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核心教誨(3)—— 關係的鏡子

克在第一段中有這麼一句話:“他需要通過關係的鏡子,通過理解他自己心靈的內容,通過......” 其中提到一個關鍵詞“關係的鏡子”,他爲什麼用鏡子這個詞,鏡子與自我是什麼關係呢?

關於關係,我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梁瀨溟曾說過一句話,說:人的一生要處理好三種關係,即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心的關係,所謂“見衆生,見天地,見自己”。本文姑且先不討論“人與心”的關係,因爲“心”這個詞內涵比較複雜,而且各家之言,相去甚遠,這也能和克在此文中的含義保持一致。關係的話題涉及內容很多,非常龐雜,本文僅說明一下關係如何起到鏡子的作用,即爲什麼用鏡子來比喻關係在自我探索中的作用。

關係無所不在

我們先一起看看這樣一個事實:生活就是關係

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觀察一下我們的生活,每天的軌跡和做的事情,甚至說的每一句話、閃過的每一個念頭,有哪一樣不涉及到關係呢?每個言行裏面都蘊含着各種與人、與事、與物的關係。即使孤身一人住進深山老林,也要和自然界的蒼松翠柏、花花草草、鳥獸魚蟲相伴相處,哪裏會有孤身一人的清淨世界呢?

有人說,如果保持閉目養神、如如不動的狀態,總該和這個世界沒什麼關係了吧?事實上,當一個人安靜獨處時,一定會沒完沒了地產生念頭,而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念頭裏,依然充斥着各種各樣的關係。除非像高僧大德那樣進入禪定,做到心止如水,但作爲凡夫俗子,萬萬達不到那個境界。

而這些關係出現時,也就束縛了我們的行爲,因爲這些決定了行爲的動機、方向和做事的方法。試想,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都會考慮相關人的利益、訴求,還要兼顧他們的心理感受,然後再找到一個合理的行動方案。這樣,原本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由於摻雜進去太多的關係,就變得異常複雜。

不難看出,關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並時時控制着我們的生活,左右着我們的思維和言行。可以說,我們已經被那些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關係包圍和決定了。人與人或者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或和諧、美好,或矛盾、衝突,或簡單、或複雜,但無論怎樣,任何人都無法脫離關係而孤立存在

存在,即關係,進入關係,就是生活一個人只能存在於關係中,否則生活這件事兒就不存在

關係產生於心理記憶的互動

這麼多的關係,它們源自於哪裏呢?我們先看看身邊的各種關係,父母是與生俱來最親密的關係,伴隨父母雙方的血緣關係,又擁有了各種親屬關係,隨着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建立起各種社會關係,包括朋友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無論哪種關係,其建立過程必定伴隨着彼此的交往和互動。

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是怎樣的呢?本質又是什麼呢?先看看下圖:

圖中有兩個人,假設他們初次見面,交往過程中也沒出現任何肢體接觸或衝突,僅限於交流溝通。無論交談過程是否愉快、順暢,在這個過程中彼此互動的東西是什麼呢?是不是隻有思想、觀念、想法......總之,只是一大堆頭腦加工出來的內容而已,這些內容在兩個人中間飛來飛去,不知不覺中,雙方頭腦中各自建立起一個抽象概念:關係。通常會給這個關係起個名字,並加載相應的內容,包括彼此的印象,談話的過程、對彼此的認知和評價以及自己對這個關係的期待等等。

“關係”一旦形成,其內涵也會隨着雙方的交往不斷地增加,它就像一堵不可逾越的牆,越壘越高,越堆越厚,深深地印在雙方的腦海裏,干擾和影響着彼此的言行。每次交往時,兩個人會調出那些記憶,所有的言行都會在充分考慮對方的訴求、職位、身份、性格、感受之後,才能做出決定。這些影響又形成了新的記憶,繼續賦予給那個“關係”,如此循環往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此,與物的關係同樣如此,只不過人與物之間的互動所產生意象沒有與人交往中那麼頻繁、鮮活而已。

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所有的互動就是彼此頭腦中“意象”的互動,通常意義的關係就是在利用過去的記憶、經驗、知識或者意識內容應對,而關係就是被這些東西所主導和左右。再進一步看看這些活動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刻在每個人頭腦中的心理記憶,而這些心理記憶就是“自我”,就是全人類共有的那個“意識洪流”。看清這個簡單的事實意義重大,這將讓我們重新審視和周圍人的關係。

