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告訴我們,家長不要焦慮了

每一個媽媽剛懷孕時,對孩子唯一的期望是生一個健康寶寶,可隨着孩子的成長,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越往後父母的焦慮越來越嚴重,因爲攀比。

《小捨得》,劇情播出了一半,已經有人劇透,兩個孩子都沒有收穫好的結局,只有歡歡上到了理想的學校,子悠和米桃都患上了抑鬱症,不知道看完結局後的每個家長,會有什麼感受。

子悠的媽媽田雨嵐代表現在大多數的家庭,也就是父母在“雞娃”。對孩子唯一的評價是成績好,上重點中學,再考個理想大學,從此生活一帆風順。

歡歡的父母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父母一向奉行的是素質教育。歡歡五年級以前,沒有上過任何課外補習班,而且支持歡歡唱歌和表演的特長,學習一般就好。

米桃的父母來自農村,生活在社會底層,希望米桃懂事乖巧,長大成才,米桃承載着一家人的未來。

子悠在家長會上公開說了一段話:我媽媽愛的不是我,是那個考高分的我。一下子戳中了多少人的內心。

父母總是會挑剔孩子,這不好、那不好,還需要改正哪些缺點。孩子在一天天的嘮叨和指責中長大,除了學習孩子,孩子還擁有什麼快樂。

父母只要看見孩子在玩,立馬會來一句背單詞,看課外書。玩是不可以的,會耽誤時間,只有學習才能讓父母高興。

田雨嵐之所以那麼焦慮,會因爲孩子獲得優秀成績,而把它當成唯一快樂的準則,我們是不是應該看到是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

田雨嵐的媽媽當了小三,拆散了別人的家庭。自己是在後爸的庇佑下,才考取了一個三本。所以她深深知道,只有靠努力才能獲得一切。

雖然子悠的爺爺奶奶是開廠的,但它不屬於子悠,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看別人的臉色,不用搖尾乞憐,而是理直氣壯的做人。田雨嵐受公婆的氣,老公又是個只會打遊戲的啃老族,所以把所有的期望全部寄託在子悠身上,如果兒子優秀了,就代表自己成功。

現實社會里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自己努力不夠,就把期望值寄託下一代身上。指望孩子爲自己揚眉吐氣。

這樣的做法,結果換來的是什麼?是孩子無窮無盡的壓力,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童真,更有甚者和電視劇中的一樣,患病得抑鬱症。

雞娃,這詞只出現在中國,是不是一種諷刺?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飛速,快趕上美國了。可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快樂了。

初一的女兒,和我聊天時總會說,感覺日子過的沒勁,天天有做不完的題。我家不是重點初中,每天晚上做完作業10點。聽說重點初中,每天至少12點睡覺。

我反思是因爲學校的壓力,每次月考都有排名,女兒不適應。我告訴女兒,考好考壞你都是我的女兒,學習盡力就行,每天晚上不要超過11點。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她不努力,名次就會掉下來,可努力了,努力時間久了,也會感覺疲倦。

所以父母們,請多關心關心我們的孩子。成績重要,可孩子的健康更重要,這裏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

真到了那時候可就晚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讓我們靜待花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