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強人的生活哲學

《被討厭的勇氣》——強人的生活哲學

我花了兩週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最大的感受是這是一本強者的生活哲學,也是強者的生活指南,本書核心思想是我們的人生狀態取決於自己的選擇。本書採用的對話體形式,圍繞兩大主題展開,“我們爲什麼會感到不幸?”和“如何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獲得自由和幸福”。感謝本書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感謝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三位牛人的思想匯聚於一本書中,啓發了我的生活勇氣。

一、我們爲什麼會感到不幸?不幸是誰的錯?

1.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

原因論是把現在的狀態和行爲當作結果去推導致的原因,認爲是過去的經歷造成現在的不幸。

原因論關注過去,試圖找出原因,卻會形成更加難以改變的藉口,這也是我前段時間所發現自己的一些詬病,過於糾結過去的經歷,現在無法改變的習慣歸咎於過去所受的創傷,童年父母的忽略,或者某次發生的哪個事件不小心傷害了我等等,這類讓過去經歷背鍋解釋只會讓自己更安於現狀,更難作出改變。也就是把行爲合理化了,在原因論視角下,想改變自己,我只是告訴自己不要找藉口了,也有點效果,但是當我學習到目的論的解釋才醍醐灌頂。

我們大家都是在爲了某種“目的”而活着,這就是目的論。目的論主張我們都是爲了某些目的而活着,我們的某些行爲、態度或許不能直接理解,但它們一定服務於我們的某些目的。

目的論把視角關注點放在現在,把現在的狀態認同爲了達成某一目的,找出這個目的,破除目的,狀態和行爲自然破除。

舉個例子:一個宅在家,居久不出的人一出門感到身體嚴重不適,或頭痛或心慌,或無所適從,原因論會去探究過去是不是因爲在外面受到什麼傷害,是不是從小經歷虐待所以不相信外面有友善的人存在…找到這些之後呢?你告訴他其實外面還是有很多好人的,但還是不能解釋爲什麼那麼多人懂得很多道理,知道改變可以更好,還是很難改變。 目的論會這樣去思考,所謂的身體不適和嚴重反應只是爲了服務於自己不出門這個目的,這個人並不一定有受虐待沒有遇到好人,如此就無法解釋那些經歷慘痛卻依然通過努力過上好日子的人了,只是他自己心裏不願意出門,也許爲了逃避現實的壓力,也許在家裏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回到自己身上,想要改變一個壞習慣,不一定非得花費時間去探尋壞習慣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原因,那可能會成爲肯定壞習慣存在的藉口,最好的方式是發展一個好習慣替代它,比如最近我下載了電子書閱讀軟件,可以把幾十本書裝進手機裏,ipad裏,隨時閱讀,隨時記筆記,隨時成長,自然就不想用手機刷無聊八卦了,畢竟,比起見證別人的成長,我更想親身感受這件事。

2.不要老讓“過去”背鍋,所謂的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又是一次醍醐灌頂,我腦海中縈繞着萬維鋼說過的一句話“阿德勒哲學是強者的哲學”。 以前學習心理學,以弗洛伊德和榮格思想爲主,經常對着自己的行爲去追溯到過去的經歷中,尋找某次的心理創傷,也許追溯到童年哪個人不經意間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我感到很受傷,於是之後一直重複的創傷應激模式。

而今天阿德勒告訴我根本沒有心理創傷這回事,他還說我們不是由之前的經歷所造就的,正確的說不是那些經歷影響了我,而是對待那些經歷的態度所深刻影響,如此便可以解釋爲什麼有些人同樣的經歷卻塑造了不一樣的人生。

阿德勒確實是強者的哲學,因爲認同了“無心理創傷,一切都是我選擇的結果”這件事後,就沒有理由把自己現在的錯誤結果歸結於外界的任何人,更沒有理由拿童年父母的疏忽當藉口了,這時候我必須面對自己真實的愚蠢,當然我也有機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過去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有時候也得到了真實的傷害,如何面對過去?我沒沒有時光機,不能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也無法改變過去的經歷,如果簡單的活在原因論裏,就將過去做成了無法反駁的劍,不斷戳着過去的傷口,進入消極被動的人生模式。

過去經歷無法改變,但賦予過去經歷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是現在的自己面對的課題,也是未來的自己影響最深的。

