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 李淵說


我姓李名淵。

沒錯,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他親爹,唐朝的第一任皇帝,唐高祖李淵。

你應該會認爲我很牛逼,因爲我開創了唐朝,你至少會認爲我的遺傳基因很牛逼,因爲我生了個真正開創唐朝的兒子。

但事實上,回首自己的一生,我想說的是,我寧願開創唐朝的那個人不是我,或者說,我寧願我不是真正開創唐朝的那個人的爹。

我出生在長安,我的祖父李虎號稱西魏八柱國之一,八柱國知道什麼意思嗎,意思就是當時的西魏這個大蛋糕我們家可以分八分之一塊。

我那短命的父親在我七歲的時候就離開了我,臨走時還送了個北周唐國公的帽子給我帶,你現在知道唐人街最早的由來了吧。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先做一個遊手好閒聲色犬馬作威作福的紈絝子弟,然後當一名無憂無慮無所事事玩物喪志的紈絝中年人,最後以一位子孫滿堂承歡膝下享有天倫之樂的紈絝老人身份離開這個世界。但人生總是有太多的無奈,我的命運和我所處的時代都對我另有安排。

還記得我懂事的時候起,我最喜歡長安的牡丹花,每次我和侍從們縱馬馳騁在火焰般的花海中時,我都覺得無比的幸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這個後世屌絲寫的詩句多少能反映我觀花時的心情。

我的母親是隋朝的皇帝隋文帝楊堅的老婆獨孤皇后的親姐姐,如果你語文念得不是很好,高考沒過九十分,我可以換種說法,獨孤皇后是我親姨,隋文帝是我親姨夫,現在你總應該知道我的背景有多硬,我想當一個紈絝子弟的理想有多麼的合乎現實,多麼的不思進取了吧,可操蛋的是,這個理想到最後居然沒實現。

我第一次見到我表兄楊廣的時候,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覺——“自慚形穢”。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我表兄的王朝會終結在我手中的話,我肯定會認爲他是個瘋子。

我清楚的記得,在那個開滿牡丹花的季節,我第一次和他見面,我的母親告訴我,這是晉王,你的表兄楊廣。

我向他行禮,他笑容滿面的扶我起身,體貼溫和的與我交談,我從來沒見過如此丰神俊朗學識淵博謙虛低調理想遠大的年輕人,而這個人居然是我的表兄,看到他,我第一次萌生了“其實不當紈絝子弟也挺好”的念頭。

“晉王是我表兄,我們很鐵。”我年輕時的狐朋狗友們在一段時間裏聽我說這句話聽得都快耳朵出繭。而我的表兄也一直沒讓我失望過,至少,在他登基之前沒讓我失望過。

晉王楊廣,在隋朝年輕的貴族裏面,是個響噹噹讓人神往的名字,不僅僅因爲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兒子。

十三歲的時候,我的這位表兄就被任命爲幷州總管,抵禦着大隋敵人突厥的進攻,在大小二十幾次的戰役中,總是身先士卒,有力的擊退了突厥人的進犯。二十歲時,被任命爲隋朝五十萬大軍的最高統帥,一舉攻滅了南朝。

在那英雄輩出的年代,戰神楊廣的每一次出征就預示着隋朝的每一次勝利。所以,當他在和我另一位表兄楊勇的奪嫡大戰中大獲全勝,入駐東宮時,我一點都不覺得詫異。

在我的表兄成爲太子後,他好像對這世上的權勢起了厭倦之心,每天不是忙着讀書,附庸風雅,就是忙着禮佛,參悟玄學。而跟他心有靈犀的我知道他不過是在安撫我姨夫那顆已然衰老的雄心而已。

我的姨夫楊堅終於完成他的歷史使命,走完了他宏圖霸業的人生,我的表兄楊廣成了大隋這個新興王朝真正的主人。

我偉大的表兄,登基後做的頭兩件事就是遷都洛陽和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當我坐在家裏喝着小酒摟着美人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湧動的熱血差點沒從口中噴灑而出,這是要有多大的理想,多大的抱負,多大的胸襟才能完成的事情啊。那一夜,我罕見的獨自坐在書桌前默默不語。

當我的表兄將這一些宏偉的舉措全部完成的時候,父親楊堅的遺願——遠征高麗就成爲他新的目標。然而我和他都沒想到,這居然是他命運轉折的開端。首徵高麗,失敗而歸,征討高麗的三十五萬隋軍活着回來的只有兩千多人。

次徵高麗時,楊玄感在河南叛亂,打亂了表兄的佈局,雖然不到一個月叛亂就被平息,但遠征高麗又一次失敗而歸;當我的表兄宣佈他要三徵高麗時,我清楚的知道他已經瘋了。

不過這一切,於我又有何干呢?我只不過是他諸多表弟中的一個,我現在真的已經成爲了一名無憂無慮無所事事玩物喪志的中年人,而且已經是三個年輕人的父親。

三個兒子中,大兒子建成老實可靠,二兒子世民英明神武,三兒子元吉機敏靈巧。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這三個兒子中的哪一個,我會清楚的告訴你肯定不是你想的那一個。我最喜歡的是老三李元吉,因爲我覺得他最有成爲紈絝子弟的潛質,而英明神武的老二總讓我在內心深處感到深深的厭惡和恐懼,厭文好武的他最喜歡的是結交地方上的豪傑英雄。

你看看他都交了些什麼朋友,秦瓊秦叔寶、混世魔王程咬金,黑炭頭尉遲金德,光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什麼好鳥,那些人我見過一次,要不是需要保持唐國公的形象,我恨不得每人抽他兩個耳光,光瞧顏值就知道這些人不是什麼善茬,鐵定是惹禍的混蛋。

