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洞张徽伯常大篆题名石刻

衢州仙岩洞南壁由内而外第一号石刻,且命之为南1号。因字体以大篆书写,显得格外醒目。从右至左,文:

张徽

伯常

南1号石刻仅四字,从字意应为题名,即“张徽,字伯常”之意。

南宋末有张徽,武功人,生于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即元世祖中统二年,官至陕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武功张徽乃书法大家,尤以篆隶体出名。西安碑林有其为金朝刘处士书写的墓碣一块,属国家级珍贵文物。仙岩洞南壁现存所知纪年石刻大多为北宋时期,而武功张徽主要活动时间在宋末元初,且其字是否为伯常尚无记载,似乎不相符。

另有南宋张伯常,龙泉人。张伯常与袁甫为友。袁甫,字广微,绍定初(1228)以朝奉郎知衢州,绍定三年(1230)兼江东提举。袁甫《蒙斋集》卷一一中载有《送张伯常赴吴尉序》,曰:“张伯常,负其才气,能力于学,通知古今,论议亹亹,可听不得志,场屋辟吴江,岂伯常本志哉?…”由此可知张伯常曾官吴江尉。

龙泉张伯常既与袁为友,从时间或空间上均具备游衢州仙岩洞并题名的条件,但目前暂无资料佐证其名为张徽。

还有一个张徽,字伯常,《福建通志》载其为湖北景陵人,宋神宗熙宁初(1068)为福建转运使兼知福州,《龙学文集》卷一一附和诗题衔载其“以上柱国致仕”。张徽与司马光、范纯仁皆友善,并以诗名,著有《沧浪集》。

司马光有诗赠张徽,其《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曰:

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

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司马光于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与张徽有交集。

而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与张徽的诗文唱合更为频繁,范纯仁《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其二:

宠荣逾分自颠跻,珍重高人早拂衣。

山郡经时无好客,铃斋终日敞闲扉。

琼瑶获报欣情重,酒醴将诚愧物微。

道义充盈文笔健,应容残朽再亲依。

范纯仁,人称“布衣宰相”,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著有《范忠宣公集》。

世称“南丰先生”的曾巩也与张徽交往密切。曾巩《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诗曰:

拔薤威名高外服,握兰风力冠中台。

好音忽有双鱼至,喜气遥知五马来。

梨颗玉腴含雨重,菊房金粉傍寒开。

池边且欲留同醉,思拙难酬白雪才。

从司马光和曾巩诗中可知,张徽曾官郢州。

清郭柏苍《乌石山志》载:“熙宁中运使张徽字伯常、知州事程师孟时往访之。师孟篆书“宿猿洞”三字,并所倡和诸诗勒之石上。俱见《石刻》。”

张徽工诗,其诗《宿猿洞》曰:

洞天虚寂翠屏欹,心迹萧然万物齐。

无奈宿猿嫌宿营客,夜深犹乱云蹄。

又有《宿猿洞和程师孟韵》曰:

日上高台云半屏,洞门休唤夕阳扃。

巍冠不整跏趺坐,秋楮斓斑数点星。

不久,再《宿猿洞再和程师孟韵》诗曰:

入林休顾小猿惊,寿酒交持石外亭。

刺史尊崇上卿月,主人高隐少微星。

只因避雨投松盖,屡为障风夹桧屏。

笑语林猿能解意,往来应不限岩扃。

程师孟和诗《与伯常会宿宿猿洞》,曰:

永感无心蛮搢绅,十年不起卧龙身。

一朝黄纸除书下,八郡育冠尽望尘。

程师孟,字公辟,号正议,苏州吴县人。熙宁元年(1068)九月,以光禄卿出为福州知府。翌年四月动工。修建子城城墙,并扩建其西南隅;又以余力疏浚河湟,修造桥梁。熙宁三年(1070),师孟在庙学内建厅舍,州学教授有厅自此始。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并请曾巩作《道山亭记》。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作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

这个期间,张徽还是福建转运使。张徽与程师孟属同僚间的诗文唱合。张徽有诗《送程给事知越州》,诗曰:

琐闱官接凤凰巢,蔼蔼青云器业高。

一代后先书惠化,三朝中外主风骚。

阜安广粤新城郭,慑伏幽燕旧节旄。

元相台楼何处是,蓬莱山压海波涛。

程师孟于熙宁十年(1077)五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知越州,升京东安抚使,正义大夫。张徽写此诗时当在熙宁十年五月。

广东长乐县仙字岩也有张徽伯常题名石刻。仙字岩苏舜元题钓鳌石巨岩右方有一方篆书诗刻,诗题为《游参村山》,下刻五律诗二首,其一为宋熙宁间福州知府兼转运使张徽伯常题;其二为宋代福建转运判官蒋之奇所题。题记:“张伯常蒋颖叔同登瑞峰山顶 观海罢复小憇于当阳后峰 退而宿于灵峰院 熙宁辛亥(1071)季秋廿七日”。

在福州江田灵峰寺归云洞内还有一方张伯常蒋颖叔题名石刻,石刻可辨读的文字有四列,最右一列大字为“张伯常蒋颖叔”,左边两列小字为“按部宿此因游云洞 权转运使贾青春卿”。大小字之间为纪年。上部被凿平,下部为“己未仲冬望日”。

《长乐金石志》将“张伯常蒋颖叔”与“按部……”分为两条来记录,且将前面题记年代注为“熙宁间,约1071年”,而将后面题记纪年注为“元丰二年,1079年”。

另据《海滨闻见录》载:张徽,熙宁间知福州。蒋之奇,字颖叔,宜兴人,熙宁初为福建转运判官。元丰二年(1079)仲冬福州知府张伯常与福建转运判官蒋颖叔至长乐视察,顺游归云洞夜宿灵峰寺,并挥毫泼墨题名石刻于洞壁。(《石渠宝笈》宋陈洎自书诗帖一卷【上等宿一】)。

可见,张徽从熙宁初至元丰二年间一直在福州为官,程师孟知福州要早于张徽,而蒋颖叔又继张徽之转运使职。

1989年,梅谷民先生在《仙岩洞古代摩崖题记考略》认为,衢州仙岩洞南1号四字大篆石刻为景陵张徽所题。我认为这个推断是比较客观的。

我们从张徽从宦时间和交游圈判断,其与衢州名贤赵抃也应有交集,且政见略同。故张徽游仙岩洞题名有这种可能:张徽赴福州途径衢州,拜访老友赵抃,同游仙岩洞并题名,时间约在熙宁初至元丰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