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個方面淺談我眼中的卡拉馬佐夫

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這部絕筆之作通常被認爲是作家的藝術創作巔峯,儘管在名氣上可能沒有《罪與罰》響亮。

先說讀完這部作品的第一感受,兩個詞:弘大與偉大。弘大不是因爲這是一部近八十萬字的長篇鉅著,更多是它帶給讀者精神上的那種恢弘感與廣袤感。誠然從作品中我們既看不到鬼斧神工的自然描寫,也不看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既沒有那種跨越古今的時空感,也沒有面面俱到的細節把握(甚至有的地方前後矛盾),但這依然不妨礙這是一部弘大的作品。

想想也是,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亙古的西伯利亞雪原、動盪不定的社會就是這部小說最好的背景,作者將這些外部因素交給了讀者去發掘,而自己則專注於描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專注探索他們的內心世界。於是作爲讀者,我們有了一種全然不同的閱讀體驗:比起其他小說讀完彷彿面前站着千軍萬馬,這部小說讀完後好像就是一個人獨自面對漆黑的深淵。

這種直指人心、一次次撥動靈魂之弦的描寫帶給人別樣的閱讀體驗,讀者會在某一章的某一節突然停下,然後像被扒開內心堅硬的盔甲,赤裸裸地站在靈魂腳下,反思自己過往的人生,繼而跪倒在地,痛苦流涕。到這時候,你怎麼能說它不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下面,我試着從六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對於這部小說的一些想法和閱讀感悟。

一、上帝是否存在

當這個問題不再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內心裏的疑問,而是逐漸成爲一個越來越響亮的聲音高呼起來時,我們就應該明白,對於這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來說,思想基礎開始產生了動搖。

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思想浪潮的侵襲、民衆苦沙皇專制久矣.....這些因素的疊加讓一些人的思想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儘管此時距離那場偉大革命的時間尚久,但從思想層面來看已有徵兆。

然而正如一切事物的開始都是混沌無序的,此時俄羅斯舊的思想開始逐漸崩塌,而新的思想尚未形成,許多人像是無頭蒼蠅一般在這片廣袤大地上失去了方向,一時間所有人都想創造出新的思想與學說,看似百花齊放,實則混亂不堪,不僅如此,這場思想變革註定要有一些慘痛的流血事件爲其做註腳。

於是便有了這起震驚全國的弒父案。斯乜爾加科夫在受到伊萬“既然上帝不存在,便無所不可”的思想灌輸後,殺死了自己的生父老卡拉馬佐夫,隨後選擇了自殺。伊萬在得知這一實情後陷入無盡的痛苦,最終精神崩潰。

有人認爲伊萬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最黑暗的一個,但我卻對這一人物報以極大的同情,因爲在這一事件中他是受到傷害最大的那個。他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思想變革中的過渡者,一方面他無法摒棄民粹主義與神學思想,一方面又無法完全依賴自身的理性思想自救,於是在兩者中不斷糾纏,不斷拉扯,用伊萬自己的話說:“我並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謝絕他的拯救。”

正是在這樣劇烈的思想鬥爭下,他才頻頻出現幻覺,從《宗教大法官》中上帝與法官的對峙,到後來自己與魔鬼的交鋒,伊萬徹底迷失方向,陷入思想的沼澤,成了“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最大的受害者。由此可見,說伊萬是本書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也不爲過。

二、信仰與奇蹟

這兩者的關係極其微妙。究竟是信仰誕生了奇蹟,還是奇蹟催生了信仰,這個問題可能像雞蛋問題一樣沒有答案。可我們不妨一層層剖開細看。

人們可以大致分爲三類:有信仰且信仰堅定者,有信仰但信仰不堅定者,無信仰者。

對於信仰堅定者而言,他們相信奇蹟出現的堅定性就像相信自己的信仰一般,與此同時,他們也需要奇蹟來像其他人展示自己信仰的正確性;對於信仰不堅定者而言,他們期待奇蹟出現但對此持懷疑態度,而他們對信仰的態度也往往會隨着事態發展發生變化;對於無信仰者而言,他們否決奇蹟甚至害怕奇蹟的出現,因爲就他們手中所掌握的理論往往無法解釋奇蹟發生的原因,既然你掌握的理論都無法解釋發生的事情,你又怎麼確信能以此指導自己的生活呢?這是這類人害怕的根源。

