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里希其人:維也納歲月

恩斯特·貢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1909 年出生於維也納,祖父來自德國的奧芬巴赫,外祖父來自布拉格。他的父親年輕時想成爲科學家,但不得不聽從祖父的安排做了一名律師。母親利奧妮·赫克則是一位鋼琴家,從小就對音樂着迷,曾是安東·布魯克納的學生,在音樂學院的時候,曾和勳伯格一起演奏,儘管她並不喜歡他,而且認爲他的演奏有些問題。因爲表姐夫的關係,赫克年輕時與弗洛伊德相熟。後來馬勒的妹妹也成了她的學生。

儘管如此,貢布里希認爲他與這些名人的接觸仍然是間接的,同時也不喜歡人們將世紀初的維也納視作一種黃金時代的套路式觀點,而將其看作更加複雜的社會。當然,維也納中產階級對文化修養的重視還是影響了貢布里希,他對自然、古典文化與藝術的興趣,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家庭裏開始培養。

雖然貢布里希是一位猶太人,但他從未受過嚴格的猶太教育,對猶太人的身份也沒有過度的認同,而將自己視爲一位歐洲人。

一戰後的維也納,食物短缺、通貨膨脹,中產階級家庭過得也有一些艱難。1920 年,貢布里希和姐姐還因爲營養不良而被送到瑞典的一個家庭待了 9 個月。之後,貢布里希上了一所很強調古典文化的中學。他在學校裏並不合羣,但學習很厲害,以至於老師都很尊敬他。貢布里希主科選了德國文學,副科選了物理,他對科學一直保有興趣,直到年紀大了還經常翻閱《科學美國人》。這種通才教育也是奧地利當時的一種特色。

貢布里希小時候讀自然史很感興趣,十二三歲時開始對古埃及着迷,曾自己學習象形文字,十五六歲寫了一篇關於希臘花瓶的長文。他在 14 歲時爲了準備畢業考試,選定了從溫克爾曼至今的各種藝術研究方法變遷的課題。

這是貢布里希研究藝術史的起點。中學畢業後一方面因爲興趣,一方面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他進入了維也納大學學習藝術史。雖然這引起了父親的不滿(他覺得藝術史無法謀生),但想到自己年輕時也曾被父輩壓迫,還是支持兒子的選擇。當時的維也納年輕人普遍找不到工作,尤其是知識分子,他們沒有工作但有大把時間,因此都變得很有學問。

貢布里希在維也納大學選擇了對古典藝術很感興趣的施洛塞爾作爲老師。施洛塞爾屬於維也納藝術史學派,這一派的學者認爲藝術史必須理性化,必須描述清晰,必須作爲一種科學必須被嚴肅對待。施洛塞爾和瓦爾堡也有很強的關聯。

貢布里希的博士畢業論文主要研究手法主義,最終寫了關於朱里奧·羅馬諾的論文,通過泰宮的研究定義了手法主義的建築。這裏也反映出貢布里希對建築的興趣。

五年博士畢業後,工作仍然很難找。貢布里希正好碰到一位編輯找他翻譯一本寫給兒童的歷史書籍,他一看,覺得不行,還不如自己寫。於是自己蒐集資料,寫了一本《簡明兒童世界史》,出版後非常受歡迎。由此貢布里希定下了一個信念:任何東西都應該用兒童能懂的語言來進行說明。

貢布里希在上學時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中世紀聖物盒的文章。在施洛塞爾的介紹下,他認識了維也納博物館哈布斯堡金器收藏部的主任恩斯特·克里斯,也是他的師兄。克里斯當時把聖物盒取出來,輕蔑地對他說:「你爲什麼要寫這個,我們對它知道得一清二楚,它沒什麼意思。」而貢布里希進行研究後,將其重新斷代,打臉克里斯。後來他還把這事寫進了劇本(貢布里希在上學時經常爲系裏演出的短劇寫劇本)。克里斯知道後尷尬地表示「你可以寫那樣的劇本,爲啥非要研究藝術史呢?」

不過克里斯還是非常厲害的,當時他與弗洛伊德很熟,對心理學也有一定研究。畢業貢布里希和克里斯一起寫了一本關於漫畫的書。後來也是在克里斯的介紹下,貢布里希和瓦爾堡搭上了關係。

1933 年,由於納粹的興起,瓦爾堡研究院從漢堡遷到倫敦,當時的院長是瓦爾堡去世後接替的費裏茨·扎克斯爾。在克里斯的推薦下,扎克斯爾決定僱傭貢布里希。1936 年,貢布里希跨越海峽,來到了倫敦。

瓦爾堡研究院現在是倫敦大學的一部分,它源於偉大的文藝復興學者阿比・瓦爾堡(1866-1929)在他的家鄉漢堡花了多年心血建立起來的一座圖書館。瓦爾堡的興趣最早集中在洛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 Medici)時期佛羅倫薩的藝術和文明,在研究波蒂切利和吉蘭達約(Ghirlandaio)等人的作品時,他特別注意了他們的社會環境(丹納意義上的社會環境),他馬上發現要回答他終生探索的問題,即古典時代的再發現對文藝復興到底意味着什麼,不論是它的正面意義還是它的負面意義,都得去買很多不同學科的書,如經濟史、宗教運動、哲學和人文主義者的有關論著等等。所以在 1914-1918 年的戰爭之後,他的圖書館便成了文化史研究的工具,並很快獲得國際聲譽,然後它變成了一所研究院,並和新建立的漢堡大學保持着密切的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