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處淡泊,朝野親重: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樂時期仕途如何?

作者:史遇春

續說那些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樂時期的職位升降與宦海沉浮。

胡儼——學達天人,智資帷幄;自處淡泊,朝野親重

胡儼(公元1361年~公元1443年),字若思,南昌(今屬江西)人。

胡儼天資穎悟,年少時節,他就酷愛讀書。

胡儼曾跟隨伯父虞部員外郎胡汝器學習經學;他還自己找尋賢達之士,或事之如師,或交之若友。

熊伯幾曾以古文辭而自高。一見胡儼,熊伯幾便極力讚揚他的文章有所養成,遂將自己的古文之法教授給他。

胡儼對天文、地理、樂律、曆法、醫學、占卜等方面的書籍無不博覽。

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胡儼在鄉試中中舉,名列第二。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胡儼參加會試,名列副榜之中。

副榜,明、清科舉考試中,錄取正式名額之外,另錄取若干附加名額,稱爲副榜。

考中副榜之後,胡儼被授任爲華亭縣(今屬上海)教諭。其時,胡儼雖然年輕,但是,他能夠以師道自任,勸勉諸生,務求實學,勵行簡約,以變革浮靡風習;他每日親自講授,常常教學至夜半時分,即便隆寒酷暑,從不荒廢;地方父老,對他皆稱許看重。

後來,母親去世,按照當時的禮俗,胡儼回家服喪。,

守制期滿,胡儼於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被改任爲長垣(今屬河南)教諭。爲便於奉養父親,胡儼請求朝廷就近授職,於是,他又被改派到餘干縣(今屬江西)任職。話說,明代容許學官申請就近任職,就是從胡儼開始的,且自此以後,成爲常例。胡儼在餘干任職,還和在華亭時一樣,盡心盡力,故而,士子都樂意跟他學習,他在當地的教學也成效顯著。

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因有人推薦,胡儼被授職爲桐城(今屬安徽)知縣。在桐城任內,胡儼曾主持開鑿桐陂之水,用以灌溉當地農田,爲民衆創造便利,當然,也使民衆從中收穫稼穡之利。據傳,那個年代,本縣境內有虎出沒,傷及縣民;爲此,胡儼曾齋戒沐浴,虔誠向神靈祈禱,後來,老虎就遁逃無跡了。因爲任內的惠民之政爲當地人所感戴,縣民還把胡儼供奉在朱邑祠內。胡儼在職,把“愛民”作爲治理的根本,凡是可以方便民衆、有利民衆的事情,他都會親身擔當、親自督導;民衆有拖欠多年、無法繳納的稅賦,他上書朝廷、講明情由,使其得以豁免。

胡儼曾經負責督管漕運,在三山停留,時值大風大雪,有商旅行至河水中央,船隻翻覆,他命人立即救援,得救者三十餘人。

曾有蝗災發生,救災途中,遇到在外逃荒、因飢餓而病倒的民衆,胡儼命令下屬攙扶救助,並安排他們住進民家,施以醫藥,給予飲食,最後,數百民衆得以活命。

胡儼的治理作爲,往往卓異不羣,有識者認爲,他將來必然會被朝廷大用。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副都御史練子寧[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年榜眼;建文時深見信任,升任吏部左侍郎,官拜御史大夫;痛斥朱棣篡權不道,被嚴刑處置,磔殺滅族]薦舉胡儼於朝,說是:

“學足以達天人之際,智足以資帷幄之籌,必拔而用之,乃知臣言不妄”。

等到朱允炆徵召胡儼來朝之時,燕師已經橫渡長江。

朱棣領兵對抗朝廷獲勝,攻入南京之後,胡儼爲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之一。

朱棣登位之後,說是:

“既然都說胡儼很懂天文,可以讓欽天監試驗一下他的才學。”

欽天監授命,對胡儼進行了考試。

考試結束,欽天監考官員上奏說是:

