確保安全,只允許授權用戶嚴格訪問,通常還配備了檔案跟蹤和審計線索功能。公司還能夠在許多通信協議和安全標準之間安全地共享數據,以確保遵守全球業務的規定。

EDI集成的三種類型是什麼?

EDI集成有三種類型:直接EDI集成、間接EDI集成和混合集成。

1.直接EDI集成。直接EDI集成是使用一個特定的協議,如AS2或FTP來建立一個從EDI交易夥伴(客戶,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到內部ERP的連接。通常情況下,直接集成會導致企業需要管理成千上萬的單個合作伙伴的連接,從而增加了複雜性,特別是當一個企業沒有一個標準化的協議時。直接EDI集成是非常適合較大規模的集成,在ERP和交易夥伴之間來回移動大量的數據。

2.間接EDI集成。間接EDI集成是通過使用外部EDI增值網絡(VAN)來建立的。VAN作爲ERP和交易夥伴之間的中間人。從ERP向VAN發送消息。一旦收到該消息,VAN就會轉換,然後將消息轉換至EDI交易夥伴首選的必要格式。

3.混合EDI集成。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希望結合間接和直接EDI集成。例如,一個VAN可能會處理一個組織的一些EDI傳輸,但關鍵客戶是通過直接EDI集成連接的。混合EDI集成本質上是將管理EDI服務與內部EDI資源相結合,以創建一個靈活的EDI解決方案。

EDI集成的四個未來趨勢

IDC的研發經理Chandana Gopal認爲:”企業必須繼續投資於B2B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以便在數字經濟中保持競爭力。” 讓我們來看看影響EDI集成未來的四個趨勢。

1.IT技能短缺

2.電子商務增長

3.業務流程集成

4.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IT技能短缺:雲計算正在改寫EDI技術部署和服務消費模式的規則。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尋求將應用、連接、數據和集成遷移到雲端。這其中就包括EDI。然而,隨着雲計算髮展到如今的高水平位置,IT部門內部對優秀人才的需求從未如此之高。

據倫敦經濟學院估計,雲計算技能的缺乏已經讓企業每年損失2.58億美元。雲計算旨在提供彈性、靈活性和節省成本,但如果沒有合適的內部資源來處理雲遷移、雲服務採用或雲優先的IT戰略,企業就不可能將關鍵的EDI流程現代化到雲端而不受影響。

當IT部門面臨技能短缺時,許多人最常選擇採取的一個方法就是外包。與外部IT公司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和開銷,外包公司還將給企業提供全天候服務。而企業內部由於人員不足、IT技術有限從而無法提供以上服務的。將EDI集成技能外包意味着集成能力不再是內部要求。這將提高數字業務交易的可靠性,還可以控制所需的支持和服務參與,以確保成功的遷移和維護。

電子商務增長: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是零售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網上購物無處不在,它已經成爲一種生活方式,而對於傳統實體企業來說,進入電商領域的誘惑力實在太大,讓人無法拒絕——即使不能收穫數不盡的財富,至少也可以作爲救生筏。

在越來越具有顛覆性的亞馬遜效應和零售領域的頭條新聞、改變模式的收購之間,電商的爆炸性增長繼續對多個行業產生非常強大的影響。

隨着電商在市場上的增長以創紀錄的幅度擴大,一個新的挑戰開始出現。而這一挑戰圍繞着日益複雜的數據和電子商務業務流程所產生的龐大數據量展開。由於電子商務商業模式依賴於許多不同的技術,從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到應用、數據和B2B集成能力,最終的結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

電商供應鏈數據的構成很有意思。這些數據以各種形式出現,來自客戶、合作伙伴和零售商。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圍繞着數據的訪問、整合和管理。這就是爲什麼現代B2B基礎設施的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而且企業不應該低估或輕視。即使是對當前數據需求有初步把握的企業,也要認識到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層出不窮的複雜性。

EDI是連接生態系統的基礎技術,以實現供應鏈、庫存和零售數據的無縫流動。EDI繼續像大多數特定行業供應鏈的現有通信標準一樣。

以下是全世界通用的EDI標準:

EDI規範:

  • ANSI ASC X12或簡稱X12代表了北美金融、運輸、供應鏈和保險的EDI標準。
  • EDIFACT是美國以外的通用標準。
  • 基於XML的RosettaNet在供應鏈、製造業和服務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全球零售業使用GS1 EDI。
  • TRADACOMS或GS1英國公司在英國零售業占主導地位。
  • ODETTE是歐洲汽車行業使用的標準。
  • HIPAA法規所要求的HL7在美國醫療領域占主導地位。

走到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EDI進行商務活動,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爲EDI提供了一個新的拓展和實施領域。

業務流程集成:現代EDI在業務流程整合方面和周圍提供了廣泛的能力優勢。

現代EDI的優勢包括:

  • 任意格式轉換、數據映射和集成。
  • 智能自動化的流程編排。
  • 異步、同步和實時的交易能力。
  • 服務於運營和商業智能使用案例的可視性和分析能力。
  • 對內部應用和雲應用、系統、數據和合作夥伴的廣泛集成能力。

爲了強調業務流程集成的重要性,下面舉一個數字現代化的例子。

在當今時代,公司需要有能力快速有效地進行業務流程整合,以提高業務靈活性。這就是爲什麼許多人要對企業資源規劃(ERP)軟件進行現代化改造,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提高靈活性和可靠性。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包括業務流程集成的指導性策略,ERP雲遷移是複雜的、成本高的、風險大的。這就是EDI,或者說,現代EDI發揮作用的地方。

EDI必須與集成的業務流程與ERP系統和其他運行企業的核心業務應用相吻合。正是EDI連接了數據、應用程序、交易夥伴和基礎創收業務流程。在每一個後臺系統中,從企業財務解決方案到您的客戶關係管理(CRM)程序,EDI提供了一個多功能的工具集,以確保業務流程的集成。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似乎每隔幾年就會有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出現,突然間,大家都說它會取代EDI。幾年前,是XML。幾年後,是API。現在呢?輪到了區塊鏈。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雖然區塊鏈對某些類型的流程很有效,但它不會取代所有的B2B交易技術。如果有的話,區塊鏈技術只會站在增強現有EDI系統的立場上,並與它們攜手合作。

最終的結果是,企業目前進行B2B交易的方式不一定要發生巨大的變化。事實上,它可以繼續以現有的方式運作,同時,區塊鏈可以增加三方之間的可見性,這隻會使EDI成爲一種更強大的技術。

在2019年,EDI和XML約佔所有B2B交易量的88%-95%。雖然區塊鏈代表了一種顛覆性的力量,但事實上,EDI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各行各業的日常業務流程中,這使得EDI作爲任何B2B集成技術堆棧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變得自然而然。 正如Forrester前首席分析師Ken Vollmer所描述的EDI:”它的持續增長意味着它將在未來許多年內繼續成爲主流的文件轉換選擇。”

表明EDI集成被破壞的三個指標

依賴於過時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根本無法爲公司提供最佳的客戶服務,也無法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從熟悉的事物中脫身並不容易,但從現代集成平臺中獲得的商業利益在短期和長期內都是顯著的。

EDI仍然是B2B交易中最常見和最廣泛使用的標準。但是,如果你是那些仍然處於傳統環境中的公司之一(有很多公司),很可能你很難支持EDI集成。

如果是這種情況,即如果你不能支持端到端的EDI集成,這裏有三個指標應該告訴你爲什麼你的EDI壞了,以及你可以做些什麼。

1.EDI無法連接到你的後端系統

  • 電子數據交換文件不會自動集成到您的後臺應用程序中,如ERP。

2.需要持續維護的自定義腳本

  • 不斷地需要更新內部的定製腳本

3.手工流程

  • 實際的電子數據交換交易整合需要人工干預。

如果這些聽起來很熟悉,但是卻不能支持端到端的EDI集成,不要害怕,因爲有一個補救措施!可以立即採取一些步驟,使公司業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敏捷、靈活和容易。比如說:

1. API和EDI在一個集成平臺上

這不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爲了使公司業務增長和現代化,企業必須能夠在同一集成平臺上支持EDI和API。EDI和API是相輔相成的,這就是爲什麼企業需要兩者共同工作。API集成增強了EDI,併爲您的業務生態系統中的B2B集成提供了更深層次的背景。

2. 支持批處理和實時流程

企業需要在整個延伸的供應鏈中實現端到端可視性,以便將實時API和批量EDI集成在同一視圖中,這樣公司內外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可以看到所有的集成是如何執行的。這使公司業務高度靈活,集成更簡單、更容易、更快速、更可靠。

3. 用於直接集成的應用端口

通常情況下,企業在整合其業務生態系統的不同部分時,無論是企業應用、SaaS還是EDI,都會遇到困難。然而,通過一個統一的、複雜度極低的流程,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應用集成端口允許企業擴展和發展。

4. 集成流程編排和自動化

能夠快速設計、配置和協調與流行和廣泛使用的應用程序和市場的集成的公司,對潛在客戶說 “是”而不是“不”變得更加容易。想象一下,擁有動態協調端到端業務流程的技術,並將數據流集成到任何雲端或內部位置——這就是一個現代化的集成平臺能夠並將爲您做的事情。

如果你的B2B集成被破壞

如果您當前的集成策略不支持端到端的EDI集成,您應該選擇一個現代化的集成平臺,將EDI報文轉化爲系統可讀的文檔類型,並將其放入您的後端系統,以完成B2B交易。同一平臺上的EDI和API將幫助您集成,不僅使您的公司受益,而且使您的整個商業生態系統受益。

注:文案部分圖片及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您聯繫我們進行刪除,給您帶來困擾,我們深感抱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