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7)—— 探索“自我”是科學研究嗎?

提到探索這個詞,很容易聯想到科學,那麼“自我”探索和科學探索究竟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實際上,在“自我”探索過程中,我們經常習慣於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進而得出一個“正確”結論,那麼,這樣做會存在哪些問題呢?

01 科學存在的侷限

首先,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科學。

科學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那裏產生了早期的數學,天文學和醫學,使希臘開始正式嘗試在物質世界基礎上發現規律,解釋事件的原因。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伽利略開創了以實驗和實證爲基礎的研究方式,以此爲標誌現代科學逐漸發展起來。因此,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邏輯和伽利略的實驗研究成爲了近代科學的兩大支柱

在這兩大支柱推動下,科學具有了可證僞、可重複、可量化的重要特徵,而且與客觀事實相符合。但是,科學研究在數百年發展過程中,分類越來越細且相互獨立,雖然在各自領域內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並得到實踐驗證,但各個學科之間並未實現融會貫通。愛因斯坦在晚年曾感嘆:大自然真的會被我們人類那幾條纖細的方程式所束縛住嗎?窗外隨風抖動的每一片樹葉都讓那些方程顯得蒼白無力。作爲科學中發展時間最長、最成熟的兩大基礎學科——物理和數學,尚存在很多缺陷不足以精準解釋自然界,由此可見,被當今絕大多數人奉爲信仰的“科學”依舊存在很大的侷限性。

02 探索“自我”與科學研究的差異

我們看到了科學發展數百年來依舊存在的侷限性,那麼,“自我”探索是不是科學研究呢?

我們先來看看探索“自我”是怎麼一回事兒。關於“自我”的屬性,之前在《自我的本質是記憶》這篇文章中詳細討論過,其中侷限性是其重要屬性之一。由於頭腦具有抽象功能,將人類感知到的大量三維信息迅速抽象成二維圖像或結論留存在頭腦中,這些圖像或意象就是“自我”的內容,那麼看到這些內容自帶的侷限就是探索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

那麼,科學研究又是怎樣的過程呢? 經典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曾說過,“我之所以看得遠,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見,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是經過科學家們一代代不斷地傳承、創新,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取得的突破。所以,科學探索就是某個結論作爲起點,進而衍生出新的結論

那麼,科學知識具有侷限性,“自我”同樣具有侷限性,兩者有本質區別嗎?除了內容不同之外,它們本質上完全一樣,是同一種侷限。如果運用科學方法探索“自我”,則意味着在探索之前預置了一個前提假設,然後從這個假設出發去探尋另外一個事物。而無論那個前提多麼正確,它都已經自帶了侷限性,如果再用它去看“自我”的侷限,結果勢必是不全面、不真實的。

探索“自我”必須在沒有任何預設的條件下進行,必須具備足夠的開放性,不排斥任何可能,纔會徹底看到“自我”的侷限,而這個過程,恰恰是科學方法所不具備的

03 心理學以“強化自我”爲目標

心理學、哲學、神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中,都在不同程度地研究“自我”,其中成果最多、最成熟的莫過於心理學了。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始於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建立心理實驗室,此後被劃分到理學類,它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它主要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在其影響下人的精神功能和行爲活動,研究領域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爲習慣、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

心理學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諸多學派,並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隨着社會的發展,心理學還與人工智能、現代管理、兒童發展等方向融合,涉及諸多領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在原有基礎心理學基礎上,形成了更多應用心理學方向,逐漸成爲一門介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學科。

無論心理學哪個學派、哪個研究領域,都沒有離開其根本的研究目標——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爲。而隨着心理學的發展,很多人把研究方向指向了“以人爲本”,即不斷提高人類的心理水平和生活質量,隨後這個目標又被異化成如何“強化自我”“提升自我”“釋放自我”“滿足自我”。