於是在小說第七卷《腐臭》章節中,關於信仰與奇蹟產生的戲劇衝突達到了高潮。德高望重的佐西瑪長老死了,他的屍身並沒有像傳說那樣長久不腐,反而以極快的速度腐爛併發出腐臭。

無信仰者開始狂歡和嘲諷,“喜歡看正人君子墮落”是這羣人嘴臉的最好描述;接着是思想不堅定者,他們中一部分開始以此大做文章,宣泄長久以來的不滿,於是就有了菲拉邦特神父大鬧靈堂的場景;最後就是可憐的信仰堅定者,他們中開始有人失望、懷疑,動搖,最難過的莫過於我們的主人公阿列賽克。如果說與二哥伊萬的交談對他的信仰已經產生了挑戰,那麼佐西瑪長老這件事則讓他認爲有必要重新認識自己的信仰,他想探尋長老受到如此不公背後的具體原因,於是他沒有留在修道院持齋苦修,而是選擇回到人羣中去。

三、世界的本質

這個世界到底是以客觀事物的組合存在,還是僅僅只是我們思維的投射。

由於認知偏差,我們對着這個世界的認識往往是不同的,例如:蒼蠅眼中的世界和我們是不一樣的,狗眼中的世界也和我們不一樣,即便人類之間對世界的認知也有差別,物理學家有他眼中的世界、經濟學家有他眼中的世界,社會學家也有他眼中的世界......

我們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具體的,我們從別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抽象的。

涉及到具體與抽象,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越是愛整個人類,就越是不愛具體的人。”我們爲什麼願意愛一個抽象的觀點而不願意愛一個具體的人呢?我想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越是抽象的東西越是完美,而具體的人都是有缺點的。人類的體量與包容只在一個人身上不斷展現,那就是自己。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缺陷,包容自己的過錯,體量自己的辛苦,可是對別人,我們難以付出十分之一。從這點上來說,我們是自私的,甚至我們對自己的憎恨、焦慮、批評都是愛自己的體現。

第二,期待卻又害怕得不到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任何年代都只是聖人的處世準則,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一碗毒雞湯。我們付出愛,就期待得到對方的愛,即使得不到愛,也應該得到感恩,即使得不到感恩,也不應該得到誣陷。當你付出愛卻不知道自己會換得什麼時,出於患得患失和自我保護的心理,我們往往會選擇保留自己的愛。

但是我們真該如此嗎?佐西瑪長老教誨我們:我們應該去愛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觀念,因爲抽象的觀念裏產生不了真愛。我們愛一個人,就是既愛他的優點,也愛他的缺點,愛他具體的樣子,而是你腦海中他的樣子。如果你們從未見過面,你怎麼能說你愛他呢?你只是愛你那個抽象的觀念,你只是在愛自己罷了。

同樣面對這個世界,我們不能躲在屋子幻想這個世界的種種模樣,然後向所有人宣佈:我愛這個世界。要永遠記住,在抽象和虛擬的世界,是不會有真愛產生的。

四、誰該爲苦難負責

在小說第五卷《反叛》章節中,阿列賽克(即阿遼沙)與二哥伊萬進行了一場思想交鋒,伊萬指出,這個世界不應建立在傷害無辜孩子的基礎上。

他向自己的弟弟講述關於五歲女童與八歲男童的悲慘遭遇,其中那個八歲男童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一位將軍莊院的童僕扔石塊玩耍砸傷了將軍心愛的獵犬的腿,這位將軍當這孩子母親的面,放出所有獵犬把她的孩子撕成了碎片。

