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引起的尋找

在樂山搞旅遊的朋友給我發來幾張照片,讓我看看是過去樂山城的什麼地方。


粗略一看,好熟悉的場景。那些封火山牆、人字屋頂、穿鬥式屋架、四合頭的天井、大出檐成爲四川民居的主要建築風格,閣樓亦成了貯藏隔熱的地方,人多時也可住人。這些建築,曾經伴隨我們成長,見證過無數的時光。

顯然,這是一條巷子,照片上方有一口水井,有人在井邊打水、有人洗衣,兩個挑着空水桶的男女一前一後,騎自行車的人和推着自行車的人朝着相反的方向,年輕的母親牽着穿紅裙子的孩子,行走在一條水溝蓋板上。整個畫面體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特點。諸如此類的場景,在過去的樂山甚至四川比比皆是。

我把照片發到戰友羣和中學同學羣,請他們一起辨認。他們中許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街巷。

樂生戰友小學在縣街小學讀書,夏天最喜歡的事就是下河板澡。從蝦蟆口一個叫巖窩兒的地方下水,到育賢門或者鐵牛門爬上城門洞。初中去了二中,二中在文廟,校址沿着山勢而建,學校運動場就在老霄頂下,有兩棵巨大的黃葛樹爲標誌。那裏有道小門,通往陝西街。

陝西街的盡頭叫塘兒灣,據說古代有座廟,後來荒廢了,抗戰時期遷來樂山的武漢大學租來荒地,修了兩排房子給老師住。女作家凌叔華因爲丈夫陳源(原武大文學院長)去了英國,學校沒給她安排住處,自己出錢,修了簡易房子,會客畫畫,留下許多記憶。

往右是鐵門坎方向,武漢大學教授蘇雪林,就租住在一幢叫"讓廬"的房子。後面有處石洞,好像是漢代留下的,抗戰時當成天然的防空洞。幾年前我去探尋,洞口的位置已經被人用石頭水泥封起來了。

樂生說,從水西門往陝西街走到底,盡頭便有一口水井,五黃六月熱的慌,中午去二中上學,先要去蝦蟆口巖窩兒板澡。退了涼又頂着烈日往學校跑,口乾舌燥,每次路過陝西街那口井,都要"咕嚕咕嚕"喝一肚子井水。然後從二中後山門進入學校。

在樂生的記憶中,那張照片正是陝西街的寫真。我的二中同學阿芳,溫柔賢惠,廚藝了得,經常讓我們去她家享受美食。看了這張照片,說:

"就是陝西街盡頭,水井旁邊有一條溝,再拐個灣就上老霄頂。那口井正是一個牆邊井,比較特別,牆裏頭在80年代是小學,我侄女在那所學校讀了幾年小學。我小吋候也經常過井上老霄頂玩。應該是那個地方,六七十年代的照片。"

同是二中同學,永平看着照片,覺得像是她小時候見過的水井衝。永平出生峨眉,上世紀六十年代隨父親調來樂山,天生麗質。據說是她們單位數一數二的美女。那時同學在五金公司上班,許多年輕人常找藉口去看她。有同學當兵回樂山,買了兩張《海島女民兵》電影票,許是鋪墊不到位,美女同學無動於衷。

多年以後同學會上說起往事,同學們笑的前仰後合。青春誤解風情。

樂山水井衝名氣很大。在古代,那個地方是個碼頭,交通要道,河對岸是大名鼎鼎的龍泓寺,北宋時期一干著名詩人,都在哪留有詩篇。蘇東坡有"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近代以來,當屬武漢大學遷至樂山辦學八年,教務長兼文學院長朱光潛先生留在水井衝的記憶有趣。

1941年春,著名歷史學家錢穆應邀去樂山武漢大學講學。他在回憶錄裏寫道:"嘉定適遭大轟炸,全城幾毀其半,校長王星拱移家城外,餘一人住其城中寓邸。隔鄰爲文學院長朱光潛孟實寓。時孟實一人獨處,餘中晚兩餐,皆去其寓與孟實同餐,暢談甚相得。"

