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 #《我的情緒爲何總被他人左右》:三種病態的思維方式

我是藝欣,專注閱讀成長的倆寶媽咪,高效閱讀變現教練,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關注我,一起育兒,一起閱讀。



心理諮詢師考試必考的一個知識點就是埃利斯的認知行爲療法。這種觀點認爲: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情本身。


A是誘發因素(人或事)

B是你對誘發時間所持有的信念

C是感受和行爲。

我們的情緒感受C不是由A引起的,而是由B引發。

在《我的情緒爲何總被他人左右》一書中,埃利斯先生提出,引起壞情緒C的有3種病態思維方式:

第一種,恐怖化思維方式

恐怖化思維會把很多事情想得特別嚴重來嚇自己。

情緒激動的時候,他們常常這樣想:“當……時,我會瘋掉的。”“要是……的話,我死定了。”“萬一我的愛人不愛我了怎麼辦?那我絕對受不了。”

第二種,絕對論者思維方式

他們總是把“我必須”、“我應該”、“我一定”、“我只能”等詞掛在嘴上,經常在自己的事上糾結不已。然而最壞的情況是在心理上對自己不停地念“我應該”經。

我們爲什麼會在心理層面被“應該化”狂轟亂炸?

作者說因爲我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不停地給我們灌輸“你應該對弟弟好點”、“你應該有禮貌些”、“你應該好好學習”……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應該化的思維方式,很容易任由他人他事對我們爲所欲爲。

第三種:合理化思維方式

合理化就是弱反應,就是軟弱地應對問題,是對發生的事否認或不當一回事的拙劣舉動。

當父母管教執拗的孩子時,一開始是多次的恐怖化和應該化,最後開始合理化:“我受夠了,我不管了,無所謂了,隨他去吧。”

合理化思維的人會將不道德或不合體的行爲合理化,心理學家稱爲“認知失調”。

再比如,遇到非常嚴重的疾病時,總是懷有僥倖心理,不願去面對,甚至會淡化事情的嚴重性。

合理化成功地掩蓋了真正操縱我們的人或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