伊萬激動地問自己虔誠的基督教徒兄弟:“該拿他怎麼辦?”阿遼沙毫不猶豫回答:“槍斃。”

這一情節通常被認爲體現了作者心中的矛盾。上帝可饒恕一切罪惡,只要犯罪者在受刑前表示懺悔,上帝就會向他張開懷抱,可是孩子何罪之有,孩子所受的苦難該由誰來負責,誰又有資格替這個孩子選擇原諒?

這種事情在我們國家也有發生,一個男孩死了母親,於是有人站出來這樣安慰他:“這事你要能想開,生老病死無法避免。”安慰者用這句話起了個頭,接着便開始講述鄰村某人在七個月大就死了父親,又在九歲死了母親,不一樣過來了云云......說實話我極度反感這種勸慰方式,甚至可以說憎恨。

這種通過別人苦難來尋求安慰,或者說來消除自己苦難的方式非常令人不齒,哪怕在那時的我看來也是如此,只是我無法表達這一行爲真正令我噁心之處。

現在我總算明白,這些人在安慰別人的時候,就將自己放到了上帝的位置,替別人選擇了寬恕。那個“七個月死了父親,九歲死了母親”的孩子何罪之有?你憑什麼替他選擇原諒,你又怎麼敢用這個例子去安慰一個剛剛死去母親的少年?

我們都對別人的苦難負有責任,但我們都沒有資格替別人選擇原諒。所以在一個人遭遇苦難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去安慰他,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話都不要說,走上前去給他一個擁抱吧。

五、心理學的兩面性

老卡拉馬佐夫被殺了,德米特里(米嘉)成了嫌疑人被抓,大家對這一結果絲毫不感到奇怪,因爲在大家看來,他有充分的作案動機。而且從現有的證據來看,都是對他極爲不利的,米嘉此刻站在法庭上,成了待宰的羔羊。

當然也有相信米嘉是無罪的,比如阿遼沙,比如格露莘卡,法庭上,老二伊萬說出了實情:“人不是大哥殺的,是斯乜爾加科夫殺的,而他是受到我的教唆”。

他的坦白並沒有得到大家的信任,反而導致了卡捷琳娜的歇斯底里:這個女人曾是米嘉的未婚妻,在遭到米嘉拋棄後愛上了伊萬,此刻她不願伊萬爲了救那個負心漢而毀掉自己,於是她拿出了那封信,那封對米嘉堪稱致命的信。

信中記錄了米嘉預謀殺人的詳細過程,更爲糟糕的是這封信就出自米嘉之手,這份證據的效力等同一張認罪書。米嘉承認寫了信,但否決了殺人,可這畢竟又成爲一項對他極爲不利的證據。

於是,以這封信爲大的故事框架,結合前期掌握的種種證據,公訴人開始了演說,在小說第十二卷《錯案》章節中,作者用了四節篇幅來描寫公訴人的演說經過。

這四節通篇讀下來,不得不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剖心人物心理方面,已經到絲絲入扣的地步,簡直就是在用一臺放大鏡把人物內心所有的隱祕呈現給讀者。米嘉作爲被告(更像是被扒光心靈外衣的囚徒),忍受着公訴人對自己鞭辟入裏的分析。這已經算不得演說,簡直算得上演繹了,如果不是早已知道事情的真相,讀者僅從這段演說中,定會得出米嘉是兇手無疑的結論。

好了,公訴人演說完了,辯護人開始反擊。他開門見山地指出公訴人的演說不是理性分析,而是在用寫小說的方式主觀臆造,抱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原則,辯護人同樣用心理學分析爲米嘉做了一通無罪辯解。可憐的米嘉就像鐵板上的魷魚,一次次被翻來覆去的炙烤。