朱光潛安徽人,1925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後又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北大、川大、武漢大學教授,是當代著名的美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他於1938年底到樂山,在水井衝住了將近八年時間,他的學生後來回憶:


一次,幾名學生受邀到朱光潛位於水井衝的家中喝茶。當時正值秋天,朱光潛家中的院子裏,有兩棵長得很高很粗的銀杏樹。樹下積着厚厚的落葉,走上去颯颯地響。一名男生見狀拿起一把掃帚說:“我幫老師把這些枯葉掃掉吧。”朱光潛趕緊制止說:“別別,我等了好久才存了這麼多層落葉,晚上在書房看書,可以聽見雨落下來、風捲起的聲音。這個記憶,比讀許多秋天境界的詩更爲生動、深刻。”打那以後,朱光潛厚積落葉聽秋聲的雅事便傳開了。

1941年10月15日,在西南聯大任教的朱自清路過樂山,朱光潛陪同他遊覽了樂山大佛、龍泓寺。當天,恰好朱光潛的夫人奚金吾帶着孩子回孃家去了,朱光潛就將朱自清及其家人請到水井衝的家裏,住了一晚。

當天晚餐的主菜,是一盆紅燒羊蹄。也真難爲朱光潛了,不知他從哪裏弄來了這個稀罕物。兩人把酒言歡,暢談到半夜。朱自清非常懷念樂山的這次遊玩,離開樂山後,他作詩一首《好夢再疊何字韻》記之,詩就寫在四川夾江產的竹簾紙上,用的是娟秀的行書。那張普通的竹簾紙上,記載的是亂世中兩個書生的一次愉快相遇,相看淚眼,惺惺相惜。



水井衝,從此與中國近代幾位最著名的學者聯繫在一起。特別要註明,當時朱光潛住在樂山的通信地址是水井衝八號。這地址是朱光潛先生留在嘉樂紙廠股東名冊上的聯繫方式,朱光潛先生曾於1941年花三千元買入六十股嘉樂紙廠的股份。

朱光潛先生在樂山租住的居所,1949年後收歸國有,成爲地區五交化的倉庫,永平同學回憶說,那兩株白果樹(銀杏)就在當時的化工倉庫裏,一邊一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五交化公司修宿舍,砍掉一棵,剩下孤零零一棵,殘存的一堵牆,牆上雕塑着一朵蓮花。

現在的水井衝除了名字和那堵舊牆,唯一留下符號的就是那一棵活了數百年曆史的銀杏樹。永平同學說,過去水井在的時候,周圍路上就沒幹過,從早到晚都有人前去挑水洗菜,水井邊還有一座小廟,精緻的緊。

還是回到那張引起朋友們猜測的照片。根據那口井和一旁的水溝,許多老樂山都覺得太像舊時的泌水院了。畫家郭志全先生從小住在泌水院,用他的話說,對住在泌水院的各家各戶是如數家珍。1949以前讀小學,學校就在泌水院,叫聖泉小學,後來改名叫聖水小學。

說起泌水院,一下子打開了郭志全先生的話題,他的夫人高老師也是住在泌水院原來嘉樂紙廠的宿舍,郭老師的兒子勁松也出生在泌水院。郭志全先生學畫花鳥,請教的老師劉朝東就住在泌水院。說起嘉州畫院四老之一的劉朝東,出道就不同凡響。劉朝東的父親劉老太爺是樂山著名的中醫,在泌水院裏修了幢二層小洋樓,很打眼。

劉朝東先生自幼聰穎,喜歡琴棋書畫,1933年畢業於四川藝術專科學校。1943年,便在當時的樂山商會舉辦了第一次畫展。展出山水、人物、花鳥精品40多幅。並將畫展一千餘元的收入分別贈送兌陽小學、聖泉小學各五百餘元。唐代李白有詩: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何等的瀟灑。那時出入泌水院的,不會記不住一個風流倜儻,穿西服,戴博士帽,鼻子上架水晶茶鏡,手提文明棍的時尚青年,他的所有作派領袖樂山風氣之潮。