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過去經歷對於自己的意義,去主動改變,超越自己。

3.無人想作惡,真沒有人處心積慮害你。

這裏的“惡”是沒有好處的意思,古希臘對善的含義並非善良,而是有好處,無人作惡是說沒有人會做沒有好處的事情。即使有人搞破壞,爲了金錢而殺人,也是在追求好處,只是這個好處只有他自己感覺到,對別人是損失甚至傷害。

憤怒是一種手段。以前我以爲憤怒時的自我是缺席的,人在憤怒,在情緒激動時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可是這樣的確就無法解釋既然憤怒是不可控制的,如果當時手裏有把刀是不是就會殺人了呢?那情緒過激殺人的是不是就無罪了呢?又,爲什麼我們可以對一個人憤怒,轉而對另一個人笑臉相迎,這說明憤怒並非不可控制,不是情緒主導了自己,從目的論出發,是發怒的人爲了達成某一目的而製造了憤怒的情緒,或許是爲了震懾對方,讓對方感到害怕,順利讓對方聽自己的話。

發怒是一種交流方式。易怒的人並不是性情急躁,他不知道除了發怒還可以有其他的有效交流方式。除了發怒,我們還可以用語言,邏輯平靜地交流解決問題。所以纔會說“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這其實是在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

我們不能上任何挑釁的當。面對發怒和傷害自己的人,回以憤怒和反擊時,要先想想對方的目的是什麼?對方的目的是通過攻擊把自己拉入與他的權利鬥爭中去,一旦陷進去了,便正中下懷,可能對方就是想找人和他吵架,就是想證明別人和他一樣是個暴躁憤怒的人,那我呢,不就變成他了嗎? 再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與他爭論並不是重要的事情,破口辱罵,人身攻擊,把自己搞的一肚子火,對身體有所損傷,還浪費大量的時間,沒有價值。

面對發怒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做迴應,不是控制自己的怒氣,也不是忍耐,是真正意識到沒必要生氣,沒必要發怒,用平和和智慧去解決。

當有人對你辱罵時,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氣呢?從目的論觀察,對方的辱罵其實是想通過憤怒、人生攻擊把你拉入到與他的權利鬥爭中去,如果開始你們討論的是各自的觀點,現在已經完全脫離討論的範圍,既沒必要生氣,也沒必要回應。一旦進入這場競爭,一定會有輸贏,如果對方輸了,退出了,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復仇階段。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復仇階段就很難修復,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都有人和你作對,這個人出於各種需要還得天天面對,痛不痛苦?叛逆期的孩子就是通過各種不被父母認可的怪異行爲報復自己的父母。

4.選擇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不改變,也是自己的選擇。

我們的人生狀態,也就是生活狀態與自己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相關,性格給人的感覺總是固定的,難以改變的,有種宿命論的感覺,這是錯覺,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表述方式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微妙差異,一個形容自己性格悲觀的人,換種說法“我是一個有悲觀世界觀的人”,性格是難以改變的,但世界觀可以改變。

不僅不幸的生活感覺是自己選擇的,不幸的生活狀態也是自己選擇的,我們總是不滿於現狀,其實是自己選擇了不改變,因爲懶得去面對改變的未知困難,保持當下自己就可以依照過去的經驗繼續生活,改變卻會有很多未知困難,未知的狀態境遇需要去判斷觸發一系列的變化。比起改變,你選擇了繼續不滿地活着。

如何改變你的人生狀態改變自己的人生狀態的確需要勇氣,面對新環境、新問題的勇氣,面對幸福的勇氣,想要改變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生活的看法,那就要改變自己與世界的連接方式,溝通方式,首先要有摒棄過去生活的決心。

警惕“如果…就…”句式,如果我能和他一樣健康就好了,如果我有時間寫作,也能成爲優秀的小說家,一方面對未來報有期待,一方面又原地不動,給自己找足了藉口,如果你想成爲小說家,首先你得開始寫小說,不敢做是因爲害怕面對剛開始寫作的拙劣笨拙,這些會給你對未來的幻想有個沉痛的打擊,但那又怎麼樣,想成功,你還要繼續寫,去反覆鍛鍊才能減輕陌生和笨拙,對於一個新領域你和剛學走路的娃娃沒有兩樣,記得給自己耐心;又或者去做了之後你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走這條路,因爲你有很嚴重的閱讀障礙,你喜歡運動,不喜歡窩在家裏寫東西,那也沒關係,早點意識到這個不適合自己,便有機會去尋找真正發揮自己優勢的東西。但如果就得幻想只能讓自己沉浸在我也可以的假想中,沉浸在虛無的可能性中,不敢改變,原地徘徊,停滯不前。

