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德勒個體心理學3 1 2 3 4 5

1

楊絳先生說:世界是我的,與他人無關。

聽起來匪夷所思。

但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不謀而合。

阿德勒認爲:人格特質並非來自遺傳,也不是環境所造,而是來自於我們內心對世界的解讀。

2

在一個家庭裏,我經常能看到這一現象:

一個孩子表現十分優秀,另一個孩子卻調皮搗蛋、“無惡不作”。

同一家庭,按道理養育出的孩子應該秉性相同:相同的基因,相同的環境。

但結果卻塑造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

單從他們的行爲來看,我們找不到他們性格形成的原因。

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看看這兩個孩子分別都經歷了哪些對於他們而言的重大事件。

比如,優秀的孩子過往做了一件什麼事情得到過家人和外界的肯定,這堅實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解讀:只要我行爲出色,成績優異,就能得到他人的喜愛,我也會感到喜悅。

而具有破壞力的孩子,他又經歷了一件什麼事,讓他感到挫敗;

又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和指引,他只好破罐破摔——

但他同樣渴望被關注;

如果沒有他人的認同和讚美,他就轉向生活的消極面去“努力”,爭取到家人的關注:

爲家人制造麻煩,使家人總是愁眉不展,最後不得不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

他從這些“關注”裏,獲得扭曲的優越感。

3

這兩個孩子會在童年期反覆試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優秀的孩子就愈加篤定:努力使自己更好,對他人有價值,自己才感到愉悅;

而搗亂的孩子更加篤定:反正我一無是處,那我就破壞他們,這樣我同樣能獲得大家的關注,同樣不會讓人小瞧。

這些想法會指導實踐,不斷在他們的意識層加深和強化。

當他們走進社會,還將繼續用自己那套“堅固”的行爲模式與他人相處。

你會發現在形成固有模式的過程中,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目標: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同,想要一個卓越的自我。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他們憑藉各自對世界不同的解釋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徑。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犯罪的人執迷不悔,很難迷途知返、改邪歸正。

4

阿德勒對人格特徵追根溯源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可以幫我清晰得辨別出:我們該從哪裏着手挽救一個孩子。

那個優秀的孩子,最開始在機緣巧合下,成功過一次,得到了鼓勵,建立了信心;而搗亂的孩子呢?最開始他運氣差一點,遇到了挫折,最後得到的是父母的指責和嘲笑。

或者,父母會簡單安慰一下:你是最棒的,失敗一次沒什麼,下次你就可以做到了。然後就走開了。

還有家長會這樣說:你這麼聰明,就是粗心大意了一點,你要是認真的話,一定能成功!

第一種情形,父母直接扼殺了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沒有按你預期的那樣越挫越勇,這樣的教養無疑對他是一種摧毀。(即便激將法起到了作用,這種養育方式也會讓孩子一直活在自我懷疑的掙扎中)

第二種情形,父母讓孩子盲目樂觀,覺得成功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下次如果他還是失敗了,他同樣也會這樣安慰自己,將失敗一帶而過。

第三種情形,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粗心大意的性格,從而繞過各種困難,也做不好一件事。

5

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鼓勵他: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次沒成功不要緊,但是我們得不斷尋找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遇到困難不要逃避和忽視,要直面它、克服它;逃避,問題永遠都在,我們的能力也無法提升;只有解決它,我們的能力纔會提升。

還有:沒有人天生聰明,都是付出過汗水的,即便是有天賦的成分在裏頭,如果做不到持續付出,所獲得的成功也不會長久。

而前面那個幸運而優秀的孩子,同樣也要告訴他:成功不是我們獲得認同和優越感的唯一方式,一味追求個人成就而忽視他人和社會情感的人,最終只會落得形單影隻,鬱鬱寡歡的下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