我從來沒想到隋朝的天下會這麼快就佈滿那麼多的起義軍。梁師都、劉武周、校尉薜舉、蕭銑、王世充等紛紛起兵。

天地爲爐,造化爲工;陰陽爲炭,萬物爲銅。天下蒼生又回到了被收割的年代。

而此時的我距離自己的理想就差一步之遙了,當老二世民,好友裴寂一直暗示着,我也可以起兵的時候,我一直裝聾做啞,我不敢相信憑自己可以收拾破碎的山河,還天下蒼生一個清明安定的世界。

但我還是低估了他們兩人的野心。我記得那一晚,我按日常的安排,進行每三天一次的“美女藝術欣賞和名酒釀造品嚐”課程的活動,一切開始得很完美,也許是那一晚的月色太美太溫柔,也可能是裴寂挑選的美女太甜太婀娜,又或許是送上來的名酒太烈太好喝,學到最後,昏昏沉沉的我就讓那些美人們侍奉着我就寢了。

當第二天望着那四名嬌羞的美人紅撲撲的臉蛋時,我豪爽的大笑道:“美人莫慌,本國公一定會負責到底的。呦,看這小臉蛋紅的。”

這時,我那操蛋的二兒子李世民急衝衝的闖了進來,大呼“禍事啦,父親。”

說實話,我當時就湧起一股想揍他的衝動,呵斥道:“你爹還在這,何來禍事?”

“父親,牀上這四位美人,是皇上晉陽宮的宮女。”世民無辜的看着我,亮出了底牌。

聽完這句話,我差點一口氣沒喘過來,讓宮女侍寢,在隋朝是殺頭的大罪,跟造反是一樣的。

聰明如我,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是着了誰的道呢?我默默的起身,走到自己兒子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輕的說:“世民吾兒,你真坑爹阿。”說完,默默的向門外走去。

“父親,事已至此,我軍何去何從,還請父親明示。”這小子真的是不依不撓。

此時,他不說還好,他一說,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回頭就給了他一腳,罵道:“你爹都幫你把皇帝的宮女給睡了,這還不夠成爲你起兵造反的理由嗎。”

“是父親,我這就起事。”這操蛋兒子撿了個寶似的就要往外衝。

“回來!”

“對起兵之事,父親還有何事交代?”

我擺了擺手,拿捏着語氣跟他道“世民阿,你也老大不小啦,以後碰到這種事,這種情況,你也要多想想,多分析分析,多體貼體貼你爹嗎,不要一下子就安排四個過來,可以慢慢來,兩個兩個的來嗎,你爹年紀大啦,要不是身體好,被你折騰這一下,難保就嗚呼哀哉了,去吧,這天下,這大好河山,這錦繡前程,終究是你們年輕一輩的。”

望着兒子遠去的背影,我心裏默默的說,表兄,不是淵要跟你爭這天下,實在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發了,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苦衷。

就好像我沒想到表兄的江山會這麼快就垮了一樣,我也沒想到我的兒子是這麼的勇不可擋。

不到四年的時間,他南征北戰,滅隋朝,破薛舉,贏王世充,勝劉五週,殺劉黑闥,一步一步的把我拱到了天子的位置。每每我望着這個兒子,心裏就會想起另一個已然逝去的傳奇,我甚至覺得,是不是上天不忍天下百姓煎熬,所以把表兄的戰神魂魄安付在了他的身上。

天下終於一統,我也成了做夢都沒想到的唐朝開國皇帝,我不用再擔驚受怕,百姓們也可以安居樂業了。

“美女藝術欣賞和名酒釀造品嚐”課又成了我日常的課程安排。建成和元吉進獻的張婕妤和尹德妃這兩位美人成爲了我晚年的安慰。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他們三兄弟的矛盾。但你讓我怎麼辦。江山是世民打下來的,但每次望着他,我就忍不住想起我那英明神武的表兄,他們兩人真的是太像了,年少得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太年輕就獲得了世人的膜拜,我不希望世民重蹈表兄的覆轍。但我真的沒想到建成和元吉會愚蠢到對世民下毒,而世民居然沒有將此事告知我。

那一天終於來臨,“玄武門之變”,在這一場殺戮中我失去了兩個兒子,十幾個孫子。

當尉遲敬德提着屠刀闖進皇宮威逼我退位的時候,我這一生從來不曾這麼憤怒,從來不曾這麼勇敢。面對着屠刀,我只咬牙跟他說了一句話:“讓那個畜生自己來見我。”

當世民痛哭流涕的跪在我面前向我哭訴時,我把早已寫好的傳位詔書扔給他,他驚訝的發現詔書上赫然寫着他的名字。

我蹲在他的面前,輕輕的跟他說:“今天,我失去的不是兩個兒子,而是三個,我不是早跟你說過,做事前要考慮考慮你爹嗎,你這個逆子。”說完這句話,我痛苦的流下了淚水。

後來,我成爲了太上皇,世民登上了皇位,成爲了曠古爍今的唐太宗,讓我自豪的是他的成就遠在我之上,但到最後他也沒能解決好傳位的問題,這已然是後話。

回首我的一生,命運真的是很奇妙,一心追求成爲平凡世家子弟的我最終成爲了我們這個古老國家最偉大王朝的締造者。

所以,有耐心看到這裏的年輕人阿,對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千萬不要輕言放棄,美好的人生,還在後頭等待着你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