必須改變的是什麼?我這個人還是這個人,改變的是我與世界的溝通方式,是我的行爲,是生活方式,是生活狀態,過去的確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未來的走向如何不僅僅依靠過去經歷疊加,在這一刻,在當下,我永遠擁有選擇權,我的選擇影響未來走向,決定了我以後成爲什麼樣的人。

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的某部分特徵,或是言語,或是行爲,其實是你先討厭這個人,然後找出一些特徵來證明自己對他的討厭是合理的。這就是人生謊言,企圖把自己的狀態形成的責任歸咎於外界,歸責於旁人,來逃避真實的問題,這無關善惡,只是缺乏一份面對真實的勇氣,缺乏直麪人生的勇氣。不管什麼時候,我們人生的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中,或許無法控制事件經歷的發展,但我們仍然可以決定賦予他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阿德勒哲學是勇氣的哲學。

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也是使用的心理學。過去的經歷固然重要,但我們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5.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根本不可能不受傷”,意識到這個事實,才能帶着勇氣去開展人際關係,否則爲了懼怕人際關係中的傷害,我們會用各種方式最終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人爲什麼會討厭自己呢,有人把自己形容的一無是處,是對自身的自卑,是害怕別人攻擊和否定自己,怕被拒絕不被接受,所以自己率先把自己形容的一無是處,以此逃避他人的攻擊,也逃避了人際關係,僅存一點道德優越感,其實抨擊自己也是爲了證明自己是好的,因爲自我要求高才看到那些缺點,也是自卑導致自負的一種表現。

這樣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有人見到異性就會臉紅,他說我之所以不能跟他在一起是因爲我看到他就臉紅,無法說話,其實她是用臉紅來掩飾自己的自卑,如果我不臉紅就可以自如地和他交談,我們就會在一起了,也是爲了逃避被拒絕的壓力,所以製造了臉紅這個行爲,成爲自己不敢告白的藉口。

一切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不僅包括與他人的關係,也包括與內在自己的關係。一個不願出門上班的人可能是懼怕外部環境的不認可,投幾個簡歷,去面試幾次被拒絕就開始懷疑人生了,是體驗到了被拒絕的羞恥感、挫敗感,不被認可,和“我沒有能力”的感覺使他不敢外出工作,面對這些人生真實的課題。

要想改變,就要意識到自己不接受自己是對壓力的逃避,鼓勵自己去接納現在的自己,承認自己缺乏勇氣,是改變的開始。

曾經我非常痛苦糾結於自己的朋友少,人際關係少,也有段時間會非常刻意地去各種場合交朋友,與人交流,後來我放下了這種刻意交朋友的方式。因爲根本無法交得真心朋友,在社會場上每個人都裝着自己的利益和目的,會僞裝成各種認同和喜歡你的樣子,但我不需要如此。最近我突然洞察到,人什麼情況下需要朋友呢?在你喜悅,獲得榮耀的時候,需要有人見證和認可;在你悲傷難過的時候,需要有人開解和鼓勵。如果我不需要他人認可,也有豐滿的自信感,如果我不需要他人的鼓勵,也可以在失落中重拾信心,那麼我可以不需要朋友,起碼不必刻意找尋朋友,安心地成長自己,遇到了就是遇到了。朋友關係和工作人際關係不同,需要的不是寬度,是深度。

我愛你,不是因爲你是誰,而是在你面前我可以是自己。在一個人面前可以無拘無束地做自己,不必炫耀來彰顯自己的價值,也不必自卑來否定自己,只是自然而然地,平和地做自己,把對方也當成一個真實的人,不強加束縛,限制對方,真心地希望對方好,祝福對方。這個人也要值得你的好,不束縛不代表任由其散漫發展,對於傷害自己的人是不值得被真心對待的,也要學會放棄,可以分手。最怕的是既不滿足現狀,又什麼都不做維持現狀,非常委屈非常不滿。