關係和鏡子的關係

看清了關係產生的過程和本質,那麼,它和鏡子有什麼關係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重溫一下鏡子的工作原理。每個人都照過鏡子,甚至每天都離不開它,關於其原理在中學時代我們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下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鏡面成像原理圖。


之所以能在鏡子中看到物體S的成像S',是因爲光線從S點發出,經過鏡面反射後進入到觀察者眼中,而觀察者順着光線的延長線方向看過去(因爲光線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剛好在S'的位置有一個與真實物體一模一樣的虛像。

對於這個熟悉的過程,我想特別說明幾點:其一,實物無論是一個光源還是一個普通物體,光線都是由它投射出來。其二,平面成像是如實照見,虛像與實物等大,完全對稱地呈現在鏡面兩側。其三,當物體S發生變動的時候,S'也會隨之變動,而且變化也是完全同步。

接下來,假設在關係的背後架起一面鏡子,會出現什麼景象呢?請看如下這幅圖:

上圖左下角是兩個人在互動,進而產生關係。大多數人僅僅就停留於此,那麼,他們所看到的只有橙色部分。兩個人之間壘起的關係之牆,讓他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看不到完整的真實,內心的期待、目標、利益遮蔽了其雙眼,讓他們習慣於逃避和脫離現實。從這個角度說,很多人從來沒有真正瞭解過關係發生那一刻的鮮活和真實。

但是,當在關係背後放置一面鏡子時,所見內容就立刻完全不同了。如果把那個系紅色領帶的人看作“我”,當“我”向對方投射出意象的同時,也將它投射到這個關係的“鏡面”,同時反射到觀察者眼中,意象的投射頻率和數量之多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它們就像一束束的光線不斷地投到鏡面上,進而在鏡子背後形成一幅清晰、真實的“自我”畫像,也就是說,我們透過關係的鏡子看到了自我

從這個角度講,那個繫着藍色領帶的人,此時扮演了“激發器”的角色,我每次向他發出一個“意象”,他都會給出一個反饋,而這個反饋又激發“我”產生新的念頭,然後我又把這個念頭投射給對方,對方再次反饋,如此循環往復。在某種意義上,兩個人的互動就是一個自我揭示的過程,讓潛在內心世界的想法不斷湧現出來。

克曾表達過這樣一個意思:“沒有必要說就像精神分析那樣去追溯我們的童年,我們的經歷或者記憶,完全沒有必要。只要我們此時此刻是在關係當中,在與周圍的人、事、物互動,那麼這個時候所有的記憶都會湧上前來。”他用鏡子來比喻關係,就是爲了說明關係是呈現自我、觀察自我、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關係就是這樣一面鏡子,它能照到或者呈現出埋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東西,只要有關係發生,這些東西就會被觸發,就會被引出來,就有可能被看到。如果沒有關係的鏡子,就無法看到真實的自己,也無法瞭解自己的頭腦和心靈

附錄:克里希那穆提教導的核心教誨

“克里希那穆提教導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表述的命題中:“真理是無路之國。”人不可能通過任何組織、任何信仰、任何教義,牧師或儀式、任何哲學知識或者心理技巧,來達到它。他需要通過關係的鏡子,通過理解他自己心靈的內容,通過觀察而不是理智的分析或者內省式的剖析,來找到它。

人爲自己建立了各種形象,以充當安全的圍牆——宗教的,政治的,個人的。它們以符號、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現。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關係,以及他的日常生活。這些形象是我們問題的源泉,因爲它們把人與人分割開來。他對生活的感知被他頭腦中已經確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識的內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這個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個性只是名與形,以及他從傳統與環境中所獲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獨特性不在於表面,而在於從意識的內容中完全解放出來,而這些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個個人。

自由不是反應,自由不是選擇。人自欺地認爲,因爲他有選擇,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純粹的觀察,沒有方向,沒有對回報與懲罰的恐懼。自由是沒有動機的,自由不是在人的進化的結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觀察中你開始發現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無選擇覺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時間。思想產生於經驗和知識,而經驗和知識是與時間和過去分不開的。時間是人類的心理敵人。我們的行動是基於知識,從而是基於時間的,所以人總是過去的奴隸。思想永遠是侷限的,所以我們生活在無休止的衝突與掙扎中。心理的進化是不存在的。

當人開始覺知到自己思想的運動時,他會看到思想者與思想、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經驗者與經驗之間的分裂。他會發現這個分裂是一個幻覺。只有此時,纔有純粹的觀察,它是沒有任何過去及時間陰影的洞見。這個超越時間的洞見,帶來一種深刻的、根本的心靈突變。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東西時,只有在此時,纔有愛,也就是慈悲與智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