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 那個視功名如塵土的將軍

1、

年少時,

他是一名沉默寡言的男孩;

長大後,

他成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將軍。

2、

從前有個男孩,出生於大宋境內的河南湯陰縣。男孩出生那日,一頭受傷的天鵝落到他家房頂,哀嚎半天,一個不注意,被他父親捉住,燉了鍋熱湯,拿給剛生產的妻子補身子。

那日,父母望着那鍋放了紅棗當歸香氣撲鼻的天鵝湯,喜憂參半,都覺着要讓男孩以後的人生目標定得小一些,最多就賺一個億,千萬不可好高騖遠。

你看,一出生,就讓自己父母當了回癩蛤蟆,以後長大還了得。

男孩小時候長得脣紅齒白,十分可愛。因他沉默寡語,身強體壯,村裏人見了都很喜歡,說他長大後肯定能當個合格的莊稼漢。

十一二歲時,他坐在自家門口喫大餅,碰到個衣衫襤褸不修邊幅,自稱武功高強天下無敵的邋遢老頭。

老頭鬚髮皆白,身材健美,大冬天的穿件單薄的汗衫。可惜面容憔悴,神態頹廢,一直盯着男孩手上的大餅流口水,看起來怎麼都不像是個風華絕代的高手。

老頭用大拇指指着自己說,他曾經是東京十萬禁軍教頭,上可擒龍,下可伏虎,名字就不用提了,反正天下皆知。往日因反感朝廷裏的貪官污吏,辭官後下來體驗基層生活,暫居客棧時盤纏被盜,卸任後又人走茶涼,沒什麼朋友,現如今無錢喫飯,飢腸轆轆,成了絕世的末路英雄。如果男孩識趣,把手中的蔥油餅讓給他喫,他一高興,也許可以教男孩一套拳法。

男孩打小聰明,安靜地等老頭把話說完,點了點頭,突然舉起還沒喫完的大餅,憋足了勁往大餅上一直tui!tui!tui!

吐完口水,他無辜地望着老頭道:“老丈,我讀書少,您別騙我。這雞蛋蔥油餅是我娘剛做的,家裏窮,我一週也只能喫一次。再說,這餅上沾滿了我的口水,您想喫也吃不了。”

老頭很生氣,發髭皆張,指天發誓,說自己方纔所言,如有一字不實,必定天打雷劈,加生兒子沒屁眼。

老頭剛說完,豔陽高照的天上遠遠傳來一聲雷響,雷聲轟鳴,讓老頭和男孩都嚇了一跳。

男孩搖搖頭,嘆了口氣,把沾滿口水的蔥油餅塞到老頭手裏,輕聲細語道:“老丈,這個蔥油餅給您,就當您剛纔的發誓都是放屁,免得被雷劈時誤傷了我,還有,您兒子長了痔瘡來找我算帳也不好。爲了個大餅,何苦呢。江湖路遠,世事艱辛,青山綠水,後會無期。”

老頭一邊把蔥油餅往口裏塞,一邊抓住男孩的右手,眼睛瞪得大大的,很是嚇人。

男孩見老頭瞠目結舌手舞足蹈說不出話來,拍着大腿道:“大爺,再餓也不能把餅一口吞掉阿,還不噎死您?”

男孩說完話,從自家水缸舀了瓢水,往老頭嘴裏直灌下去,老頭瞪着眼睛喝了那瓢水,把大餅吞進肚子,有了力氣,在男孩面前練了套太祖長拳。

老頭舞拳時行雲流水,剛勁有力,那拳頭時而輕如飛騰,時而又重如霹靂,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練完拳,老頭昂着頭道:“你一個月內如果能練好這套拳,我就收你爲徒。”

男孩覺得很有趣,那日晚上,偷偷在自家院裏練了九十六遍的太祖長拳。

第二日,他來到老頭臥榻的街角,叫醒打瞌睡的老頭,在他面前舞了一套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長拳。

老頭呆呆望着男孩收勢,淚眼婆娑,仰天大吼道:“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我想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了,先借你的詞用一用。啊,我今生的衣鉢終於有傳人了。"

自此,寒來暑往,兔走烏飛,男孩在老頭的殷殷教導下,慢慢長大,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老頭在男孩家待了三年,壽終正寢時,男孩問他,師傅,您教了我這麼久,我還不知道您的名諱。

老頭笑道:“我乃三國名門之後,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曾經收過四個徒弟,大徒弟名爲盧俊義,二徒弟稱做史文恭,三徒弟喚爲林沖,四徒弟是個粗人,叫做魯智深。可惜,三個徒弟落草爲寇,一個徒弟被寇所殺,皆不足道也。你是我最後的關門弟子,我的武藝,還是要靠你傳承。記住爲師一句話,俠之小者,懲奸除惡,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你是我最後傳人,我以後的聲名,全靠你小子了。”說完,身子一挺。

男孩涕淚聚下,剛想往下跪,老頭突然又瞪着眼睛握住男孩的右手,大叫道:“你要記住,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男孩點點頭道,師傅,我記下了,你可以安息了。

老頭終於放心,微笑着閉上雙眼。

3、

老頭死後,男孩也長大了,俗話說得好:“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自古爲國效命就是有志青年的人生理想。