在人際關係中,需要注意,無論自己多麼正確都不要認爲我是正確的而去責難對方,一旦認爲我是正確的,勢必是認爲對方是錯誤的,就進入了權力之爭,就必須有輸贏,高低立下的比較和競爭,在競爭裏面,對承認錯誤,賠禮道歉,退出權利競爭,等就會等同於失敗。如果真的認爲自己是正確的,對方持有什麼觀點並不重要,更沒有必要去通過對方的錯誤,和競爭去確認和彰顯自己的正確了。只有擺脫了對對錯的執着,脫離了競爭關係,才能輕鬆地完善自我。

6.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自卑感是希望自己進步,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努力還不夠,技術不達標,覺得自己達不到自己要求的標準,覺得自己不夠好,這是自卑感。自卑情結更多用在原因論的表述中,我因爲學歷太低所以至今沒有成功,我因爲不夠漂亮所以沒有男生喜歡,因爲童年時父母離婚了,所以我對婚姻失去了信心,現在還沒有結婚…這些都把自卑當作藉口掩飾自己導致的現狀這一事實,然後停留原地,無法改變。 自卑感本身是“求好”,不是壞事,善加利用便可以成爲前進的動力。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變生活方式,去行動上改變,這份不足就會慢慢的縮小,自己也就獲得了進步。

自卑和自負看起來是一對反義詞,但在現實生活中,自卑的人可能是自負,自大的人可能是根本的自卑。特別是那些誇誇其談,好大喜功,或者自吹自擂的人,其實他們是因爲極度的自卑,對自己不自信,擔心如果不誇耀自己就不被關注,如果不主動告知別人,旁人就無法發現他的優點。總是訴說不幸的人,也是把自己的弱勢當作武器,希望得到格外的照顧,嘴巴上說着自己的不幸,對自己的不滿,但又極度的需要不幸,來掩飾自己真實的虛弱,好像在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這些糟糕的事,肯定也可以過的很好”,或者是“我很不幸,照顧照顧我吧”,

那些困擾我們的煩惱都來自於主觀世界,並不是客觀事實。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沒有參照標準,就沒有高矮美醜窮富,沒有比較就沒有落差感覺,就不會有煩惱了。外界的事物發展狀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能控制的是自己對外界世界的看法,這些看法左右了我的感受和對世界的認識。

沒有人是因爲生來不幸而感到不幸,這份不幸是自己賦予的,如果一個人天生沒有雙腿,而他又不知道大部分人生來有腿,那他也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會感覺痛苦乃至不幸。只有看到正常行走的人,經受了對比和異樣目光,逐漸認同自己是個例,是不正常的,纔會受此折磨,而認爲自己是不幸的。

人生追求的應該是自我實現,競爭的是過去的自己,而不是把生活當成賽道,處處尋求超越別人,那樣的話一定總是倍感挫敗,因爲總會有人比你過得好,比你能力強,長的好看…最終活了一輩子發現自己成爲了任何人,就是沒有做自己。 想要做自己就必然會面臨與人競爭的牽絆,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成長上,去追求對自己的進步和超越。

陷入與他人的比較和競爭中,就會有沒完沒了的麻煩和挫敗感,這會兒沉浸在對他人的優越感中,下秒可能因爲不如對方的一個優點就掉入了自卑的無底洞。我們不可能時時站於上風,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漫漫人生中,每個人都有榮耀和坎坷,把視線放遠一點去看,就發現當前的競爭是沒有意義的。

當陷入比較和競爭中時,就是把周圍的世界和周圍的人視同敵人,要隨時保持警惕,隨時發起和承受比較和攻擊,所以有的人明明有很大事業成就卻依然不幸福,在充滿敵對的世界裏生活太痛苦了。

我們周圍的人是夥伴,在人生路上大家一起前行,有的人走的快一點,有的人走的慢一點,有的人站在家人的翅膀上,有的人背上還馱着很重的包袱…在知識,經驗,種族,長相等等方面我們都不一樣,但我們在人生這條路上是同路人,我們遇到的困難、坎坷的事件或許不同,但喜悅、悲傷、快樂這些人本然的感受是一樣的。

人生不是競技場,我們活着也不是爲了競爭,去實現自我,去選擇各種方式,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實現自我的價值,就是人生的目的。

二、如何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獲得自由和幸福?

