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共享充電寶脫掉低價“共享”的褲衩,披上“科技消費”的外衣


共享充電寶最初是以低廉的價格進入市場。

現在,各大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價格基本都是3元/小時,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比如高檔餐廳和酒吧,價格還能漲到6元/小時。

一個價格平均,有價同漲,果然共享經濟收割的韭菜就是用戶。

共享充電寶韭菜還有誰?

在共享充電寶漲價了,被熱議的最多的就是iPhone用戶。

在共享經濟的時代裏,如果有那麼一片韭菜田,好像默認最該種植和收割的就是iPhone用戶。

爲什麼?

除了iPhone本身會收取額外的手續費,各大企業好像也把iPhone用戶標籤爲對價格不敏感的用戶進行收割。

各大科技企業說不會區別對待用戶,可是因爲對價格不敏感經常被各種大數據殺熟的那個品牌是誰?

沒錯,就是iPhone用戶。

外賣比別人貴一點,優惠少一點;滴滴打車同樣的距離,比其他人貴一點,優惠少一點。

在手機用戶羣體中,iPhone用戶就是所有區別對待的被暴雷的高發羣體。

淘寶上10000mAh的能用充電寶,普遍價格在69-199元之間。充電寶購買人羣中,蘋果手機用戶是剛需。

說回到市面上常見的共享充電寶,它的容量一般不超過5000mAh,計算充電升壓損失後大概只能衝3000mAh左右。

共享充電寶這樣一個小的容量,在各大手機廠商高手機電池容量的時代裏,能把什麼手機從零充到飽和?

還真有,就是那個國際手機品牌,對,就是iPhone。外出缺電的手機,一般就是iPhone。

我有時候和朋友出去,沒有充電寶我用iPhone手機和朋友開黑玩王者榮耀或者喫雞,都要考慮下,真的怕等等沒電。

各大手機電池容量是越來越大,對應就是大部分的人對於充電的需求就會需求就會下降。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增長率逐年下降,2017年到2020年,行業總用戶規模增長率從104.9%下降到15.6%。

獲取新用戶的難度變大,行業逐漸從增量競爭開始進入存量競爭的階段。爲了儘可能多且快地搶佔市場份額,運營商給商家的分成比例越來越高。

然而,共享充電寶還是漲價了。

這一定會導致用戶傾向於自帶充電寶或者降低租賃時間。

共享充電寶公司無法無限制地將運營成本轉嫁到租賃費用上,導致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困難,淨利潤率偏低。

加上iPhone11後也把手機電池容量提高了,真正有錢換新機的iPhone用戶也不好收割了。

對比之下,那共享充電需求較高的舊iPhone用戶,就是最優質的共享韭菜頭了。

說過笑話,使用共享充電寶,又不差錢的都是iPhone用戶,買不起充電寶。

各家充電寶企業將公司定位從“共享充電寶企業”延展到“科技消費企業”

在盈利空間不斷壓縮的背景下,共享充電寶企業也做起了新生意。

怪獸充電推出新銳白酒品牌,目前已在線上線下同步發售,希望利用其後臺積累的消費數據和定位數據,挖掘用戶新需求。

怎麼說?

共享韭菜不夠吃了,那麼只能看看能不能種點別的,這就是這個我韭菜級別的理解。

充電寶企業開始賣白酒了,還是準備做點不共享經濟的實事了。

對於共享充電寶,最有名的還是王校長那句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同,特別是舊iPhone用戶。共享這個生意怎麼做,真的需要社會認真反思。

本來共享是低廉非剛需的生意,慢慢變相到“雨天賣傘”的應急生意,太不共享了。

對於手機用戶,特別是舊iPhone用戶,說什麼共享充電寶前期資本擴張,燒錢鋪點,是爲了什麼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我覺得是的,培養的是,你貴了,就自己帶充電寶的習慣。你便宜,我方便嫖一下就嫖一下。

這些互聯網什麼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這個燒錢的邏輯現在證明是不通的,大概率潮水退去,共享充電寶廠商都是一羣沒穿褲衩的。

所以現在他們想辦法創收,比如賣白酒,應該是利用其後臺積累的消費數據和定位數據,挖掘用戶新需求,進行線上線下賣白酒。

低價都不賺錢了,爲啥還要漲價?

作爲一個韭菜,我想是原本爲韭菜付費的資本大頭蝦被共享充電寶喫光了。

悲觀地來說,資本不願再砸錢,成本又上升,只有漲價一條路,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能搶多少就搶多少。

資本池塘裏的大頭蝦帶來的錢花完了,要共享充電寶自己想辦法創收了,披着共享的外衣沒辦法果腹了,只能脫下來。換點別的外衣。

比如:“共享充電寶企業”延展到“科技消費企業”。

共享充電寶的褲衩留着,開始套上“科技消費”的外衣,開始做起了互聯網微商。共享充電寶什麼時候開始賣面膜,我都不覺得奇怪了。

一個非剛需低使用頻次產品,是的就是說共享充電寶,靠着租賃大概率是撐不下去了。只是推高充電寶的銷量,爲他人做了嫁衣。

我認真查了下,共享充電寶現在的盈利模式。

目前共享充電寶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自營,第二種是分銷。

分銷模式就是,品牌方把機櫃+電寶直接賣給經銷商,讓經銷商鋪貨,賺到的租金最起碼一九分成,這裏的九成是經銷商的,可能還有100%歸經銷商的。

這種就是賣機櫃賺錢。

直營的話,是另一種情況。品牌有共享充電寶,每天可以出租出去,平均每人每次租賃一個小時,也就是3塊錢。

就是租賃收費。

現在來看,只要共享充電寶還沒大規模倒閉,作爲一個不專業的韭菜,我都認爲它還是盈利的,至於漲價以後還會不會繼續保持上升,這個就不關我的事了。

我管不了,畢竟我更關心的是有沒有便宜好用的其他服務,看好我的錢包,就已經盡力了。所以我還是建議各位去買充電寶自己帶着。

別槓,槓就是你贏,我道歉。

最後,留個問題,你覺得共享充電寶會不會是下一個共享單車ofo,或者王校長會不會喫翔?

文 |@小糉子先生

圖 | 來源之網絡(侵權刪)

我是@小糉子先生,在快的平臺裏,說說點慢節奏的話。最後求個關注點贊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