這是世家子弟的風格,樂山人把這叫"操哥"。畫家劉朝東便是民國年樂山的"操哥"。畫家的兒女們大約也繼承了父輩的優秀基因,畫畫的、拉小提琴、學外語皆往來無白丁。

住在泌水院的人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泌水院有兩把小提琴響徹樂山古城,一把是劉朝東的兒子劉少豐,另一把是楊宗闊。他們倆的琴聲一個專業,一個業餘,在樂山數一數二,人也長得英俊瀟灑,他們的生活,無論愛情還是交友,留下許多傳說,是新時代的"操哥"。

說到"操哥",那是古城樂山的特產。樂山人愛把獨立特行、不按常理出牌、本身有本事的人稱爲"操哥"。六七十年代,樂山城裏算得上"操哥"的除了上面兩位音樂人,還有拉手風琴的熊昌明,人稱"熊爛龍",再有一個照相館的劉雙兒,他們之後,是嘉樂造紙廠的工程師衣瑞龍,以"飛人"稱譽。

現在而今,"操哥"在樂山已是稀有品種,數來看去,似乎只有喜歡寫字的韓思一韓老九夠得上。


再回到那張照片,攝影師鄧洪秀的父親是民國時期樂山製藥廠的開創者。樂山製藥廠最早的廠址就在泌水院進去的半山上,當然很熟悉泌水院的前世今生。因此。當鄧洪秀看到這張照片時,否認了泌水院一說。

從小到大生活在泌水院的李海洋,他的小學就讀於聖水小學。多年後,泌水院的同學們建了一個微信羣,他們把這張照片反覆研讀,一致認爲照片上的房子不是泌水院。泌水院的水溝應該在左邊,而照片上的水溝在右。

從照片裏的老房子,許多朋友深情回憶起當年樂山城裏,旮旯角角中老房子裏的小食店,不管是賣滷肉還是家常美食,一概親和、一概有回家的感覺,處處都是慢慢的時光。

那些民國時期保存下來的老房子,光線不是那麼明亮,牆上的木板紋路簡單。門檻許是踏走的人太多,呈現出一彎彎如波浪般的凹痕。

走出來招呼你的服務員,也許是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或者是個鬼靈精怪的小姐姐,後廚房頂上的亮瓦蒙上了說不清楚的歲月。說不定還有蜘蛛結了個天大的網,蜘蛛就躲在角落,靜靜守候自投羅網的小蟲。

一切都透着陰涼,不知道哪裏吹來的穿堂風,給從陽光下走進老房子的人退了燥熱,這是屬於老屋的慢生活。你不用着急,着急無用,在店家有限的食材中選定你的菜名,味道會喚醒你久遠的記憶。

記得有次幾個同學一起去飯館喫飯,有人對店家送的泡菜讚不絕口。在座的芹格格同學對此道頗有認識,挾起泡蘿蔔,入嘴便有評價:"敞了口風。"這句評語非常專業,專指四川泡菜、宜賓芽菜、涪陵榨菜,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

去老房子喫飯心裏踏實,不需要問價錢。古巷、老屋、還有聽過、讀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店家,大凡住過老房子的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就兩個字:平淡。

這與今天那些仿製古鎮,水泥樓房一面牆上僞裝作古的民居是大不一樣。一旦走進戴着假面具的地方,那種裝腔作勢,忸怩作態,總是令人心裏起疑不放心。你不知道在各種面具,包括乾隆、道光年的廣告後面,究竟藏了多少宰人的,防不勝防的伎倆。

扯遠了,這已經超出了一張老照片所給予的內容。

(後記:愛好攝影的向樂軍先生找到了這張照片的出處,是1981年,由一個美國攝影師比爾霍克在成都拍攝。以此謝謝所有參與討論的同學、微友、知青、戰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