04 探索“自我”的結果是清空,而不是積累

既然探索“自我”不能用科學的思維方式開展,那麼,它與心理學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目前心理學的研究趨勢正在朝着一個“提升和強化自我”的方向發展,無疑會積累一大堆關於心理領域的相關知識和規律。我們姑且不討論這些規律的可信度以及適用性,單純看它給人們心理的影響,所謂的“提升和強大”無非就是讓“自我”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滿足感,甚至是超越他人的優越感。通過用這些心理知識來武裝“自我”,讓自己應對外界環境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而且積累的知識越多,運用得越純熟,“自我”就越強大。

從上述現象看,有沒有發現,心理學產生的價值需要一個關鍵性假設?那就是“心理領域的自我真實存在”這個命題成立。心理學所有的學派從來都沒有真正質疑過這個假設,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所謂的“本我”“自我”“超我”,甚至提出“真我”“假我”,把意識分爲“潛意識”“顯意識”“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等等。設想一下,如果“自我是真實的”這個根基被動搖,那麼無論曾經提出多少概念,建立多麼龐大的理論體系,可能都會像空中樓閣一樣,瞬間轟然坍塌。

“自我”探索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在質疑“自我的真實性”,既是探索的起點,也是探索的終點,是意識領域裏最根本的問題。探索“自我”也好,質疑“自我”也罷,都和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完全相反。前者是需要清空意識內容去看清“自我”的虛幻性,而後者是個不斷地積累意識內容並“強大”自我;前者是對“自我”的真實性抱持懷疑的態度,而後者是在承認“自我”真實性之後引發的觀察。這一點類似於老子講求“道”的過程,前者是“爲道日損”,後者是“爲學日益”

由此可見,“自我”探索和心理學研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因此,探索過程中不要陷入到和心理學知識相比較中,更不要用心理學的理論去套用所觀察到的現象或領悟到的內容。

05 探索“自我”更需要科學精神

探索“自我”雖然不能套用固定的科學方法,但並不意味着探索這件事情不需要科學精神,恰恰相反,它更加需要質疑、誠實、嚴謹、認真、勤奮的科學態度,這些品質一樣都不能少,甚至比科學探索的要求還高。

可曾想過,除了嚴謹的邏輯和大量的實驗數據之外,支撐科學進步的重要品質是什麼?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在伽利略著名比薩斜塔實驗之前,所有人都認同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理論:“重的物體下降的速度快,輕的物體下降的速度慢。”這個理論被認可了近2000年;哥白尼幾乎用了大半生的時間去研究“日心說”,直到即將去世的時候,纔出版《天體運行論》一書,否定了教皇統治上千年的“地心說”。縱觀科學發展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難看出,人類在自然科學中取得的進步,都是在質疑中得到糾正和完善的,甚至可以說任何一個微小的科學發現,都與科學家的質疑精神密不可分。

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髓,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動力源泉,同樣,質疑也是探索“自我”中最寶貴的品質,沒有之一。與科學質疑不同的是,探索“自我”中的質疑無需和權威爭辯,也無需否定前人的經典,更不會像布魯諾一樣有生命危險,我們只需要質疑自己,質疑內心領域的那個“自我”到底是什麼,到底存不存在。

探索“自我”這件事兒,如果說它簡單,它可以簡單到無需任何研究工具,只需要我們用全身心去感知、體會自己及周圍環境,然後足夠誠實地面對所發現的一切,無限地尊重現實,既不排斥也不逃避,既不孤立也不依賴;但這件事也無比困難,困難在於過程既不能被量化,也不能通過實驗方式進行,甚至不能用純粹的形式邏輯去推理,沒有固定的方法和可借鑑的經驗,以目前的科學水平,尚沒有任何工具能幫助我們精確地把握鮮活豐富的意識領域。

但是,不管“自我”探索困難還是簡單,它有足夠的意義值得投入精力去做,這件事兒像極了《共產黨宣言》中說的那句話:“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