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钧自体心理学课程第八次作业

理想化移情是咨询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处理理想化移情的时机也很重要,请你思考后回答:(1)理想化移情是否应该在出现后马上诠释?为什么?

不应该马上诠释。首先,马上诠释容易出现偏差,此时,咨询师可能偏离了来访者的位置,反而纠缠于自己的感觉中。比如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想化感到不适,而不自觉的辩解或视其为讽刺攻击,很容易让来访者感到不被理解、被推开了,甚至产生自恋暴怒。

其次,哪怕诠释是准确的,但此时来访者的移情还没有完整呈现,被压抑的需求还未充分达到前意识,来访者感受还不深刻。因此,此时过快解释也很难让来访者接受,甚至会使ta调动起防御和阻抗。

所以,面对理想化移情的基本态度是允许理想化过程表达出来,让来访者关于移情的幻想存在在这个空间中,咨询师要保持中立,让子弹飞一会儿,耐心等待理想化发展成熟,慢慢褪色。

(2)理想化移情在咨询中的对象通常都有谁?为什么?

理想化移情的对象在临床中通常是咨询师,但也有可能指向来访者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生活中较常见的理想化移情对象为: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单位领导、老师、社会知名人士等,也有可能指向一个不良团体的头目。大多数是让来访者感受到很有力量的人物。

因为理想化移情起源于理想化父母双亲影像的突然断裂。而理想化父母双亲影像是个体把自身的自恋投射到父母身上,理想化父母以后,再通过父母来体验自己。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与一个理想的、有力量的客体连接,来感受到自己也有力量。

如果理想化父母双亲影像在内化以前突然断裂,会导致创伤情结,理想化需要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当中重新出现,弥补未完成的理想化过程,这就是理想化移情。此时,来访者除对咨询师会产生移情外,也会对生活中看起来很有力量的人物产生理想化移情。

社会生活中也常可看到一些理想化移情现象,如追星、追随某个导师、追随领导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