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进行人口普查?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基础设施,做好社会保障等方面安排,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民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今天(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人口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经济学界有一个说法: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罗胖在启发俱乐部曾经说他与一位美国人聊过,他问美国人:你们美国对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恐惧感呢?美国人说: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中国的5倍,发展速度也是中国的数倍,还在各个领域迎头赶上,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害怕?

我国人口近四年出生数是:2017年1725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2020年1003.5万。连着四年出生率下降。

虽然人口还是呈现缓慢增长,但已经出现放缓现象。二战之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向美国学习,想要赶超美国,但最后都被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拖住了。

日本1995年的人均GDP曾经是美国的1.5倍,现在2020年已经降到61%,今后很有可能低于美国的40%。德国在2008年曾是美国的94%,但2020年降到71%,这背后都有人口老龄化的因素。


这就会让大家担心:我们这么多年对美国奋起直追,会不会因为人口问题,让我们功亏一篑呢?国家为什么不鼓励生育呢

实际上,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全球的生育率都在大幅下跌。各国也都在鼓励生育,很多国家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减税,发补贴,甚至拨款请保姆带孩子,但收效甚微。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生孩子呢?真的是经济原因吗?

我认为不全是。在我父母的60~70年代,大家经济都不是很好,但每家基本上都不止一个孩子。而且从世界各国的数字都表明,穷人比富人更爱生孩子。

在《人口浪潮》这本书里,给出了答案:是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人口诅咒。

第一阶段:现代化刚开始,卫生条件很差,虽然生育率高,但婴儿的死亡率也高;

第二阶段:卫生条件好起来,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暴涨,婴儿潮来了;

第三阶段: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速大幅下降,现代化巅峰到来;

第四阶段:老人潮和死亡潮同时出现,现代化国家慢慢衰落。

来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莫兰《人口浪潮》

这四个阶段的模式,在日本、前苏联、在欧洲被一再地验证。现代化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现在的城市化、现在的房价、现在的孩子教育问题都是影响青年们不敢生孩子和不敢生二胎的因素。

现在的舆论,也在给年轻人制造恐慌感。

前两天看一个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我和爱人都是哭着看完的。但哭完后就在想:现在疾病这么多,如果年轻人看这个电影,是不是对生孩子充满恐惧感呢?毕竟,我们养一个小动物时间久了都会有感情,何况我们的亲生骨肉呢?如果孩子生下来遭遇疾病,我们能受得了吗?不如不生。

看“小舍得”大家都感觉养孩子太不容易了,为了孩子付出太多。教育、家庭、婚姻、职场,人活一世太不容易了。让年轻人看是不是也会产生恐惧感呢?

在现实的压迫和社会舆论的宣传下,敢生孩子的我认为都是英雄。


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这个事情呢?想一想70年代,为什么家家都敢生孩子呢?因为生活有保障,因为老有所养,因为大家的生活没有压力。所以,大家才敢放心大胆的生。

因此,罗胖在启发俱乐部里说:年轻人大学毕业,就一定要留在北上广深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第一: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机会摆脱“蜂鸟”的悬停状态,原子化的状态,有机会重新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第二:二三线城市的活力正在被激活,闲暇的价值正在被看到。

选自罗胖的《启发俱乐部》

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是我们的国家的强项。我们的制度支持,我们的文化也支持,老人带孩子也是我们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减少年轻人的压力。

人口流动,让人口到二三线城市,减少年轻人的就业和住房压力,同时还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我们放下焦虑。

在让年轻人放下负担的同时,年长者也需要继续成长。

现在的科技日益发达,我们每个人的寿命大大增加。当我们退休时我们的时间还剩下很多,平常我们总是说: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当资源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利用呢?

现在很多做养老产业的人,每天都在想老人潮的到来。要给我们打针吃药、要给我们装助听器、假牙,还给我们准备了床位,我们真的想退休后就这么过吗?

我是不想这么过的。我还想着和爱人一起去世界旅行、和爱人一起去跑马拉松、去课堂支持更多的人提高效率。

巴菲特的财产99%都是在50岁以后赚到的。所以,财富和智慧的积累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90岁的巴菲特和97岁的查理芒格依旧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巴菲特告诉自己的子女: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巴菲特说:“没有人能拿走你自身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投资潜力,只是他们不知道去做罢了。”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当年轻人都有活力,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当退休人还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时,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充满朝气。

再过几十年后,回头看看2021年,我们就会发现,原来2021年是一个拐点、是一个历史时刻,而我们曾经参与在其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