1.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能獲得自由。

根本沒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在人際關係中尋求認可,就會有所圖,會小心翼翼,就不能自如地做自己,轉而討好對方。爲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爲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就是一直在追求身邊人的認可,這樣做的弊端就是你永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一旦有無力滿足的時候就會失去信任,也失去了對自己價值的肯定,會反反覆覆迷失自我,失去自由。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拿被認可當作目的,尋求被認可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評判,把自己的選擇權交到他人手上。如果我是對的,不需要別人的認可我也是對的,如果我是錯的,別人也不會認可我。我們不需要爲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也不需要爲了得到他人的認可而活,應該活出自己的價值觀,正確的事情不需要藉助他人的認可來確認正確,正確本身就具有意義。如果我們工作是爲了得到領導的認可,學習爲了得到老師的認可,就是把自己雙手交出去,去模仿別人的人生,失去了自我。如果一旦領導不再認可你,或者只是偶爾不認可,就會失去工作做事的動力;如果老師偶爾不能給予認可,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可是你學習是爲老師學還是工作爲了領導而做呢?這樣就把自己的選擇權控制權統統交到他人手上,過上了消極被動的人生。我們要學習找到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我學習是因爲自己想要學習,在這個領域得到進步,突破自己;工作是因爲自己喜歡,樂於應對工作中的挑戰,願意在這個行業認真做事,有所建樹,一切都是由我出發,而不是爲了誰誰的認可。

不是爲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爲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知道自己不爲了別人的期待而活,也要明白別人不爲了我的期待而活,即使我對自己的價值觀再自信,也沒有理由因爲對方不理解不去做而發怒或是生氣。

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纔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2.做到課題分離,就能獲得自由。

要想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保持一定距離;太過親密就無法正面對話。但是,距離也不可以太遠。人與人之間要想有效聯繫,而不是纏繞,就要給予對方和自己獨立的空間和一定的距離,太近了就會干涉對方的決定和行爲,就像一些亂七八糟的線纏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煩惱也就由此而生。

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課題分離,要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來看,你可以幫助別人,協助他看清問題,走出困難,但做什麼決定,要不要改變,是對方的課題,不能強求對方改變,即使你認爲自己是多麼正確,都不能搶奪對方的決定權,否則只會適得其反,讓對方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能改變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

即使親密的家人也不應該橫加干涉,只是在對方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把他人的課題放下,不要胡亂攬入自己的人生,是爲人生減負。別人的課題,若是別人不想改變,我們沒有權利強迫其改變,也無法做到強迫其認同並行動,所以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更不要把對方的課題煩惱強加給自己。

很多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遇到問題想一想這是誰的課題,對於對方的橫加干涉或是指責,或是強烈的憤怒,如果自己做的事情並沒有傷害他人,且是正確的,那就沒有必要理會,即使對方再強烈的憤怒,那也是對方自己的課題,是他分不清你的人生該由你做主,在企圖妄加干涉,所以憤怒的後果也是他自己承擔的課題。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會面對自己的坎坷,錯誤,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課題,自己的人生,要做出自己認爲最正確的選擇,承擔和爲此負責的只有自己,即使他人說着再多的“爲了你好”,也要記得這是自己的課題,要自己去摸索去做決定,而不是爲了討好任何人,也不是爲了尋求任何人的認可。 除此之外,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是別人的課題,事實上我們確實無法控制這些,所以把別人的課題還給他們,煩惱就輕輕飛走了…

我希望自己能被喜歡,這是我的課題。別人喜不喜歡我,討不討厭我,是別人的課題,我不能控制,也不能強求,做到課題分離,才能獲得自由。自由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下去,不畏人言,不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

3.我不是世界中心,我是世界地圖的中心。

過度追求別人的認可,其實是以自我爲中心。正因爲不想被他人認爲自己不好,所以纔在意他人的視線。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而是對自己的執著。總是關注別人如何看自己,自己能不能得到認可,別人能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求,根本沒有空間去真正的關心對方,眼裏只有自己。

我們都在尋找一種“和我有關”的歸屬感,不僅要靠在那裏,必須要參與進去我們才能獲得這份歸屬感,也就是要直麪人生中的問題,身體、健康,交友,工作、家庭…等,不能逃避和用謊言掩蓋。

