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才能明白的事

何为通透?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看,通者,畅而无阻;透者,视而能清。

至于怎么去理解,就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了。它可以形容人,可以形容物,可以形容事情,也可以表现状态。

说人,坐直行正,方向明确,一身浩气能称之为通透;

说物,比如通体透明的玉,南北透风的房,万里无云的天空等等;

说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根本;

说状态,一个人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体悟达到了一种层次。

如果把“通透”二字放到一种角度的层面来理解,它从来都不是向外的维度,即看世界、看别人、看事情,而是向内窥视自己,去把自己看透,让自己返璞归真,让自己简单明了。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人的一生,都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度过的。简单的,复杂的,紧急的,迟缓的,清楚的,懵懂的,我们都会遇到。有的事情你会得心应手,有的事情让你焦头烂额。

如果回头清理这些曾经遇到过的事情,虽说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也从中受益。

细细想来,人在能够解决温饱之后,面对的所有事情,都不过只有两类:马上就能明白的事和慢慢才能明白的事。

马上就能明白的事,是自己已经体验过的事,已经做好的事,已经彻底解决了的事,已经不再困惑的事。

慢慢才能明白的事,是自己还没做过的事,没有体验过的事,还没做好、做彻底的事,还没有被自己理解的事。

马上就能明白的事,是生活中的问题,往往很现实,甚至很残忍。如食物、衣服、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它们是身外之物,又是生存之物,它们可以让人疯狂,让人遍体鳞伤,让人幸福,让人颓废。

慢慢才能明白的事,是人生中的问题,每个人终其一生,也许会明白一些,也许会带着遗憾离去。正因为如此,慢慢才能明白的事才始终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比如,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做自己”,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想要什么?你想成为谁?你想给自己、后代和这个世界留点什么?很哲学,也许我们从没触碰过,即使思考过,也不太容易琢磨透。

世界太复杂,欲望无止境,每个人都容易迷失在诱惑中。但以凡人的眼光,从简单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欲望低一点,杂念少一些,幸福感就会强很多。

食物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能填饱肚子就能活。至于是否好吃,能否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食物,而是由自己的心情来决定的。

记得自己过去也曾参与过一些昂贵的饭局,从真实体验来看,当时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在对于那些美味佳肴的味觉感受之中,而是集中在了社交目的上。所以,一桌昂贵的佳肴还不如一个自己烤出来的红灿灿、油噜噜、香喷喷的蜜薯,能够去满足内心和味蕾的双重需求。

衣服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不需要穿给别人看,不需要在手机上晒美照,自己穿着舒适得体就行。

房子也无大小之别,吃饭一张桌,睡觉一张床,一个可以安身与安心的窝,有可以说话聊天的人,就温暖了一生。

一路走来,我们都会从“马上就能明白的事”走向“慢慢才能明白的事”,从生活的琐事中一点一点的学会开始思考人生。事实上,向外去给自己求得的东西再多,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美好,也只有通过内化为自己的美好,才能真正被自己享有。不然呢,别人眼里总能看到盛开的花,而你只会想到凋谢的叶,你的心思谁能懂?

人生一辈子,我们总要学着成长,学着放下,学会思考,学会快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