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才是有意义

去年听过一次写作课,说很多写作者“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方式很恶心,大概意思是说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出来的那种方式,基本就是流水账、情绪、心情、碎碎念,没有任何价值。

我听后简直惊到了。

因为我回忆里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只是“写”的那个阶段,只限制最低字数,不限制体裁,不限制内容,差不多就是日记的要求。可是,在那个阶段,我除了记录心情,还写了散文、游记、故事和小说,也就是那个时候发现自己竟然能写小说,并且确定了对小说的兴趣。

但是,最开始的几天,我连一百个字都觉得写不出来,想想简直不可思议,在加入那个写作群之前,我已经在公众号上发表过文章的。

写不出的感觉怎么形容呢?就是突然卡顿了,脑袋里一片空白。直到不断看要求,原来是只要写就可以了啊!然后很快就能完成作业了,差不多十天后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我后来分析写不出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期望过高,产生了畏难情绪,反而行动受阻。你想啊,之前自己写,投稿还发表了。就想再提高一点,加入写作群,想想写作群里人才辈出,就想写点什么不要丢了面子,结果越这么想越觉得写什么都不对,不是开头写不下去,就是卡在半路上。

后来读大家的文章,发现都有类似的心理,才释然。于是放下心自由地写起来,就是写不出特别的,也承认这一点,但仍然坚持练笔。其实,在那个过程中,有些东西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比如,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兴趣和不足,开始某方面的模仿和练习,和进一步学习的打算。

但是,如果没有一开始的被鼓励,放下心来随便写的那个阶段,后面的一切就都谈不上了。可以说,流水账、碎碎念是写作初期克服心理障碍的软化剂,吐出心事也不容易,家长里短,吵个架,有的人也能写得妙趣横生。

久不写,就跟久不下床走路一样,腿都打颤,就算以前可以凌波微步,现在怕是走几步都要软。所以,怎么能不怯?怯了,怎么写得出?

昨天,我上网课的时候,看见QQ群里弹出的消息,大概是学员向老师描述自己写不出的心情,老师说我只看你每天打卡空发感想和议论,就是不见你写。后来,又看见老师截屏私聊的内容,提醒她要珍惜时间和学费。

老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说话也一针见血,就像学校里那些语重心长的老师一样,告诉你人生的道理,要努力,要刻苦,要珍惜时间。可是,现在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轻身抵命誓死不从的孩子也多了,不只是网络更便捷信息被扩大了的缘故,也不是因为贫穷上不起学,而是这条普通人最低成本的博弈之路,被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放弃了。扼腕和惊诧之余,仔细想想,其实,在那之前,那些一点一滴的挣扎没有被看到,或者被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无论你是第一天还是第十年学什么,旁人永远问的是结果,人们只想看到结果,而且是好的结果,漂亮的,好听的。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做了十年运动员,最后受伤退役了,一次像样的奖项也没有拿过,别人眼里和心里恐怕不只是怜悯,更多的是鄙视和不屑吧!

其实人人都是普通人,只是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一点。因为人人都在被畸形的价值观捶打,考试只录取前多少名,后面的芸芸众生不会给人留下印象。鞭策孩子,动辄是北大清华,好像别的高校都不是学校。但凡创业,务必就是要做大做强,目标必定是马云马化腾刘强东,好像其他十几亿人口都是空气。向来只庆祝胜利者,似乎强者才配活着。这种无处不在的比较,人不焦虑才不正常。

那个学员絮絮地辩解,也在写,QQ空间里写了二百多篇了,还截了图。

我同时理解老师和学员。老师夜夜改稿到临晨两三点,看稿多了眼里自带过滤器,孰优孰劣一眼便知,老师的推荐自然是优中取优,谁也不会欣赏差的。

学员的战战兢兢和小心翼翼,我也颇能理解。包括打卡时的豪言壮语,是给自己壮胆,更像是许诺,时间久了没行动,不就像口号和空话吗?

学习说到底得靠自己,自己对自己要有规划,耳边的声音多了会乱了心,大可以选择不听。比如练笔,碎碎念也好过不动,从山底起步也不怕,不要停,别人跑,你跑不动,走也行,走不动,爬也可以,慢慢习惯了,体力和心力跟上了,再去学方法和技巧。就像学步的孩子,站稳了才能走,走稳了才跑得起来。

不是说别人说的不对,看话要怎么听,理要怎么悟。你在哪个阶段,就努力汲取那个阶段最需要的养分就可以了。别人觉得简单的东西你觉得难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人各有长短,何必失了自己的信心呢?哪怕这辈子只把写作当成个爱好,也要理直气壮地写自己想写的,喜欢写的,让自己开心最重要。揹着承重的壳,是走不下去的,写起来最重要。有一天,你不知不觉进阶了,也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唯手熟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