真實的世界就像一個地球儀,可以以任意點爲中心,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通過自己這雙眼睛看這個世界的地圖中心。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就會把他人看成服務於我的人,只關心別人能帶給我什麼,而不能真正的關心對方需要什麼。這個中心的論點讓我突然警醒,自己正是以我爲世界中心,特別是在朋友關係中,很少能去直接考慮對方的需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給予需要。要去真心地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給她真正需要的,而不僅僅是我想給的。

找尋自我,做自己也是一個入口,一個人只有能從容的做自己了,纔有空間去看到並滿足別人的需求,只有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才能去建立我和你的關係,然後建立更復雜的,更廣的關係。

自我接納,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還相信自己能做到,是盲目的樂觀,是對自己的謊言。自我接納是接受自己沒做到這個事實,然後去看怎麼樣可以達到目標,也就是接受不可改變的,去改變可以改變的,這就是自我接納。比如一次業務談判沒有成功,自我肯定是告訴自己這次是運氣不好,下次一定可以成功。自我接納是接受這次談判失敗的自己,去做個覆盤,看看自己哪部分能力還欠缺,哪裏沒有做好,導致了談判失敗,然後去努力改善,即使下一次不成功,每次都這樣做,也會無限次的接近成功。相比較而言,自我接納是更主動,更具勇氣作出改變的方式。

如果想和對方建立好的關係,親密的關係就要投以信任信賴,對方會不會背叛,那是對方的課題,但在建立時,我帶着這份信賴的目的出發,纔有機會建立起好的關係。

對身邊人好一些,對陌生人好一些,不是因爲他人需要,而是因爲自己需要。每個人都有道德需求和價值需求,工作,學習,建立家庭,充當社會角色,都是爲了實現價值,讓自己有用,可以心安理得地存在於這個世界。

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指標。如果現在我和一個人談話,我們兩個營造的氛圍就是共同體感覺,如果我們在爭吵,這份共同體感覺就是壓抑充滿攻擊性的,如果我們在約會,開心的暢談,交換心扉,那我們的共同體感覺就是安全信任和溫暖的。

課題分離不是疏遠人際關係,而是保留一定的空間,有個親密的度,在關鍵時刻,關鍵選擇權不要橫加干涉,就像把馬兒領到水邊,但你不能強行按頭喝水,你所做的努力都只限定在把馬兒帶到水邊的範圍,如果它想喝,自然會喝,強迫其喝,只會產生牴觸,傷害彼此的關係。

人際關係“王牌”,握在你自己手裏,既不可以去操縱他人,也不能操縱他人。只要自己想修復關係,就儘管去做,不要期待對方會因爲自己的變化而變化,那是一種束縛,做好自己對方或許會改變,或許會不變,起碼自己的人生沒有遺憾。

讓自己參與到共同體中,獲得參與感,但不要臣服於某一共同體,除了當前的共同體,比如學校,還有更大的共同體存在,比如社會。當在一個共同體中受到嚴重挫敗,要意識到自己只是在當前這一共同體中受挫,不代表全部,這個共同體中的權利者也只是在這裏才起作用,脫離這個共同體我們是平等的人,如果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理所當然地拒絕,而不必心懷愧疚或委曲求全。一定要意識到還有更大的存在,這樣就不會把自己拘泥於當前的共同體畏縮不前。

4.既不表揚,也不批評,盡情地去鼓勵,給予勇氣。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

表揚和批評是把關係變成了縱向關係,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操縱對方,來掩飾自己的虛弱感,達成我比別人強的錯覺,這種人非常懼怕對方的強大和成長,會讓自己挫敗和沒面子。有些伴侶關係中的男人就存在這種操縱,會貶低女方對家庭承擔的責任和付出的勞動,其實兩個人只是勞動場合不同,男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維護自己的地位,害怕女方的價值與自己平等甚至超過自己。維護自己虛弱的面子不被崩塌。橫向關係是把人放在一個水平線,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誰都沒有權利去操縱對方,或許是承擔不同的責任,不同的工作,但作爲人是平等的。

既不表揚,也不批評,而是去鼓勵對方,使其獲得面對問題的勇氣,積極地通過自己的雙手去解決。表揚是在縱向關係中居高臨下的對對方形成一種認可,接受表揚就代表承認了這種居高臨下的關係,就感受到自己的虛弱和不平等的關係,鼓勵不同,鼓勵是在橫向關係中給予對方面對問題的勇氣,是平等關係的幫助。如果以獲得表揚爲目的,人就會去迎合對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又回到了爲了別人的認可而活的被動局面。