男孩也不例外,學了一身的好本事,最好的去處自然是軍營。拜別父母,他扛着一杆銀槍踏上征途。

男孩心想,將來要用背上這杆銀槍,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萬不可辜負母親在自己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四字。

若不是家裏窮,買不起白馬,男孩覺得自己和三國時銀槍白馬的常山趙子龍似乎也差不了幾許。

可惜,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男孩從戎三次,宋朝兩任皇帝被捉,都城汴京失守,大宋丟城失地,順帶一票皇親國戚都被金人俘虜,送到金國當了奴隸。

男孩於歲月蹉跎間看清了大宋的頑疾——武將怕死,文官貪財,如何能與崛起的金人相比。

污濁的現實讓男孩覺得齒冷,每每爲了抵抗金人而違抗後撤的軍命。

幸運的是,快要迷失方向的男孩遇見了一位忠君報國的老將軍,老將軍名爲宗澤。

世稱,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對於桀驁不馴的男孩來說,老將軍就是他的伯樂。

老將軍視他如子侄,傳他兵法,教他道理。男孩在老將軍麾下,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慢慢在軍隊裏打響了自己的名頭。

可惜,當時的皇帝趙構,被金人打痿了,一直龜縮南方,不敢動彈分毫,偶爾還會被金人的軍隊逼到海里打魚。

爲了收回故土,宗澤老將軍殫精竭慮,建炎二年,上陳北伐大計二十四次,始終沒有取得皇帝趙構的支持,於七月初一含恨離世。

臨終前,老將軍吐血,手指北方,高呼:“過河!過河!過河!”

男孩將老將軍死不瞑目的雙眼合上,給老將軍磕了三個頭,心裏默默道:“老師,您未完的夙願,就由我代您完成吧。”

4、

從那天起,男孩就猶如一把無可匹敵的神鋒,帶着麾下勇猛的將士,一次次刺穿金人的軍隊,將數量遠勝於自己的金軍打敗。

金軍留下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慘痛哀嚎。

當他到了三十二歲時,回首身旁,幾乎已經找不到軍功比他更爲卓著的人物,他也因爲收復襄陽六郡,被封爲清遠軍節度使,成了大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節度使。

那日夜裏,月明星稀,男孩並沒有參加同僚爲自己舉辦的升官宴,因他覺得酒桌上的觥籌交錯實在無趣。

他獨自走到軍營角落,望着掛在夜幕中的那輪圓月,想起已經過世的師傅,壯志未酬的老師和千千萬萬北伐犧牲的將士,氣血翻滾,胸中一股慷慨激昂之氣難以抑制,索性於營中練起武藝,打起多年前師傅教自己的那套太祖長拳。

那拳起手不快,開合虛實,漸漸由緩入疾,越來越猛,最後竟似長江大海,連綿不絕。

幾十年戎馬生涯,這套長拳男孩已不知練了多少遍,只見他邊打邊念道: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男孩練完收拳時,挺立於軍營颯颯風中,閉眼調息,心中感慨,

一首滿江紅,多少英雄血!

男孩並未因爲功成名就而減緩北伐的步履,母親的諄諄教導,師傅的臨終遺言,老師的未竟心願,都鞭策着他永往直前。

隨着男孩的軍功越來越盛,朝堂上抨擊他擁兵自重的聲音也越來越響,皇帝看他的目光也漸漸變得不善。

身旁並不是無人提醒,原來一直力主北伐的韓大哥也曾隱晦地跟他談過,不要鋒芒畢露,有時也要學會韜光養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

男孩自小聰慧,跟了宗老將軍後又飽讀史書,如何會不懂這些。

但爲將者又要如何韜光養晦,除非放棄北伐。

夜深人靜時,男孩偶爾會望着窗外漆黑得不見星點亮光的夜幕,捫心自問,是否要學其它幾位將軍一樣,解甲歸田,找個釀酒煎茶水月鏡花的好去處歸隱,做個怡然自得無所事事的田家翁。

“終究意難平!”

是的,想起那些在鐵蹄之下苟延殘喘流離失所的同胞,想起那些爲了對抗外敵犧牲性命的將士,想起故去長輩對自己的殷殷期盼,男孩對自己說,終究意難平啊!!!

最後一次北伐,男孩似乎感覺到命運對自己的安排,一往無前,在平原戰場第一次用對攻的方式擊潰了金人的鐵浮屠騎兵,旌旗蔽日中,男孩的軍隊席捲整個中原戰場,讓金人聞風散膽。

無奈,奸臣和昏君總是比較投契。那班師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如一面面催命符般,接踵而至,不僅於此,男孩身旁的友軍在皇帝授意下都按兵不動,男孩的軍隊瞬時成了孤軍。

班師回朝時,男孩第一次在將士面前痛哭流涕,仰天大吼“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回朝不久,在昏君和姦臣的誣陷下,男孩以謀反罪被捕入獄。

行刑的那一天,奸臣問男孩後不後悔,男孩望着天邊飛過的一羣大雁,淡然道:“爲國爲民者,自當捨身取義,飛,豈有後悔之理。”說完,慷慨赴死。

男孩死後,百姓爲了紀念他,爲他設廟祭拜。

男孩姓岳,百姓都叫他嶽爺爺。

拜見,

精忠嶽爺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