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體書法”大師們,別再忽悠了!

文 ︳王呈祥

記得專注書法那幾年,導師常常唸叨:一定要臨摹古人,不可學習當代人。還要多讀書,提升自身內在。導師諄諄教導,並以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爲下矣。(《滄浪詩話》)爲我們解說其中緣由。如今想來,仍覺得入情入理。

這倒不是說當代人寫的不好,而是當代人也是從古人那裏取法,即便水平高超,也難與古人相比。學習他們只能知其然,卻不能知其所以然。正如當今的毛體書法大師們,個個比貓畫虎有模有樣,以爲得其根本,實則畫皮不畫骨。

善模仿是他們第一技能。只追求相像,從不問所學字體從何演變而來,自身也無功底和學識,上來便比着葫蘆畫瓢,形同複印。善忽悠是他們第二技能。多以某書畫院院長、副院長、院士;某書畫協會主席、副主席、理事自居。

不可否認,在諸多毛體書法學習者中,有人單純出於喜好或向偉人致敬。但從現實來看似乎喜好者寡,圖名利者衆。大都在利用看似顯赫實則雞肋的頭銜大行忽悠之道,目的是把作品賣出去,從而獲取所謂潤筆費

不久前,某文化廣場不知道搞什麼活動,請來了幾位毛體書法大師。他們身着中山裝,梳着大奔頭,每人手指間都夾着一支香菸——還別說,真有幾分相似。起初我以爲宣傳什麼東西,後來他們也着實在宣傳——賣字畫。

主持人介紹,幾位大師來自某某書法協會,書法獲得過某某大獎,曾被某某國領導人收藏,升值空間有多麼多麼大……只管往大了說,反正別人不知道。欲讓其心甘情願掏錢,必須先以話語說服,他們深諳此道。吊足羣衆胃口,下面進入賣字正題。

什麼北國風光,什麼天高雲淡,什麼久有凌雲志,應有盡有。他們有一個特點:只寫偉人寫過得,不寫其他內容。大師們這邊寫,主持人那邊喊,爲了讓大家都能欣賞到、買得起,往日賣多少多少萬一尺,今天每幅僅收1000,外送大師合影。意思還要感謝他們大降價、給機會與大師合影。

有沒有人買?把沒有去掉。購買者爲數衆多,而且多爲歲數偏大的人,想必出於情懷。沒有這麼多現金怎麼辦?可以掃碼,年紀大不會掃還可以刷看——不怕你花不掉錢,就怕你沒有購買衝動。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裏,我就看到有20幅賣出,後來又賣了多少不知道,我走了。

利用民衆的情懷達到了獲利的目的,然而他們根本不知道學識和書法的關係,只得外形,不修文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書法沒有內涵,還能叫書法嗎?只是白紙上的一堆文字而已。毛體書法大師們別再忽悠了,你們的字不具備忽悠價值。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哦。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二小書法,我們一起探討;如果您認同文中的觀點,請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