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100多万字,是我提前应对中年危机的后手

几年前的我,在工作上渐渐度过了手忙脚乱、疲于应对的阶段后,在想转型又暂时不知道往哪里转的迷茫中,在守望孩子成长逐渐不用花费我业余所有精力时,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

接下来,我要做些什么?

并不是无事可做,只是对自己有要求,只是敏感地觉察到外在的庸庸碌碌、机械重复,会很快耗尽自己的热情,会让工作、生活因深重的倦怠感迅速坠入情感、灵性枯竭的深渊。

无非是提前考虑,着手应对中年危机,早在尚处于抛物线前半段的时候,为将来身心状态都置于抛物线后半段时做的谋划罢了。

梁实秋先生说:“我们无数次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这正像江河,一个浑浊的上段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段。”

看到、听到那么多中年人、老年人的故事,深知梁先生这句真真是智慧洞察之语。

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后半段有精彩的故事,而不是沦为无奈之下的事故,思来想去,一个偶然的契机,引出了后面这已经码出的100多万字。

写,大概是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用得最顺手的工具了:

年少时懵懵懂懂地开始,后来不断被鼓励被激发热情,再后来长期浸淫其中,用它来抒发,来记录,来梳理,来自救,来疗愈……不过是走在最熟悉的路上,不断遇见新奇美丽的风景。

就这样,写着写着,就有了100多万字——这不包括之前那些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手写内容,只是电脑里便于统计数字的一些文档累加。

有朋友惊奇于我持续接近两年的日更公开发文;更有朋友惊诧于我每天都有话说,都能有成篇的文字出现,认为这个比较厉害;还有很多朋友对“100多万字”无比惊讶,觉得那是海量的数据。

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开始写,有足够多的阅历,有足够细致的体察,又有足够大的决心,写着写着就到了。

这并不难。真的。

很多朋友不过是被“我做不到”和“100万字超出我的能力”这两大自念的魔咒封印了,只要愿意奋力突破,先写下第1篇,持续咬牙写出第2、第3篇,第200篇、300篇甚至第200万、300万字,就都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最真实的体会。

如今,我离传说中的“中年危机”的时间段越来越近,却并没有更加惶恐或慌乱,内心反倒因为持续不断地写、随时清理自省而更加从容笃定,对衰老也能更自然地接纳,更加喜爱年龄渐长的自己。

宜未雨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老祖宗诚不我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