胡儼確實通曉象緯、氣候之學。

之後不久,因解縉的舉薦,胡儼被授職爲翰林檢討,並授命與解縉、胡廣、楊士奇、金幼孜、黃淮、楊榮等人一起,值守文淵閣。

胡儼在內閣任事之時,但凡皇帝諮詢顧問,他都會從容思索考量,從來不會搶在別人前面、爭着回答提問、以表現自己的才智,當時的輿論對他非常肯定;但是,他的回答,稍嫌戇直。

朱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胡儼晉升左春坊左諭德,仍兼舊職,在東宮侍奉皇太子(即明仁宗朱高熾),爲其講習,凡古今治亂得失,胡儼一定會向太子反覆敷陳,以期有所裨益。

遭遇父喪,胡儼回鄉守制,詔令奪情。

本年農曆九月,胡儼被拜爲國子監祭酒,自此以後,他不再參與朝廷機要事務。當時,朝廷嚴刑峻法,國子監也不能例外,國子生員假託有事,告假回鄉,被查實之後,也會被判處罪行,外遣戍邊。胡儼到任之後,立即上奏朝廷,請求廢止了這樣的做法。

期間,朱棣臨幸太學,駕御彝倫堂,爲胡儼賜坐,命他講經。胡儼從容敷暢,朱棣屈尊俯聽。聽罷,朱棣很是高興,對胡儼賜賚優厚。

永樂七年(公元1410年),朱棣駕幸北京,其間,他還將胡儼徵召至行在。

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北征,任命胡儼以國子監祭酒兼任侍講之職,執掌翰林院事務,輔佐皇太孫(即明宣宗朱瞻基,此時還未冊立,冊立皇太孫,乃永樂九年事)留守北京。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改胡儼爲北京國子監祭酒。

需要說明的是: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廷正式遷都北京。在此之前,明廷的都城在南京。遷都之後,南京仍保留各種體制,其層級自然下降;須知,遷都前後,胡儼所任,皆是國家最高層級的國子監祭酒,而非其他。

當日,胡儼作爲館閣宿儒,朝廷的大著作,多出自他的手筆;重修《太祖(朱元璋)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等,他都在其中擔任總裁官;他擅長書法,進呈皇帝的歌頌詩文,詞翰並美,朱棣特別關注;他主持國學二十多年,能夠以身率教,一行一動,皆有師法。

洪熙改元之後,胡儼以身患疾病爲由,請求退休,明仁宗賜予敕書,對他進行慰勞獎勵,並進升他爲太子賓客,仍兼祭酒。胡儼退休之後,朝廷還免除其子孫的賦稅徭役。

明宣宗即位之後,朝廷以禮部侍郎之銜徵召胡儼,胡儼辭謝歸家。

胡儼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皆以師禮對待他;胡儼與這些人交談之時,從來不會談及自家的私事;他自處淡泊,平常的衣食,僅能自足;凡是涉及是非、利害、可否,他都會仔細審度,以求臻於至當,惟恐給人帶來不好的後果;與人相處,意見不合時,他會立即退避,不與爭辯,因爲這樣,無論在哪裏,他都能維護好他人的情誼;他曾上表,請求重視許遜(晉朝著名道士,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許真君”,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並稱爲四大天師。)、韋丹(唐代循吏、水利專家)的廟祠,每年春秋,進行祭祀;他曾主持修葺白鹿書院。

當初,胡儼在擔任湖廣考官之時,看到楊溥(明代名臣、“三楊”之一,官至首輔)的文章,非常驚異,並在其上題寫道:

“此文作者,必能爲董子(董仲舒)之正言,而不爲公孫(公孫龍)之阿曲。”

世人都認爲胡儼知人。

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胡儼去世,終年八十三歲,朝廷遣官諭祭,並命有司營葬。

胡儼著有《頤庵文集》。

關於胡儼,可參看《明史》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胡儼傳》、《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二《內閣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胡公儼傳(黃佐)》、《今獻備遺》卷七《胡儼》等。

(本篇結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