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及方法論

  前言:本篇重點論證自己是個“傻子”。

  中國文化講究人要有“悟性”,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著作孫武的《孫子兵法》國外翻譯叫《戰爭的藝術》。去看這本書它不教你具體的作戰方法,而是強調“道可道,非常道”、“無用之用,是爲大用”很高大上、很飄渺反正我是理解不了。

    而與之相反的,西方著名的軍事著作德國人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相比中國人,德國人就顯得死板不知變通。別盡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做什麼事情,給出一個可操作的步驟,這叫做事的方法論。

    二十多年的現實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有靈性、有悟性的人,反倒是一個呆板、辦事不靈活的人。這點和德國人相似,因此做事的方法論對我來說尤爲重要。

    而人的行爲過程主要由人對環境信息的獲取、感知、處理、輸出組成,即感知、認知、決策、行動的過程。事實上一個呆滯的人去做一件事情,在“感知”環節就出了問題,你要像情報員收集信息,因此你需要很敏感。而呆滯的人對外界的信息並不敏感,鐵鍬是農民幹活使用的輔助工具,而“類比”是我們理解或說明時使用的思維輔助工具。

    類比的定義:爲了向對方解釋未知的X,去找一個與X類似的,但對方肯定已經理解的A說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X≈A。把A解釋清楚,X就不言自明。

  課堂上的老師經常使用“類比”,有助於學生理解原本很難理解的知識。

  小學老師用煮熟的雞蛋類比地球的構造,使得學生一下子理解了他們不可能親自體驗的知識——誰有能力劈開地球看看呢?

  但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來說,要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一種奢望。從現在去看過往的自己,那就是個“傻子”嘛!得到這樣的自我評價確實很沮喪,現實不會管你是不是“傻子”生活會不停地向前發展……而反省自己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纔是有價值的。

  有些時候 一個概念反向定義可能會更有效,即:定義X不是什麼遠比定義X是什麼,會更爲影響深刻些。

  把類比當作用來輔助理解的手段的時候,要關注“像”的地方,而不是“不像”的地方。否則那叫擡槓。

  這就好像當老師正在課堂上講地球構造的時候,有學生說:地球和雞蛋一點都不像!要是地殼像雞蛋殼那麼容易碎,我們就全完蛋了!

  “類比”的邏輯重點是“像”而不是“是”,我們會忽視“約等於”與“等於”之間的區別。不小心混淆了“像”與“是”的人,在用類比理解新事物的時候,接着下一步要犯的錯誤就是“以偏概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