鼓勵他人,可以直接表達對方的貢獻也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使用評價性的語言,諸如“你很好”“太棒了”“你做的很對”這種評價性語言給人一種居高臨下被評判的感覺,如果對方幫助了你,只需要說一句“謝謝”或者“得到你的幫助我很開心”之類的話就是平等關係中的鼓勵。鼓勵就是承認並接受對方的價值對自己的貢獻,不需要表揚,只是承認並接受,對方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付出被尊重,就會獲得勇氣。

有的人甘願停留在縱向關係中,接受別人的認可和表揚,這是因爲有好處,好處是不用承擔責任,爲了討好和獲得對方的認可,會按照對方的想法做事,這樣遇到了失敗就可以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而不用抱有愧疚,從而逃離面對真實的問題和挫敗感。但是,在平等關係中我們永遠有拒絕和提出更好建議的機會,也意味着我們要面對問題和承擔責任的勇氣,只有這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成長。

存在本身就有意義。從存在的角度出發去感受並承認對方的價值,而不是從行爲角度,對方一定要做了什麼事情,有什麼行爲才能感受到其價值,這是把價值限定在了單維度,世界是多維度的,就像沒有勞動力的老年人,無法爲子女分憂做事了,但她依然承載着子女兒孫的情感,只要她存在,好生生地活在世上,平安健康,她的子女兒孫便感到心理喜悅,這就是存在價值。而批評正是一種行爲價值,比如家長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應該是成績優異,懂事聽話,愛交朋友,尊重老師,成績考不好立馬就批評,進行扣分;應該把孩子想象成從零開始,有做的好的就給予對方鼓勵,給予勇氣。鼓勵,而不是評價,由我開始。

5.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學習理論並用在實踐上,進而改變生活方式並沒有那麼容易,需要漫長的時間,即使明白了道理,我們依然會做錯,會走偏,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正確,會退行到原有的生活節奏,但是我們不要放棄,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現在,改變最好的時間是現在,只要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去觀察去調整,去改變,假以時日一定會看到生活有了很大改觀,對於未來的自己,現在是最年輕的一天。

人生是多個維度的,一個維度的成敗只代表當前維度,我們要有獨立和整體的意識,一個人討厭或喜歡你也只代表一個人的看法,要客觀理解事實,不要以偏概全。

我們費盡心思尋求他人的認可,是爲了喜歡自己,追求“我對別人有用”“我的存在有價值”的感覺,當我們能夠做到接納,可以信賴他人,爲他人提供價值時,即使他人不知道,也能感受到自己具有價值,便得到了尋求他人認可的解脫,活的自由而幸福。

問題行爲的背後是爲了獲取關注,當正面的努力不夠,無法得到關注時,就會轉而做更輕鬆的負面行爲,以此獲得廉價性的優越感。因爲正面的結果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而問題行爲,比如逃學,上課搗亂,相對就容易了很多。

我們那麼努力,也只是爲了做個普通人而已。26歲這年,我開始學習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這個事實,爲什麼非得去追求不同呢,那些成就偉大事業的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帶着成就偉大事業的目標去生活而成爲偉人的,他們也只是做自己的過程中努力遇到了機會,才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但對於他們本身,他們依然是個普通人,逃離不脫生老病死,自然法則。 懷着甘心做個普通人的勇氣,活出自己。

路上的過程也是目的,去享受專注在當下,專注在事情本身,結果到哪裏誰也不知道,也不要強加給自己太多的預設,只要一直跳下去,一直做下去,就能達到結果本身,達成各個層次的結果,但終點在哪裏我不知道。

今天,此時此刻就是爲了此時此刻的舞蹈而存在,不是未來某個目標的準備期和忍耐期,那樣的話,就會覺得只有達成目標的生活才具有意義,過程顯得空虛而不被接納,就會生出許多焦慮和煩惱。活在此時此刻就是安住當下,不要把當下的時間用來悔恨過去,憂慮未來,而是專注在當下的事情上,此刻本具有意義。

只有專注在此刻,去行動,才能改變,關注過去只是爲自己找藉口,關注未來,只是否定現在,只有此刻做的事才能改變未來的生活走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