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語文教育書簡》閱讀留痕

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爲: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反思:語文教師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技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澱素養,在閱讀中提升寫作的水平。那麼語文課就本能死講爛講,要以培養閱讀習慣爲根。有了這個根,學生的語文素養會煥發生命的活力。寫作自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滋養。

我認爲教師教語文,無非是引導學生練習看書作文的本領,主要一步在透徹理解課文。而所謂透徹理解,須反覆玩味課文,由字句章節而通觀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脈絡,都宜求之於本文,不宜捨本文而他求。


反思:透徹理解課文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引領學生在文字、思路、文章、情感中游歷。用好“本文”,這切中語文課的七寸。而我在開發“本文”時大而化之,往往捨近求遠,一味拓展。這其實本末倒置。以後一定要好好開發“本文”的教點,挖掘多一些“金礦”。


教師指導寫作,不能空講些作法,一定要有寫作的切實經驗,才能隨機應變,給學生真正有益的幫助。


反思:寫作教學,我總是給學生大量的“作法”,把方法技巧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生聽的雲裏霧裏,結果還是寫不好。調動學生寫作的“切實經驗”對於寫作教學尤爲重要。有了經驗,學生纔會有感而發。重視並珍視學生的寫作經驗,這纔是撬起學生寫作技能的槓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