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耳口相傳的經典著作你有什麼樣的閱讀感受?

《記憶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是陶瓷兔子的作品。據說連同這本,她已經寫了六本書,但這本是我唯一看過的,不像讀其他書,出於對作者的好奇,時常會去百度搜作者的簡介信息,當這本書拿在手裏後是直接進入了閱讀模式,對作者也有了初步印象。相信她在閱讀上是一個收穫頗豐的人。

關於這本書它不是小說,也不是什麼成功學、心靈雞湯類的書籍,就只單純與閱讀有關。書中介紹了近30本著作,都是從作者個人的閱讀體驗出發,也提到了這些作品與作者個人之間的聯繫。類似於讀後感,但是簡潔,幾頁的篇幅將書中的人物關係,情感糾葛等講解得清晰明瞭。

不過在這裏還是要說句,如果你剛好在看或是打算看這本書,而書中提到的一些書籍你沒有看過。希望你以後在閱讀書中所提到的作品時不要被作者的觀點左右,不要唯她的視角去理解纔好。

如美國作家J.D.塞林格的這本《麥田裏的守望者》我在兩年前讀它的時候現在想起來,也只能用“內心毫無波瀾”來形容,而之所以會讀完它,可能是出於讀書要從一而終的執念,甚至出現在了不推薦名單裏。因爲在我看來,這不過就是記錄一個倒黴孩子身上發生倒黴事的一個賬本。

《記憶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裏作者在《麥田裏的守望者》這個章節裏通過小侄女在學校裏遇到的事,以及她對待事情的表現,作者得出了一個結論,“誰說孩子不會作假的來着?只不過是成人總標榜自己的好與善,而孩子更喜歡扮演渾不吝的惡。” 而當話題轉到《麥田裏的守望者》裏霍爾頓的身上,作者卻通過他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感知到了他與外界互動時的內心糾結的另一種情感體驗。

霍爾頓,又或是每個人,對這個世界都曾充滿希望,又時常被傷、被忽視,甚至陷入被動的處境,但卻又在成長,且努力保有善良。

求同存異或許也可以用在閱讀上,當在閱讀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來,也可以去了解別人的讀後觀點,二者對內容的感知或許方向不一致,但一定會有收穫。

“爲相似的靈魂做下標記,喚醒淹沒在浮世中的自己”。喜歡閱讀的靈魂就是相似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獲取無限的信息,從閱讀中得來的交流也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