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閱讀第二天,《成爲》概覽

今天是主題閱讀打卡第2天,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來。


從宏觀的角度概覽《成爲》這本書的主題。

1、書籍簡介

本書是首位入主白宮的非洲裔總統夫人的親筆自傳。

全書完整記錄米歇爾·奧巴馬人生經歷的各個階段。芝加哥南城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從普林斯頓到哈佛的求學歷程,成年後的職場生活,作爲女兒、妻子、媽媽的經歷和感受,協助奧巴馬競選的歷程,八年的白宮生活,以及搬離白宮後的感想。

閱讀本書,我們將瞭解作者是如何爲了活得真實,活出自我價值而努力突破自我限制,如何爲了實現更高的理想而貢獻個人的力量、發出自己的聲音,如何在恐懼和挫折面前發揮樂觀主義精神,如何堅持理想而不流連於理想主義,如何在身陷負面處境時依然掌控自我?

2、作者簡介

米希爾·羅賓遜·奧巴馬,2009~2017年間的美國第一夫人。

她曾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早期供職於芝加哥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其間結識了未來的丈夫貝拉克·奧巴馬。後來先後在芝加哥市長辦公室、芝加哥大學、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任職,創建了“公衆聯盟”芝加哥分會。

她還撫育了瑪利亞和薩沙兩個女兒。

3、在正式閱讀這本書之前,通過書名和作者的一些生平經歷,個人以爲“成爲”這個書名的意思,無非就是作者想要講述自己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生歷程中,每個階段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追求大志向,達成自己的大目標,實現美好的理想。

讀了序言以後發覺,這是自己腦海中對於名人傳記的刻板印象在作祟。

作者在後記中寫:

“從此,我將擁有更多的時間反思過去,做真正的自己。雖然如今我已五十四歲,但我仍在追求進步,我希望未來的我能夠一如既往,永不停歇。

‘成爲’並不意味這一定要到達某個位置或者達到某一個特定目標;相反,我認爲‘成爲’應該是一種前進的狀態,一種進化的方式,一種不斷朝着更完美的自我奮鬥的途徑,這條道路沒有終點。

我成爲一位母親,但是在爲孩子們付出的同時,我一樣可以從她們身上學習到很多;我成爲一名妻子,但是,對於如何去愛一個人,對於與另一個人攜手生活,我仍在適應,有時也會遭遇挫折。從一些標準來衡量,我已經成爲一名擁有權利的女性,但仍然有很多時候,我感覺沒有安全感,感覺自己被忽視。

‘成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實現。‘成爲’既需要耐心,也需要艱苦付出,二者同等重要。‘成爲’是永不放棄要繼續成長的想法。”

本書之所以叫《成爲》,是作者要向我們傳遞一種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觀點和處世原則;激勵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主動積極地行使自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以成長型思維模式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務和境遇;打破自我限制,走出舒適區,釋放自己的無限潛能;不論在怎樣的關係和情感中,不要迷失自我,始終要看見自己,尊重自己,愛自己,勇敢發出自己的聲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