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尾日記

還沒來得及品味,最美人間四月天馬上要成爲回憶。時間真的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不帶走一片雲彩。


四月最後一天,樹葉在陽光下格外閃眼,那鮮嫩的綠彷彿要溢出來。多情的風讓葉兒笑的停不下來,甚至連樹幹都彎下了腰。校園裏的薔薇開得正豔,白的粉的綴滿枝頭迎風起舞。帶着滿懷的好心情開始新的一天。


                    突如其來的撞

從旗臺往教學樓走去,遠遠地看到四年級的井虎和媽媽正與石老師交流。這個孩子真是讓石老師費心呢?

小虎是個智力有障礙的孩子,完全管不住自己,在課堂上隨心所欲。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一下課他就會去垃圾箱裏撿拾東西。看到別人喝剩的奶啊零食啊,他會欣喜地撿起來喝喫。石老師教育過無數遍,可是這個孩子根本不聽。

“今天他媽媽來了,肯定又做了什麼讓人接受不了的事了。”邊走邊想。

突然,我感覺自己身子一仰,右腿重重地摔在地上,左手一下子按住地面,手機從兜裏跑了出去。

“怎麼回事?我怎麼會摔倒呢?”瞬間懵了。

痛一下子傳來。石老師立馬跑過來把我拉起來。原來,我被電動車撞到了。撞到我的老師很是歉意,不停問我要不要緊。

我站起來活動一下,沒問題。校長在校門口迎學生,見我摔倒後立馬過來詢問。雖然身體有一些疼痛,但是被大家的關心包圍着,怎麼覺得有些甜呢。

                    輕鬆《學弈》

期中考試已過,新的征程開始。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是文言文,一則是孟子的《學弈》,一則是列子的《兩小兒辯日》。兩篇文章都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觀點。

小學階段的文言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強。即便如此,學生學習文言文也會覺得難度大。化解難度的法寶就是讀。

晨讀課上先讓學生自讀起來以此來解決字音障礙。學生究竟讀到什麼程度?檢測中下等學生就基本可以窺見全貌。

檢查後發現學生字音上的出錯點和預想的一樣。“使弈秋誨二人弈”中的“誨”字讀成“悔”音。“爲是其智弗若與”中“爲”讀成二聲,“與”讀讀成三聲。針對問題,我進行有目的地指導。很快,全班同學都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了。其實,利用晨讀來指導學生預習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法寶。

有了前期的充分準備,學生的思維也摁下了興奮鍵。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如潺潺流水輕鬆向前。回顧這節課,我還是採擷出幾朵“花兒”。

第一朵花兒——質疑之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應該齊頭並進。然而,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被動地扮演着接受知識的“容器”角色。思考和質疑成爲班級的稀缺資源。

揭示課題之後,我讓學生開始質疑。第一個質疑的角度——教師。

“誰來教學生下棋?”

“老師的專業水平怎麼樣?”

“老師的學歷是什麼?”

“老師的教學水平怎麼樣?”

“老師是哪裏人?”

......

第二個質疑的角度是——學生

“學生年齡多大?”

“學生學習態度怎麼樣?”

“有多少學生?”

“學生學習成績怎麼樣?”

......

第二朵花兒——分享之花。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迴歸文本,在問題的刺激下讀懂讀透。班級裏靜悄悄,但是可以感受到平靜背後思維的熱烈。時機成熟,小手舉起來。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研究的重點。學生抓住“弈秋,通國之善者也”這一句進行深挖。一句句精準分享在教室裏蹦跳。分享交流中,學生對弈秋的專業水平有了清晰的把握。

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研究的核心。學生從具體的語言中提煉不同,一個個四字詞語從學生口中汩汩而出。

分享是一種自信,一種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美好。

第三朵花兒——活動之花。課堂不能只是老師提問,學生找答案的單線交流。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活動給我很大的啓發。語文課堂應該設計一些利於學生成長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啓迪智慧。

課堂上設計一個講故事的活動,學生見任務後開始準備。我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派兩名代表到講臺上講故事。這四名學生不辱使命。

語文課應該多一些活動,多一些樂趣,多一些吸引力。這樣,學生纔會愛上你的課,愛上最美的語文。

課堂總是帶來遺憾。關於《學弈》一文的教學還有很多商榷提升的地方。那就在未來推敲打磨吧。

                    冰雹突襲

四月的天氣多了一些任性和突變。從早上開始,空氣裏多了些熱的成分。

學生的臉上汗珠掛滿,外套束之高閣。誰知臨近放學時,天突然變了臉。大團烏雲在天空驕傲地俯視着大地,風也大了許多。東方更是“黑雲壓城城欲摧”。

送走學生,騎上電動車往家趕。很快從天上掉下大塊雨點,打進脖子裏,好涼。有的直接掉在眼鏡上,頓時模糊一片。地裏的麥苗被風吹的站不住腳,果然成了麥浪。剛到家,一個個圓圓的冰雹在院子裏打轉。

還好,冰雹下了一陣就停了,不然今年的收成會收到影響。

四月最後一天馬上結束,即將迎來火紅的五月。五月會有哪些故事發生呢?那就交給時間來揭曉答案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