在這場法庭交鋒過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將心理學的兩面性發揮到極致,讀完讓人大呼過癮。想起之前讀《紅字》時對霍桑關於人物心理刻畫的功力嘖嘖稱奇,等讀完《卡拉馬佐夫兄弟》,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從這起弒父案件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的完整司法流程,更看到其法制體系中的人文主義。法制存在的意義不該是簡單的懲罰,更應該承擔起教化民衆的職責,在這一點上,我們任重道遠。

六、善良 、勇敢和正直

故事到了結尾,事實上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來看,故事還遠沒有結束,但是作家的離世導致剩下的故事只能在讀者腦海裏上演了,可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得這部小說的結尾充滿了張力,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在這個不算結尾的結尾上,小男孩伊柳沙去世了,阿遼沙和一羣孩子參加了他的葬禮,葬禮結束後,在伊柳沙生去過的那個巨石邊上,阿遼沙對孩子們說了一番動情的話,讀這番話的過程中一度潸然落淚,箇中情感無法表述,原文摘錄在此:

“諸位 ,我們很快就要分手了......我們在這裏,在伊柳沙的大石頭旁相約,我們決不忘記:首先永不忘記伊柳沙,其次我們彼此間也永不忘記......今後即便我們忙於種種十分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功成名就,還是遭到什麼大不幸,都永遠不要忘記,當年我們被一種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聯結在一起,曾在這裏度過多麼有意義的一段時光,在我們向一個可憐的小朋友獻愛心的同時,這種感情使得我們自己也變得可能比實際上的我們更好......

我親愛的小朋友們,也許你們理解不了我要對你們說的話,因爲我說的話往往很費解,但你們還是會記住並在將來某個時候同意我說的話。要知道,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後的生活中對於身心最有益的感受,某過於某種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童年時代從故鄉故居保留下來的回憶......

首先我們將是善良的,這一點最要緊,然後是正直,然後——我們將彼此永不相忘......”

在通篇充滿自由與罪惡的小說章節中,關於小男孩伊柳沙引出的這一情節無疑是一縷難得的暖色,當最終一切塵埃落定,這樣一個結尾無疑給讀者帶了安慰與希望:哪怕這個世界再陰暗,哪怕人世間依然充滿罪惡,哪怕四下的原野都刮來冷風,只要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年輕一代,能夠積極向上,保持善良、勇敢和正直,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那我們這個國家,我們的民族就還有希望。


後記:

一週前就讀完了這本書,一直遲遲不敢下筆,害怕寫不好,詆譭了經典,最終在朋友的鼓勵下才決定寫完這本書的讀後感。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大膽地將自己這篇文章冠以書評的稱號,只是作爲一個普通讀者,從書中印象較深的幾個點出發,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了點心得感悟而已。

不得不說,這是我近幾年來讀的最令人感動的一部小說,通篇讀下來,你不光會驚奇陀思妥耶夫斯基關於人性罪惡的精準把握,更會被作家對本國和本國人民那種深沉的愛打動,我想,這纔是這部書引發我產生共鳴的根本原因,作者對於那些陰暗面的描寫,恰恰是其對這個國家愛的表現。

故事的結尾,米嘉還是被判有罪,他決定在流放途中逃跑,可正如他所言,即便逃到美國,他也要將自己變成一個“假洋鬼子”重新回來,甚至不惜弄瞎自己眼睛,死也要死在故土上,這樣的話從米嘉這種人嘴裏說出來,你就可以體會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了。

有人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國文學的廣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國文學的深度,在小說譯後記中,譯家榮如德更是直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俄羅斯。”在讀完這部小說之後,我想每個讀者應該會有自己的答案,即陀氏之於俄羅斯意味着什麼。

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誕辰二百週年,紀念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心去讀他的書,能有幸讀完陀氏這本小說,應該是我今年上半年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感謝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謝卡拉馬佐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